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丧鼓调

2018-04-15 作者: 刚强与散淡
613,丧鼓调

谢书友1888504067的5888大洋的打赏!谢书友1888504067,书友欧安办公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小说网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今晚电脑出了状况,现在勉强能搞事了,上传迟了,见谅!

---------------------------------------------------------------------------------------------------------------

南槐瑾和韦大金到了半山腰一个稍微平坦的地方。南槐瑾按照自己的理解,站在这个平坦地方的中心点,往前面看去,对面是一座堆山,就是山势平缓,又像梯田一样逐级上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山是怎么也不会发生泥石流的。而且这山的植被保护的很好,山上是郁郁葱葱。

再看自己现在所占的地方,后面的山势也是一个曼延坡。在这块平地的后面又形成了一个圈椅的形状。

南槐瑾凭自己肤浅的风水学知识就感受到这个地应该是一块好地。那个老师傅也停下来,拿出了罗盘在那比划。

然后对韦大金悄声说了几句后,韦大金就对南槐瑾说:“我们下山吧,就定在这个地方了。还要请瓦匠师傅来打井,箍坟。”

南槐瑾对这等大事也不想发表什么意见,因为这毕竟不是小事,搞不好将来是会遭埋怨的。

到了韦家就接近吃饭时间。南槐瑾就安排一个人去敲催锣。这是雎县的一种风俗。就是办丧事的请客人入座吃饭,不是去相请散在各处的客人,而是由帮忙的人打锣来通知客人开饭了。这锣就叫催锣。

打催锣的在易家场的巷子边走边敲。客人就逐步向中看齐。南槐瑾就按照辈分年龄,社会地位等综合考量以后安排座位。

这座位还是很有讲究的。所谓的上席就应该安排德高望重的人去坐,如果某一个人自认为自己该坐上席而没有坐上,轻则可能不高兴,甩脸。重则会不辞而别,让东家感到无趣,对不起人。在雎县的红白喜事上因为上席闹不愉快的事件太多。

南槐瑾是知道这中间的关窍的。所以就问过韦大金来的客人的情况,便于自己安排坐席。

一切都还顺利。晚上照样是打丧鼓的唱主角。

今天打丧鼓的故事先讲的是雎县传说:

盘古好汉李昌举??清朝年间,在盘古村出了一个好汉名叫李昌举,有很神的武功,经常出远门,跑生意,穿蓝布褂子,用蓝布扎绑脚,挑东西时不用扁担,而是用碗粗的树杠子挑。他名声很大,各处关卡都不敢拦他的货。他走南闯北,就留下了许多故事。??有一天,李昌举挑了一担鸡去赶yc府,路过分乡镇时,街上的人都怕他三分。分乡街上开生铁铺子的很多,铺子里的伙计们都有些蛮力,对李昌举不服气,就商量:“今天我们来试试他到底有多狠,等他一进街,我们就朝他身上摔毛铁,看他躲不躲得过。”??果不然李昌举挑起鸡子来哒。有人一声喊,铺子里的毛铁就从街两边铺天盖地朝他打来。一个毛铁有十几斤,打着了就要人的命。他也不躲,两只手拼命地接,担子也没歇。他想:还是还给你们。就用一只手往回摔,一边摔一边叫:“这个是你的,这个是他的。”结果。毛铁纷纷地飞回去把铺子的门面也砸坏哒。从这以后,分乡镇怕他的威名,凡是看见穿蓝褂子扎蓝布裹腿挑鸡的人都很恭敬。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便有许多人拜他为师学武功。??有一次,李昌举在yc府做生意,看到街上贴了一张告示,说河西有几个武士要到y昌府玩狮子,还要向府官讨赏。这个讨赏不是一般的,没有许多金银是打发不走的。河西当时不属y昌府管,这当然是来丢y昌人的脸的,而府里又没有高超的武士,所以宜c府便贴出告示:若有人能降服河西的武士,就把赏给河西狮子的金银都赏给降服他们的人,也算奖赏为宜c府争光的人。??李昌举上前就把告示抓了去见府官,府官问了姓名,很怀疑他的本事,有些举棋不定。李昌举说:“若是降服不了,就用性命相抵。”府官又问:“你要什么武器呢?”他说:“只要二十斤重的一双铁靴。”府官就吩咐铁匠打了一双铁靴,二十斤重。??那天,河西的狮子玩到宜c府,耀武扬威;一路上无人阻挡。一直玩到府门前,李昌举还没出面。府官虚汗直流,心想上了李昌举的当,肯定是看到河西武士厉害,吓跑哒。这时,狮子耍尽了威风就冲到府官面前讨赏,府官无有办法,只得赏了金银。可是,无论赏多少,那对狮子就是不退。府官心想糟哒,肯定要出事。就在这时,李昌举穿着铁靴左一歪右一歪冲到狮子前面,前后三跛脚,踢断了狮子前后三根肋巴骨。

??腊月二十四是龙王的生日,麻岩屋每年都在这一天赶庙会,屋近道远的人都来,很热闹。并且武士也很多,到庙会上来显狠气。

??昌举想到庙会上磨汤圆面煮汤圆卖给赶会的人吃,就搬了一副磨子去。没有小手磨,只有把屋里一副几百斤重的大腰磨用麻绳子捆紧拴在腰上,走了几十里路才到。庙会上的武士们知道他要来,就约了几十人堵在路口。李昌举一到,武士们就一拥而上。李昌举腰上有一副磨子,施展不开手脚,就一边打一边退。一直退到沙家店。武士们想:他身上带了几百斤的磨子我们都打不倒他,若是他放下磨子,那还有活命么?这时,李昌举腾出手来,已经开始放磨子了。武士们一见,如飞地逃跑哒。李昌举把磨子放到沙家店,庙会也不赶哒,磨子也不要哒,生气地回了家。

??沙家店原先没有腰磨,现在那副腰磨已在沙家店用了近百年,就是李昌举带来的。??莲花湾山上有个古木岭,岭上有根老古树,五个人才抱得住。树腰上至今还有个窝,据说是当年李昌举怄气,一拳砸下的一个窝,还把树上小桶粗的一根枝干震断哒。这根树在民国三十几年还在,老人们常带孩子们去看,把李昌举的事讲给孩子们听。??李昌举用碗粗一根树斩去两头做扁担,挑着鸡子在宜c街上卖。一天,他过三江到河西去,江上只有一条很窄的木板桥。他看到对面有一个人上了桥,也是挑的担子。他想,自己的武艺这么高,不用怕,等我到桥中间遇到他,就用穴夹窝(腋窝)把他夹转去。这样一想,就上了桥。哪晓得走到中间两人相撞时,他还没伸手,那个人却把他夹在穴窝里夹转来哒。他一看,那人的扁担也是碗口粗的一根杠子,却是铁的,就晓得那人武艺很高。那人说:“明明是我先上的桥,你为何抢道?你想显功夫,我们就来较量一下。”李昌举不敢,却又无法,就问如何较量。那人说:“你挝我三跛脚,我再挝你三跛脚。”李昌举很高兴,就说:“武士向来说话算数,你先受我三跛脚。”于是,李昌举就死命挝了那人三脚,那人动也未动。那人踢他时,第一脚,他后退三尺;第二脚,他就招架不住哒;第三脚还未挝过来,他就跪到地下求师。那人说:“你这个人,艺还没学到手就欺负人,哪个会收你做徒弟?”他说:“你不收我,我就不起来。”那人也无法,只好说:“好,只要你改邪归正,我就收你这个徒弟,但要说清楚,今年八月十五你到河南我家去,不准带任何礼物和寸铁进门。你有这个狠气,我就收你。”??李昌举回家后收拾行李,准备盘缠,要在八月十五赶到h南。那人回h南后也做了些准备。他门第高大,光狗就喂了十二条,并且不是一般的狗,都用铁笼子关住,以免伤人,每天只放一条出来守门。八月十五日前他就贴出告示:“若有人到我家,必须到高台上通报,方可入门,免得家狗伤人。”李昌举按期而来,看到了告示。但他不怕狗,就大摇大摆地来到师父门前。第一条狗发现了他,就扑上来。守门人见他不到高台通报,就把其他的狗都放出来。狗们就如狼似虎地冲过来,专咬人的头和咽喉。李昌举捉到一条大狗,用力一扯,将狗扯成两半,血淋淋的。其他狗见了,就忙后退。他提着死狗进堂,见到师父便下跪,师父说:“可以,你在这儿学三年艺,”于是他就学了三年。三年满后,师父要试他的武功,就叫他同师妹较量。师妹出来后,他问如何较量。师父要他们互打三拳。他说可以,结果师妹先打他三拳,他向后退了三下。接着该他打,一拳打出去,师妹一让,他一拳落在一块很大的石碑上,破成若干块。师父说:“你可以哒,回去吧。”??李昌举从h南回来路过宜c,看见街上设了一个擂台要打一百日拳。擂主是个猴拳师,设了几十天,没有人能胜他,猴拳师还打死了不少人。他打人主要一手是黑虎偷心,将肝掏出吃掉。府里见事不妙,就出告示招能人。李昌举一来就揭了告示,对府官说:“准备三口新火盆,两匹家机白布,还要一件大袍。”府官交货,李昌举将三口火盆往胸前一放,用白布缠紧,再将大袍穿上,然后去会猴拳师。猴拳师晓得了,瞧不起他,两天不上擂台,第三天才上。李昌举轻轻一跳,上了擂台,通报姓名便开战。猴拳师一个黑虎偷心上来,掏在火盆上,便赶紧后退。李昌举趁机扑上去连打几拳,猴拳师就逃走了。李昌举又为宜c府除了一害。

南槐瑾听了一歇丧鼓故事,南槐瑾也知道打丧鼓如果没有故事,人们是无法在那枯坐守夜的。这些故事还要多,要不然听得多了就不行了。今天这个丧鼓故事,南槐瑾就从来没有听过,所以就在这听完了。南槐瑾正想听完这个故事去睡一会儿,就听打丧鼓的讲起楚汉的故事,南槐瑾就又坐下,眯着眼睛边听边休息。

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到后来,只有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为强大。其他诸侯,有的被消灭,有的急忙寻找靠山。赵王歇在钜鹿之战中,看到了项羽是个了不得的英雄,所以,心中十分佩服,在楚汉相争时期,当然投靠了项羽。

刘邦为了削弱项王的力量,命令韩信、张耳率两万精兵攻打赵王歇的势力。赵王歇听到消息之后,呵呵一笑,心想,自己有项羽作靠山,又控制有二十万人马,何惧韩信、张耳。

赵王歇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井陉,准备迎敌。韩信、张耳的部队也向井陉进发,他们在离井陉三十里外安营扎寨,两军对峙,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韩信分析了两边的兵力,敌军人数比自己的多上十倍,硬拼攻城,恐怕不是对方的敌手,如果久拖不决,我军经不起消耗,经过反复思考,他定下了一条妙计。他召集将军们在营中部署。命一将领率两千精兵到山谷树林隐蔽之处埋伏起来,等到我军与赵军开战后,我军佯败逃跑,赵军肯定倾巢出动,追击我军。这时,你们迅速杀入敌营,插上我军的军旗。他又命令张耳率军一万,在绵延河东岸,摆下背水一战的阵式。自己亲率八千人马正面佯攻。

第二天天刚亮,只听见韩信营中的战鼓隆隆,韩信亲率大军向井陉杀来:赵军主帅陈余,早有准备,立即下令出击。两军杀得个昏天黑地。韩信早已部署好了,此时一声令下,部队立即佯装败退,并且故意遗留下大量的武器及军用物资。陈余见韩信败,大笑道:“区区韩信,怎是我的对手?”他下令追击,—定要全歼韩信的部队。

韩信带着败退的队伍撤到绵延河边,与张耳的部队合为一股。韩信对士兵们进行动员:“前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是几十万追击的敌军,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击溃追兵。”士兵们知道已无退路,个个奋勇争先,要与赵军拼个你死我活。

韩信、张耳突然率部杀了回来,陈余完全没有料到,他的部队认为以多胜少,胜利在握,斗志已不很旺盛,加上韩信故意在路上遗留了大量军用物资,士兵们你争我夺,一片混乱。

锐不可当的汉军奋勇冲进敌阵,只杀得赵军丢盔弃甲,一派狼藉。正是“兵败如山倒”,陈余下令马上收兵回营,准备修整之后,再与汉军作战。当他们退到自己大营前面时,只见大营那边飞过无数箭来,射向赵军。陈余在慌乱中,才注意到营中已插遍汉军军旗。赵军惊魂未定,营中汉军已经冲杀出,与韩信、张耳从两边夹击赵军。张耳—刀将陈余斩干马下,赵王歇也被汉军生擒,赵军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这个故事很短,一个打丧鼓的很快唱完,又一个打丧鼓的接过鼓槌,一通猛敲,南槐瑾的睡意也被敲没有了。南槐瑾也见其他人也被敲醒了。就听他唱道: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琮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便给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左右人一尝,便被毒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今h北武c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刘琦引诱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打消诸葛亮的顾虑。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援兵,以便将敌围歼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敌人“上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

原来他是讲的古代计谋故事。南槐瑾见这个敲丧鼓的很有特点,讲故事还带分析的。南槐瑾想真是新鲜。这个故事讲完,就又是一阵鼓槌猛敲。南槐瑾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事情没有安排,连忙起身。就在这时,南槐瑾看见好久不见的柳翠在门口露了下脸,并且向自己招手。南槐瑾揉揉眼睛,怕是错觉,见不是在梦中,就出门去见柳翠,边走边想,她今天怎么回杨柳大队了,一定有什么事情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