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领导下属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职场中亘古不变的管理模式也是上司“培养”下属。然而,这样的工作关系也常常存在许多矛盾,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怎样才能够让上司和下属的行为举止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取得突出业绩呢?
“管理上司”是个比较新鲜的话题,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中,人们只注重对下属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上司的“管理”。有些经理人认为只有兢兢业业地管理好自己的下属才会有更大的升迁机会,殊不知如果花点时间管理好自己的上司更能事半功倍。
无论是谁,最终都会走入职场,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老板。当你走进任何一家企业,首先应该了解的人便是你的上司,如果你并未认识到这一点的话,未来的工作将很难顺利地开展。上司也是普通人,他们的性格、喜好、思维、教育背景、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你遇到的每一个上司的类型都是不同的。给老板分类定型,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老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老板更好地了解自己。
孙睿很久没有听到高翔的消息了,自从他年前辞职之后,就连他平时经常登陆的QQ头像也一直保持灰暗的颜色。他曾经收到过高翔的信息留言,内容非常简短,只说他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担任客户总监的职务,希望有时间的时候能和孙睿聚一聚。孙睿还在原来的单位工作,一方面觉得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一方面认为现单位待遇还不错。
收到高翔的信息没多久,孙睿的部门便出现了人员调动,以前的部长调离了,新来了一位50多岁的部长。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猜测这位新领导的脾气和性格,不知道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否与新领导相处融洽。
刚开始,孙睿和同事们以为这个新上司为人比较低调,性格也比较内向,因为他到任之后,除了开了一次会议之外,基本没有和大家有过正式接触。当然,他并非躲在办公室里不出来,沏茶或是去卫生间的时候,会和同事们打一个照面。同事们对此怀有疑问,不过倒也乐得工作轻松自在。
一个星期之后,这位新上司突然性情大变。他开始频繁地开会,将部门的遗留问题一一解决,并针对每个人的工作特点将几个同事的岗位进行调换。同时,他严肃地表明了个人工作态度和原则,那种气势让在座的同事噤若寒蝉。
一个月之后,新上司俨然成了老上司,他在同事们心中已经被定型了,即“严于律己,严于待人”的类型。这与前任上司的“宽以待己,宽以待人”的类型正好相反。之前他表现得那么沉默,为的是摸清每一个同事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与这位上司相处没多久,宣传中心的每个人几乎都因工作上的问题受到了批评。大家开始转变态度,尽量适应这位上司的做事风格、习惯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孙睿也基本适应了。随着彼此了解程度加深,一些关于上司的小消息开始在办公室里不胫而走。
有人说,看到上司从家里带饭到公司吃,非常节省;有人说,这位上司每周的一、三、五才自驾车上班,剩下的两天乘坐地铁或公汽;还有人说,上司曾经是一个小型图书公司的老总,做事勤奋刻苦,曾经在事业辉煌的时候,依旧粗茶淡饭。办公室内的八卦新闻,给这位不苟言笑的领导增添了几分神秘。
同事们私下抱怨,跟着这样的上司,不可能享受到安逸的工作环境,这与前任上司相比,多少缺乏人性化的风气。前任上司特别会享受生活,他经常和孙睿他们说,工作的意义是为了让你的生活得更好,他希望部门的每一个人都能注重生活享受。部门同事经常在下班或是周末的时候,一起找场地打篮球、踢足球,或是郊游。然而,这一切在现任上司的眼里,完全是一种养尊处优、影响工作状态的不良风气。
当孙睿正在调整自己,尽量适应上司的时候,他收到了高翔的第二封邮件,获悉他竟然和孙睿现在的处境相同。高翔的单位最近人员调动,刚刚换了一个新老板,是一个纪律分明、相当有威严的领导者。上班的时候,新领导喜欢四处巡视,这给员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甚至一个小动作都要考虑是不是被领导看在了眼里。高翔是这位新领导的直接下属,尽管高翔手下也管着几个人,却并未觉得轻松。
高翔现在面对的主要客户几乎都是中层管理者,他们都是众多下属们的上司。高翔通过对不同的管理者进行对比,简单地做了划分和总结。他将其发给孙睿,和他一起分享。
“孙睿,想想吧,假如我们能够了解各种不可追随的上司,或许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少受一些窝囊气。你说呢?”
接下来,高翔将不可追随的上司类型罗列了出来,孙睿数了数,大概有十几种。
如果你的上司经常说:“任何一件事如果没有我做决定,就一定处理不好。”同时,时常为此感到沾沾自喜的话,那么你应该知道,他是一个“事必躬亲型”的领导。这样的上司留不住人才,因为他很少给下属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任何一个有创意、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都不会希望有这样一种类型的上司在身边。
如果你的上司不断地给你提出新的指示,却在你刚刚落实一半的时候否决,之后重新给你提出指示,那么你遇到的是一个“朝令夕改型”的上司。遇到这样的领导,可能你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在项目的操作上,却因他的一句话而作废。这样的公司不适合员工发展,因为它每天都在做一些拆了西墙补东墙的工作。
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些“开国功臣”,他们为企业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当公司终于步入正轨的时候,这些“开国功臣”的命运却不尽相同,这完全取决与老板的类型。如果你刚入职没多久便得到了上司的称赞或重用,一定不要乱了方寸,小心地观察接下来的变化。当你不断地从上司的口中听到一些关于资深员工的抱怨时,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喜新厌旧型”的上司了。慢慢地,你会听到上司在和你谈话的时候,不断和你打探或谈起一些新员工的不足之处,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新员工便会以各种方式离开公司。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了,因为你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如果你是一个中层管理者,经常被上司在非工作的时间,以各种名义或理由被请回公司加班;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人,上司对你经常表示一些不痛不痒的关怀……基本上,这样的上司属于“多疑型”。这种类型的上司多坚持“人治胜过法制”的观念。所以,跟着这样的上司,轻则担负沉重的心理负担,重则蒙受不白之冤。
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盈利,利润是公司继续生存的唯一王道。如果你的上司经常对下属说,赚太多钱对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那么,他一定属于“言行不一型”的上司。举个例子来说,和这样的上司一起吃饭,面前有一盘鸡块,他会频繁地夹肉给你,嘴巴也不会闲着,“多吃点肉,工作那么辛苦,我不怎么喜欢吃鸡肉。”最后你会发现,员工的面前都是鸡骨头,上司的面前很少,这并不是说鸡肉果真都给员工吃了,而是真正有肉的部分都被上司吃了。
当你正在办公室里向上司汇报工作的时候,美丽迷人的女秘书突然走进来让他签署文件。你准备继续汇报的时候,却发现上司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正在走出去的女秘书的屁股,似乎已经忘记你还在现场。这样的上司很可能属于潜在的“感情生活复杂型”。工作一定不能和感情掺和到一起,而这样的上司很可能把时间浪费在感情纠纷上,无法冷静地为企业效力。
任何一个上司都喜欢听奉承话,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如果上司只能听得进去甜言蜜语,却听不进善意的批评和宝贵的建议,那么他便是一个“喜欢甜言蜜语型”的上司,他对他人语言的好恶,将会影响到员工在公司的发展,使员工噤若寒蝉,不愿与其交流。
众多的类型中,有一种类型的上司最让人伤神。他们最擅长、最喜欢的一种鼓励员工的方式便是“画饼充饥”,往往嘴上说得动听,实际则抢走下属所有的功劳,而当他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会让下属承担责任和后果。这种上司属于“自私自利型”,他很可能成为老板眼中的红人,让老板误以为失去他便会乱做一团,实际上,他的成绩全是利用下属得来的,然后拿着这样的成绩去奉承老板。这种上司坚决不能跟,否则你只能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有一种“少年得志型”的上司,他们年纪轻轻却平步青云,只因脑瓜十分聪明,做事滴水不漏。然而,跟着这样的上司,你会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因为,你的能力得不到认可,表现永远处于一般的状态。这样的上司自视清高,甚至目空一切,俗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他们不会接受比自己强的人的忠告,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公司最能干的人。如果想得到这种上司的关心和提拔,或许可以尝试奉承恭维的方式。
除了以上种种,还有一种“情绪不稳定型”的上司,他们本身对公司老板怀有偏见,心情高兴了万事好商量,心情郁闷了,便会随便找个下属“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样的上司很难讨好,一切要根据他的情绪而定。或许你费尽心思终于让他满意了,但是转眼间他便会刁难你。他们时常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有受到老板的重视,或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心情随之阴晴不定,跟着这种上司工作,简直是太难了。
孙睿,看到这些之后,你或许认为总结得并不全面。比如,可以列出“凶悍型”,这种上司脾气火爆,动不动就喜欢批评别人。但是,这并不是致命的缺点,身为上司或老板,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孙睿看完高翔的总结和归纳,由衷地表示佩服,除了高翔之外,谁还会有这份心思去分析这些呢?在各位的职业发展生涯中,个人能力的提升与企业的决策者对你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的天赋努力是前提和基础,上司或老板的赏识和认可则是主要后因。所以,认识你的上司或老板,就等于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了你。
孙睿一口气读完了邮件,赶紧给高翔回复了邮件,他期待与这个老友的重逢,也感谢他发来的宝贵资料。根据这封邮件,他认为新来不久的部长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自己应该安心工作,同时增加含金量,只是要找个适当的时间用话语或行动影响他一下,让这位神经紧绷的上司更有人情味。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