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36 快速换模——缩短作业切换时间,突破均衡化难关

2018-04-15 作者: 齐忠玉;林海;杨智斌
工具36 快速换模——缩短作业切换时间,突破均衡化难关

在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条件下,生产企业必须做好生产的转换工作,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生产转换造成大量工时的浪费,降低作业转换速率,影响产品的交货期,所以说对于作业切换时间我们要尽量予以削减。通常导致作业切换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小批量生产带来的频繁切换;二是由于市场需求突变造成的订单数量变化引起。

快速换模(**ED)是精益生产管理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同精益生产追求“零库存”的目标类似,快速换模方法提出的要求是“十分钟之内换模”。通过**ED方法的运用,缩短生产切换时间,压低产品库存,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可以很好地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作业切换时间主要可以划分为内部切换时间和外部切换时间。在拉动生产方式下,生产线的换线只需要将所需原材料送到生产线上依步骤生产就能顺利地完成换线,因此生产线的切换属于外部转换,不需要停机,转换时间较短。但是,在生产线内部模具、刀具和工装夹具等的切换必然造成停机,生产也将会中断。使用该工具的关键点在于区分内部作业转换和外部作业转换,并将内部作业转换尽可能地变为外部作业转换,然后尽可能地缩短内、外部作业转换时间。

1.快速换模的基础

根据**ED运用的重点,我们在运用**ED时要首先把握以下几个基础。

区分内部转换和外部转换

内部转换是只能在停机状态下进行的转换,外部转换在设备运行时就可以完成。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将二者区分开来,那么本来在设备运转时就可以完成的转换却必须停止生产才能完成。在外部换模中,模具、工具以及原材料必须提前准备且保持可用的状态。

将内部转换变为外部转换

对转换仔细分析,尽可能的将内部作业变为外部作业,以减少转换时间。比如提前准备作业,尽量使用自动定位装置等。

排除调节过程

作业转换中的调节可以占到转换时间的50%到70%,减少调节时间对于削减转换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取消作业转换操作

对于无法转换为外部作业的内部作业来说,我们不可以置之不理,而是要尽量缩短其作业时间。对于外部作业也要予以改善。为了取消作业转换,我们有两种手段。一是统一设计,使得产品使用同样的零部件;二是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同时生产。

2.作业转换的手法

通常的缩短作业转换时间的手法有以下几个。

将外部转换标准化

要求管理者要将准备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并将标准悬挂于生产线上,使得作业者随时可以看到这些规范。

将设备的必要部分标准化

如果我们可以将所有模具标准化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这无疑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我们要选择在作业转换时需要的功能进行标准化。

使用快速紧固件

我们通常使用的紧固件在操作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紧固目的,如果我们能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作业时间。比如我们用螺栓进行紧固时要拧很多圈,通过设计出只拧一圈就达到紧固效果的螺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快速转换。

使用辅助用具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将模具和刀具事先安装到辅助用具上,这样就可以在内部转换时快速的实现嵌入设备。而且我们必须将辅助用具标准化以更好地实现快速转换。

同时作业

如果对于大型的设备作业操作来说,由一名作业者操作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考虑增加作业人数来实现缩短作业转换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作业转换所需的总时间并没有缩短,但是设备的运转率却增加了。

自动化转换

如果我们可以采用机械化的设备来实现转换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无疑会提高作业的转换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设备的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我们要权衡其利弊。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把握上面的几个关键点。比如某设备在每次运行前都需要进行高度的调整,我们可以考虑将调整后的高度制定为标准高度,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避免调整造成的时间浪费,大大减少转换时间。我们对于快速换模的处理思路就是要找到转换时间最短的工作方法并制定成相应的标准。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我们把握。

·使用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有效减少取用物料和工具的时间。

·制定作业的准备工作规范,并明确负责人。

·借助于可视化管理使得工作的开展透明化。

·工具和物料要定位定量放置,便于取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