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就是竞争力

2018-04-15 作者: 陈世清
创新力就是竞争力

竞争力就是相对生产力,只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力,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打一枪放一个地方,既避免正面冲突,又赚得盘满钵满。竞争力和创新力是对称的。

创新与应变

技术跟着市场转,创新跟着应变转。技术和市场是对称的,创新和应变也是对称的。如果不能从创新的高度理解应变,这样的应变只是变戏法。

欧莱雅是法国的一家生产护发剂和化妆品的公司。过去,它在同行业中一直鲜为人知,属于那种普普通通的“九流”企业。然而,在公司总经理戴尔的带领下,“欧莱雅”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化妆品制造公司,它的营业额仅次于美国的雅芳和日本的资生堂公司。

欧莱雅公司在研制新产品方面敢于投入。总经理戴尔是一个思想敏锐、管理严谨、作风泼辣的人。为开发新产品,他常常和部下在会议室里“争执”。他也经常鼓励员工要勇于向其主管上司提异议。欧莱雅公司在研究出一种新配方时,先以兔子、老鼠、假发,甚至手术刀切下的皮肤来做实验。为了实验染发剂在世界各地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使用效果,他们在实验大楼内设立了“赤道阳光”、“英国浓雾”、“北极寒冬”等模拟环境,来进行产品的“临床试验”。像这样耗资惊人、设备先进、人才一流的研究开发,一般化妆品公司不敢问津,同时也舍不得投入这么多资金。此外,“欧莱雅”还采用与美国研究月球地形设备相同的仪器,来研究人类脸部皱纹产生的情形,并且它将尚未研制出的新产品的新配方同时用在其他部门,以拓展自己的市场。

由于欧莱雅公司的不断创新,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一种新型护发剂刚一上市,立即就饮誉市场,连最挑剔的美容师也赞不绝口。上市的第一年,其销售额就达5000万美元。

欧莱雅公司就是靠这种不懈的技术创新来提高其产品的应变力,后来居上,由“九流”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化妆品公司的。

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应变,也就没有市场。技术和市场的嫁接,是通过创新—应变来实现的。

创新与机会

是创新引导机会,还是机会引导创新,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实中很难说是鸡(机)在先,还是蛋在先。

无论哪个在先,创新程度和机会大小是对称的。

二战结束过后不久,鲁道夫·达斯勒和阿道夫·达斯勒兄弟在当时德国的一个小城开始了他们的制鞋生涯。阿道夫(家里人称他为艾迪)专门负责设计,鲁道夫负责产品进行推销。由于这种小业主式的买卖,加上产品没有什么知名度,兄弟俩在创业之初并未赚到什么大钱。但有一件事,给兄弟俩的经营生涯创造了良机,使其发生了巨大变化。

1936年,著名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同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穿兄弟俩制造的运动鞋。结果杰西在这届奥运会上大获成功,获得多枚金牌,从此兄弟俩的产品也威名远扬。他们的这一独创之举,开创了体育用品利用著名运动员亲身做广告的先河。

但是,到了1949年,兄弟两因发生矛盾而分道扬镳,哥哥鲁道夫分走一半资产,另外成立了彪马公司;弟弟阿道夫则继续经营原来的产业,并将艾迪这个家人的爱称和自己姓氏的前三个字母加在一起将公司命名为阿迪达斯。

阿道夫富于创新精神。他不断试验各种新的材料,尝试各种新工艺,以便开发出更结实、更轻便从而很受顾客欢迎的鞋。他尝试过带棘刺的鲨鱼皮,还想研制新的皮革来制作室内拖鞋。此外,为了加强鞋帮的耐力,他还尝试过使用大袋鼠的皮。

功夫不负有心人,阿道夫终于开发出了新的产品。第一批样品鞋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亮相。1954年,德国足球队穿着阿迪达斯鞋击败了匈牙利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这次夺冠,阿迪达斯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比赛那天下着雨,赛场上很泥泞,可是阿道夫在制鞋时往鞋里拧进了一种特殊的钉子,使得德国的运动员那天在赛场上抓地很牢;而匈牙利队员的鞋却缺少这种摩擦力,因为他们的鞋内没有安这种鞋钉。阿迪达斯一下子出名了。

在跑鞋上,阿道夫有很多革新,例如四钉跑鞋、尼龙底跑鞋和活动鞋钉(这种鞋钉既可插入也可拔出)。此外,阿道夫还发明了一种鞋,它的鞋钉可以有30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这种鞋的适用性非常强,可以在室内、外跑道、天然地面或人工地面等多种场合下使用。

阿迪达斯公司制作的鞋质量优,品种多,因而在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体育活动中长期居统治地位,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所有个人奖牌获得者中,82.8%的运动员都穿阿迪斯公司的制品,真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阿迪达斯公司的销售额于是上升到10亿美元。

创新与营销

创新力作为竞争力不但表现在生产领域中,而且表现在营销领域中。提高企业生产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科技创新,提高营销管理的支撑点也是创新。

创新并不神秘,商业模式也可以创新。

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是对称的。

塞恩斯里公司1950年首先涉足超级市场,与当时英国所有的传统商业经营是格格不入的。

前一年,阿兰·塞恩伯斯和公事的董事弗雷德一同访问了美国,考察了那里的超级市场是怎样经营的,回国后在部分城市创办了实验性的超级市场,后来决定将公司所有的商店全部改成同类的超市经营。

率先创新的商业模式,让塞恩斯里公司在短短的两年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成为欧洲最大的连锁式经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树起了他人难以攀比的竞争力。

创新与变化

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就在你身边。

拉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但这种变化,常会决定一件事情的命运。”不要把创新视为企业要承受的额外负担,而是看做是保证生存发展的有力武器。

相容和超越是对称的,批判和吸收是对称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一个有到另一个有。所以创新和变化是对称的。

提起“雀巢”,许多人马上会想到咖啡。其实,雀巢公司有3000多种产品,主要以食品、饮料为主,兼营化妆品、药品。公司总部设在瑞士,销售市场遍及全球,其中矿泉水、糖果、冷冻食品、炼乳、婴儿食品以及速溶咖啡的产销量一直居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第三大食品公司。

雀巢公司的创始人是法裔瑞士人享利·内斯特尔。19世纪中叶,他在试制婴儿奶粉的实验中,生产出一种具有牛奶鲜味而营养丰富的奶粉。

1867年,他在这种婴儿奶粉的产品名称旁,别出心裁地加上一个“雀巢”,人们看到这个商标,就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进而想到这种营养安全的代乳品,它象征着母爱、温暖与安全。颇有创意的名字使雀巢公司不花一分钱的广告费而誉满国内外。

1982年,赫尔穆·莫彻尔出任雀巢公司总裁,他采取了一系列适应全球食品新需求的战略,增加新产品的品种。利用雀巢公司拥有50多年生产速溶咖啡的经验及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推出了适合人们不同口味的各种咖啡品种。

创新与功能

技术思维与技术定位来自于客户的需要。让客户用到想用的并且让他们用得满意决定了技术进步的价值。这种理解帮助企业摆正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关系。性能和功能是对称的。

商务通总裁张征宇认为,一个铁壳子架在四个轮子上,有方向盘和制动装置就已经具备了汽车的功能。但是,“如果一辆汽车只能每小时跑3公里,它就不再是汽车了”,张说,“因为这样的汽车的性能不足以体现它的功能。”

张征宇对他的产品创新的定位就是要“快捷和简便”,可以说这就是“个人数据信息助理(PDA)”这类产品的最为重要的性能,这个性能将足以支持“个人对数据信息随身携带、储存和查询”的功能。他们在推出自己的产品时曾经对同类产品进行过研究,发现这些产品实际上有80%到90%的功能并没有被用户所使用,原因要么是有的功能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更多的则是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样多未被使用的功能无疑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也无法提高。张征宇举例说:“我们在推出手写功能时做过测算,识别时间如果超过5秒钟,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就已经没有价值了。因此,在让产品具备应有的功能的同时,我们更看重它的性能的提高。”

张征宇要求自己和他的技术人员在“快捷和简便”上持续地工作下去。“还能不能再快一点,还能不能再简单一点”,这几乎成了张征宇衡量技术工作的惟一标尺。“为了能让用户查电话更方便,我们做出了开机显示最近查询的27个电话号码的改进,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技术人员用了半年时间”,张征宇谈起技术上的每一个改进都津津乐道,“而今年商务通最大的变化就是它能够实现连笔输入,识别率也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达到了97%。”

伴随着商务通的成功,对商务通功能的抨击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张征宇坚持公司不提供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比如说录音功能,10秒、20秒的录意没有意义,只有能够录音30分钟才有意义,但目前技术上还做不到,所以我们也不提供这个功能。还有红外传输功能。去年,用户还不习惯用红外传输,很少会有人在传输数据时用两部笔记本电脑对传,他们一般会用一张软盘拷贝到另一部机器上去。”张征宇已不能再算作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技术专家,他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用技术思维武装起来的企业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