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冰雪消融释前嫌

2018-04-15 作者: 凌尘
第42章 冰雪消融释前嫌

华瑍心下明朗,看着神色严肃至极的华珩,了然地点点头,“这是皇后娘娘的意思,父皇他……”

话未说完,华珩的脸色便彻底沉了下去,目光漠然地从二人面上扫过,转身欲要离去。

突然只听重鸾在身后开口喊道:“珩王殿下留步。”

华珩停下脚步回身望去,见重鸾已经起身,走到华珩和华瑍中间,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递到二人面前,“这是从欧阳府的碧竹身上搜出来的,碧竹被害之前的那晚,我找到了她并向她问明白了锦平郡主被害当晚所发生的事情,随后便想着让她到欧阳将军面前说个明白,怎奈还没来得及,她就被杀人灭口。”

兄弟两人脸色顿然一沉,看了那腰佩一眼,同时出声问道:“这是……”

“兵部尚书朱正的长公子朱晗的腰佩。”

两人似是瞬间明白了什么,华珩阴沉着脸色道:“这个朱晗是出了名的阴狠狡诈,虽不在朝中当值,却利用其父的权利,在京中为非作歹,背地里亦帮着朱正出了不少阴险的主意和花招,最重要的是……”

他说着看了二人一眼,华瑍会意,接过话低声道:“最重要的是,这个朱晗与三弟的交情素来不错。”

言罢,三人相视一眼,重鸾垂首敛眸,走到一旁,道:“我所知道的就这些,改怎么做怎么处理,全凭二位殿下之意。”

华珩不由面露疑色,问道:“为何要告诉我这些?你该知道,我与三哥……”

“我只知道你与珞王殿下是亲兄弟血浓于水,你不会任由别人怀疑、记恨了自己的兄弟。”重鸾说着冲他温婉一笑,走到案前的独幽琴旁坐下,纤纤十指抚上琴弦,“我也相信,你们不会让我失望。”

闻言,华瑍眼角不由得浮上一抹欣赏的浅笑,华珩亦笑得无声,看向华瑍道:“我早就说过,九弟的眼光比你们兄弟都要又狠又准。”

华瑍笑着应道:“九弟的心性你我皆了解,若是寻常女子,又怎会入他的眼?”

重鸾不作声,十指翻飞,一曲悠扬琴音从指间流出,兄弟两人分坐两旁,听着这一曲淡淡琴音,心中的躁动与不安也渐渐淡平静了下去。

经华瑜和华珩两位王爷合力追查,最终查得锦平郡主冉宁曦之死竟是欧阳府中自家下人所为,凶手便是那个名为碧竹的姑娘,她死后没多久,府中交好的下人将其下葬,下葬之前便到她房中寻找可以一起入葬的东西,竟是在一只隐蔽的木盒里发现了一只末风早前弄丢的玉佩和一封遗书,遗书中俱已言明她对末风的爱意,怎奈末风要与冉宁曦成亲,她一气之下便在新婚当夜对冉宁曦下了毒手。

可怜冉宁曦对她一个小小的下人未有丝毫防范,否则断也不会容她得手。

让人奇怪的是,早在此事之前,碧竹的亲人便已消失无踪,在她死后更是未曾露过面,渐渐的,人们便将这件事淡忘了。

春日已至寒意退,转眼已入三月。

清明这日一大早,宫中便传来一个喜讯,为了冲淡这数月来京中的阴沉之气,万明帝与闵皇后商议一番过后,决定将当朝丞相之女赐婚于三皇子华瑜,并有意在春夏之交完婚。

消息一传开,满城皆惊,而朝中的文武大臣忙着向万明帝和绍丞相道喜之外,心中都在暗自思量,这一来,闵皇后和瑜王的势力便越发坚固起来,储君之位迟早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不管怎样,前皇后绍皇后本就是绍君瑶的亲姑姑,万明帝对她深爱不已,连带着也就对绍家多有偏爱,当年万明帝封冉宁曦为锦平郡主的时候,故意没有带上绍君瑶,当时就有人在想,万明帝是有意要将这个离朝第一才女收为自己的儿媳。

这些年来,眼看着欧阳家的欧阳初云、冉家的冉宁曦等几大家族里的姑娘家都陆续指了婚,独独绍君瑶一个人空了下来,大家都忍不住猜想万明帝究竟打算把绍君瑶指给谁,而最有可能的人就是九皇子华珞,毕竟绍丞相与九华的母妃慕贵妃是表兄妹,慕贵妃与绍皇后也是姐妹情深,且绍君瑶自幼与九华就青梅竹马,所以如果要选择一个皇子赐婚,华珞是最佳人选。

而最终竟是花落华瑜,难免让人会暗自思量这其中的玄机,也忍不住会想起去年闵皇后极力要将欧阳初云赐婚给华珞的用意,本以为她是为了华珞,一尽皇后本职,却原来是为了把绍君瑶和她背后的绍家这座大山留给自己的儿子。

然而闵皇后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个举动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老爷,不好了……”

一大早,相府内就传出一声惊叫,平日里负责伺候绍君瑶生活起居的丫头叫喊着往着绍丞相绍子方的房间跑去。

绍子方刚刚起床,听到这一阵叫喊,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一大清早的就这么大呼小叫的?”

“老爷,小姐她……”丫头抖着手里的留书,她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平日里小姐教给她的字足以够她看出这信中的意思,“小姐她离家出走了……”

“什么?”绍子方大吃一惊,接过留书亲自看了两眼,顿然狠狠皱眉,神色焦急又复杂,“瑶儿这孩子……这孩子竟然当真不辞而别……”

蓦地,他似是想起了什么,“快,备车,去珞王府!”

春来日暖,护城河游河船只又渐渐多了起来,河两岸上的五彩灯笼倒映在河内,闪着异样的光。

一辆马车在岸边停下,一名身着白衣、戴着斗笠的女子刚刚下车,就有一艘精致的船只候在河边,将女子扶上了船。

船舱内,一名年轻锦衣公子正捧着一盏茶慢慢品着,听到有人入内,头也没抬一下,而是将一杯茶推到她面前,声音温润道:“天有些干,先喝杯茶润润。”

重鸾瞥了他一眼,依言坐下,端起杯盏送到嘴边,却没有喝茶,“你的伤,都好了吧。”

九华眉角微微一动,浮上一抹淡淡笑意,“你当真关心?”

重鸾不由得跟着挑了挑眉,“不然呢?”

九华笑道:“当真。”

有些无奈地看他自己一个人自问自答,重鸾垂首摇头一笑,道:“你就那么确信?”

九华点点头,“确信。”

而后在重鸾疑惑的目光中将一只药盒放到重鸾面前,“那天晚上,你是不是淋了雨染了风寒?听宜文说,第二日一大早嘉兰出去买药了,病得,重不重?”

重鸾有些惊讶,没料到他竟然什么事都知道。

就在她让段干彰帮忙把九华留下的药盒送回去的那晚,下了一场大雨,当晚九华原本是要冒雨前去找重鸾把一些事情问个明白,却在珞王府门口突然停下脚步,盯着门外看了半晌,而后平静的回了府。

不是他出尔反尔,而是在他冲到王府门口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不远处的黑暗中,那道清瘦的身影在风雨之中几乎微不可见,然而在他眼中却犹如一道闪眼的亮光,让他无法挪开目光。

她终究还是关心他的,尽管碍于很多事情,她不想因为她而给他带来更多麻烦,可是她的心里却放不下他,所以才会冒着大雨前来看他,为了他安心,也为了她自己安心。

想到这些,两人突然相识一笑,瞬间冰雪消融,百转千回终得一见。

“说吧,”一切心结在无声之中解除,重鸾的脸色也渐渐缓和了下来,“这么急着找我来,发生了什么事?”

九华俊眉一挑,“本没什么大事,不过今日一早丞相去告诉了我一件事,这件事事关重大,珞王府的人不便出手,恐会让有心人抓了把柄,所以想让你止息楼的人出面暗查一下。”

重鸾看了看他微微蹙起的眉头,问道:“是关于绍姑娘?”

九华微微一惊,“你知道了?”

重鸾道:“是因为她的什么事我不知道,不过这个节骨眼上能出事、又能让你担忧的,想来也就只有刚刚被皇上赐婚的第一才女绍君瑶。”

九华点点头,“确实是君瑶出了事,今日一早府中的下人发现她留书出走了,绍相去找我把她的留书给我看了,她是出走抗婚了。”

“绍君瑶逃婚?”重鸾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九华。

九华无奈一笑,道:“众人只知君瑶温婉贤淑,善解人意,有大家闺秀之范,却不知她实则是的倔脾气,她认定的事情,决不容别人插手、甚至是决定。”

重鸾应声笑道:“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一面,不过,我倒是喜欢、欣赏她这样的脾气,总好过那些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完全没有自己主见的人要好,最起码,她有自己的抉择和喜怒哀乐,而不是别人手中取悦他人或者自己的一件玩物。”

闻言,九华不由得微微蹙眉,道:“玩物一说是不是有些重了?人各有志,你和君瑶的那番境界,可不是所有人都能企及的。”

重鸾顿然一挑眉,“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九公子这是在变着法的斥责我不守妇道、不守规矩,此举有辱门风?”

九华不仅有些哭笑不得,却又无意与她争辩,只得摇摇头,淡笑道:“罢了,早就知道不该与你说这些。”

重鸾低头浅笑,顿了顿,道:“放心吧,绍姑娘的事我会派人多多留意,你尽管放心便是。”

顿了顿,似又想起了什么,问道:“欧阳将军那边可好?碧竹是凶手这样的说法,以欧阳将军的聪明,一定不会相信,他对此事态度如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