第一节 即兴趣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一节 即兴趣

人们在做事时,身心舒畅;而在丧失或放弃事务后,他们的心灵即形萎缩,甚至,连他们的神情也变了;曾经一度兴奋的眼神也变得冷淡无光起来。

假如你不幸陷入了这种苦境,你就必须设法补救;因为,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枯燥无味,你便很难享受到积极人生的乐趣。

有事可做的人是有福的,不要使他再求别的福份……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和谐做事时,他的身心就会构成一种真正的和谐,即使是最卑微的劳动。

诚然,有些人在做着不适于他们的事务;由于他们不喜欢所做的事务,而使做事变成一种苦役。一个把大部分生产力注入做事的人所感到的喜悦,他们全都不能感到。

什么事都尽量往好处想,决不能钻牛角尖。我可以制造情绪,或者引导情绪,但不能被情绪牵着走。有句话说,你如果不能改变事实,就不如改变想法。

人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赚钱也不例外,而且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每天乐此不疲,这样至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即使是事业成功人士,也常常听到他们叹息自己成功背后的苦恼,就是自己不得不应付繁忙的公务,或不得不周旋于社交场合,或为了应酬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或碍于情面,不得不做有违心愿的事。有时候,我们经常摇摆于情感与理性之间,有时情感战胜理智,有时理智支配情感。当我们情绪走向极端的时候,理智往往无法控制它;当我们情绪比较平和的时候,理智却很轻易地驾驭它。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记住一点:虽然情绪不能立刻控制理智,但却能支配行动。因此,要调节行为,就必须从控制情绪开始。

过去做事情觉得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每个人对做事的好恶不同,假使能把做事趣味化、艺术化、兴趣化,就可以把做事轻松愉快地做好。菲力有句话说:“必须天天对做事产生新兴趣。”他所指的就是做事要趣味化、兴趣化。人生并不长,因此最好尽量选择适合你感兴趣的事务。事务要合乎你的兴趣,你就不会觉得辛苦。

千万不要和朋友这样谈论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给那个讨厌的工头干活。老板一点也不了解我,信任我。”这样你容易给人一个消极、爱发牢骚的印象,也会使你自己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阻碍你的发展。

不成功人士往往面带一种温怒厌世的表情。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做事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黑暗并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

相反,成功学大师曼狄诺则没法说喜欢自己的做事。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奥格·曼狄诺写道:

我们不是被束缚在做事中的奴隶。即使我憎恨那些不得不完成的做事,我还是明白苦差是开掘精神宝藏的必需品,只有它能够改变我的命运。这就好比耕耘播种为的是收获果实一样。假如我没有忘记我是上帝的子民,成功而降生到这个世上,那么我一定不满足于那些指派给我的做事。

无论我们做任何事务,让我们为之倾注爱心,那样,我们将不会失败。

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虽然有限,却也是有意义的。世界的进步并不单单靠英雄们有力的臂膀向前推动,每一个诚实做着事的人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对于做事的真爱,不是源于金钱,不是因为时间的消耗或是技能的实践,而是来自对于成功本身带来的骄傲与满足的渴望。

对于出色的做事的最大奖赏就是已经做完了它。

如果你不能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事务,就要尽力喜欢眼前的事务。

有一次,英国女王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大文台,当她得知任天文台台长的天文学家詹姆·布拉德莱的薪金的级别很低时,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莱得悉此事后,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他说:“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天文台来做事的人,将会不是天文学家了。”这说明不仅布拉德莱对收入看得很淡,其他科学家也是如此,他们往往与高薪无缘。

关于工资与做事的相互关系,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有种种议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们的喜悦,不是只靠金钱就能得到的。工资可以减少人的不满,但不能增加入的满足感。应该说,能够增加入的满足感的,还是做事本身。不管什么做事,如果能够自发地、自主地去进行,人们就会从中感到做事的意义。而且重要的是,选择事务,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还要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也不要只考虑报酬,须记住,有得就有失。重要的是,能够在和谐做事中找到乐趣和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

在你的事业生涯里,你只要尽可能地不断付出,而不寻求马上报答,会使你得到比酬劳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信任。你把集体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更深地理解之。只要这样,老板才会器童你、提拔你。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天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天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不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天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再进一步,当西齐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天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廷。

西齐弗的命运可以解释我们一生中所遭遇的许多事情,西齐弗的努力也可以是我们努力做事的写照,但是,西齐弗能把命运转换成使命的方式,是否亦是我们的生活模式?

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个人能透视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难的,则是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因为,使命的含义要超过神话中的内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谋求出路,它还要在感受到失败痛苦中,去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

日本本身没有什么资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能够迅速崛起。经过50年的发展,如今,日本的汽车业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汽车业;光学仪器和照相机威胁到德国;制表业威胁到瑞士;动画和游戏机更席卷世界市场。这主要归功于日本人对做事认真,而且多数人会在和谐做事中自寻趣味,对和谐做事抱积极的态度,因此生产出来的东西得到世界消费者广泛地认可。日本人因何能对做事抱积极的态度呢?中谷彰宏说:“做事的有趣与否,不在于做事本身是否有趣,而在于你有没有热诚勤奋地去做你的事情。再枯燥无味的事情,努力去做,也会变得有趣;再有趣的事情,慢吞吞、兴味索然地做,都会变得无趣。不信你把自己装成慢吞吞、没有兴趣的样子,去玩游戏机看看。”如此说来,日本人其实非常懂得做事哲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方面向日本人学习呢?

正确的思想,会使任何做事都不再那么讨厌。老板要你对做事感兴趣,他才好赚更多的钱。但是我们何不忘掉老板想要什么,而只是想着:对做事感兴趣,对自己有好处。提醒自己,这样可能使自己从生活中获得加倍的快乐,因为你醒着的时候,约有一半要花在和谐做事上,要是在做事中找不到快乐,就决不可能再在任何地方找到它。不断提醒自己,对自己的做事感兴趣,可以将你的思想从忧虑上移开,而最后,还可能带来晋升和加薪。即使不这样,也可以把疲乏减至最少,并帮助你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

生活成功的主要道理之一是,每天保持对事物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看得同样重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