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养成自信的性格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一节 养成自信的性格

人们记住济公,是因为他有鲜明的性格。有好性格者有天下,坏性格者失天下。训练人的好性格,第一是和谐做事,第二是和谐做事,第三还是和谐做事。

“人生是为成功,不为失败。”美国哲学家亨利·梭罗如是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哲学家、散文家兼诗人拉尔夫·爱默生宣称。

但是却有太多的人不相信自己。太多的人甚而怀疑,自己,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损及于和谐做事。

这些人的数目可以用百万来数,有男人、有女人,他们认为自己缺乏适当的能力而无能跻身于成功者之列。这种不快乐的人,这些不幸的“未具备必要本领”类型的人可以说到处都是,他们打击着自己,陷自己于失败之中。

我们只要认为我们能够和谐做事,我们就可以真的变得了不起。凡事要学会实际地、非自大狂地相信自己,具有深厚而健全的自信心的人,都是人类的珍宝,因为他们能够把他们的活力传达给缺少活力的人。

S教授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到澳洲去,在国际扶轮社大会中发表演说。S教授夫妇接受了一对令人愉悦的夫妇的晚宴款待。他们在澳洲拥有一串分布全国的连锁商店。

他们的房子漂亮得惊人而且很独特,位于雪梨港边,俯瞰着全市和港湾的景色,入目的是全世界最美丽动人的景观。从公路到他们家要搭乘一种小型私人缆车,而缆车即在各种奇花异草中缓缓下降。那时候正值澳洲的“冬天”,可是每种花都在盛开之中。

他们家里布置得极为漂亮可爱,宽大的落地窗门打开来是一处平台,下去就到了海港,那里停泊着他们的私人小型游艇。S教授的男女主人有着令人宾至如归的谦和。他们说之所以能拥有现在的景况,可以说只是因为遵循了一个简单的成功原则。男主人说:“如果这个原则可以为我创造奇迹,当然也一定能为那些真正相信和照着这个原则去做的人创造出奇迹。”

第二天他到旅馆来看S教授。“我是非常平凡的一个人,”他告诉S教授,“我只有次等头脑。我父亲送我进一所一流的学校,而我的成绩很不好,我有最了不起的坏成绩的纪录。最后,由于让老师们受了太长的痛苦,我离开了学校,没受完完整的教育。然后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做,我都保持了我的纪录——每一件事都做不好。因为我是真正的平庸,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我在澳大利亚国家现金记录器公司找到一件事情做,”他继续说,“但我仍然受到我那已经定型的、一再重复的失败模式的伤害。后来从美国总公司来了一位充满活力的领袖,发表了一篇演讲。”

他告诉S教授通往成功的基本因素是积极的想法。S教授以前从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他把这整个观念浓缩成一句话:“你认为你行,你就行。”这一句话打进了S教授的内心里,像一颗炸弹爆炸开来。他要S教授在心里想象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相信内心的力量可以做到想要成为的人。那时S教授当场就决定要作个成功的人,并且从一个新的观点来看他自己。

作为训练计划的一部分,他到了美国,并且参观了纽约市的玛贝尔,卡耐基教堂。他在教堂的记事栏中看到了一种叫做“芥菜子记忆”的钥匙环,是个里面有一粒芥菜子的塑胶球。他要了一只,并且一直带在身上我看到那只塑胶球表面已经有很多划痕,但是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芥菜子。

“我了解到‘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子,你们就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一旦我接受了这芥菜子的看法,我就开始遵循这积极的精神教诲。于纪的意思是说,我真正实行这些教诲。而最奇妙的事情开始发生在我身上!”

“我开始为自己订出未来目标,并相信我这个只具有次等头脑的人可以做到。后来我开始做生意,现在我们在澳洲各地都有连锁店。我们的生意增加21倍。这都是因为我开始相信自己。我以前从来没有做到这点,如今我已变成了一个再生的人。”

在听了他起初失败后来有惊人的成就的故事后,S教授说:“博特,你打开头就不是只有次等头脑的普通人,只不过是你自己认为如此,那只是你对你自己的想象。其实,你只不过是一直把你的第一等头脑深深埋在你的内心深处。在那位讲演的人把‘你认为你行你就行’这句极有力量的话投给你的时候,你就突发出一个新而有冲力的想法。然后你那具有同样冲力的宗教信仰——这信仰你本来就具有而且遵照着做——给引发了出来,而且付之于行动,把你改造成一个新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这位澳洲商人也印象深刻,因为她封了这位以往“平庸的人”爵位他现在已经荣任爵士了,而他也确实配得到这个荣衔。S教授后来也获得诺贝尔奖。你也可以得到和爵士相等的荣誉,只要你相信你自己,只要你有信心。

自信和自卑是一个人面对自己时的截然不同的心态。有的人无论在什么的时候,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无论在干什么事,都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种人就是那些一步一步正爬上做事成就峰尖的人。而有的人却恰恰相反,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无论干什么事,都陷入了自卑而不能自拔,对自己已完全失去了信念,这种人则永远登不上做事成就的峰峦。这两种人面对自己时之所以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态使然。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做事成就者更喜欢积极向上的一面,平庸者往往只能看到消极悲观。做事成就者看见的是自己的优点,平庸者看到的则是自己的缺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生下来不可能完美,通过努力仍然会有诸多遗憾。把任何人放在一群人中,群体中总会有人在某些方面非常显眼。相形之下,你的很多方面都会不如人愿,使你不满。成者也亦然。然而做事成就者在群体中却展示自己的优点,不断增强自己做事成就的信念。平庸的人则把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放在一起比长短。比来比去,只能强化自己的自卑感。

一个人能否做事成就,关键在于你的心态是否是一个和谐做事成就者的心态。做事成就属于那些永远保持积极心态的人。能否自信,能否抛弃自卑,就是能否和谐做事成就的关键。那么,如何抛弃自卑,找回你的自信呢?

艾菲在《我不再羡慕……》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一段自己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启示。

艾菲16岁那年从山沟里跨进了大学,浑身上下飞扬着土气。她没有学过英语,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谁;不会说普通话,不敢在公共场合说一句话;不懂得烫发能增加女性的妩媚;第一次看到班上男同学搂着女同学跳舞,她吓得心跳脸红……她上铺的丽娜是一个省城里的女孩子,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口发音准确吐字清楚的英语。丽娜见多识广,安娜·卡列尼娜当然不在话下,还知道约翰·克利斯朵夫。丽娜用白手绢将柔软的长发往后一束,用发钳把留海卷弯。丽娜只要在公开场合出现,男同学就前呼后拥地争献殷勤。

浑身土气的艾菲处处与洋气十足的丽娜比较,比来比去,比得自己一无是处,比得自己只剩下了遗憾自卑。艾菲就这样被笼罩在自卑的阴影里难以自拔,整天只会重复着对他人的羡慕。

然而,有一次,当丽娜不厌其烦地描述着她八岁那年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走到城东时,艾菲突然想到,自己八岁那年独自翻越的几座大山,把自己养的一头老黄牛从深山里找回来的往事。

从此艾菲不再羡慕丽娜,遗憾、自卑的心理阴影荡然无存,于是,艾菲又恢复了往日在大山中的自信。

我们所有的人如果和他人相比较,总会有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和别人存在着差距,就象艾菲和丽娜一样。两个人生长在两种截然不同、差异很大的环境中。丽娜具有的东西,艾菲未必会有。但反过来想,艾菲拥有的东西,丽娜也未必有。所以我们并不必为自己的缺陷而遗憾、自卑。正确的心态就是既了解自己的短处,更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不要让自己的缺陷为自己制造自卑,要尽量多想想自己的优点,使自己充满做事成就的信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