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调研

2018-04-15 作者: 刚强与散淡
576,调研

谢书友仙兔的100大洋的打赏!谢书友1888504067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小说网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调研组等着收备课本,听课本,作业批改情况,老师们不交又怕,交又没有完整的,最后只好自我安慰说又不是我一个人。只要本子上写了字的就交了,没有写字的是不能交的。

老师们陆陆续续把要交的都交了。在等老师们交这些东西的时间里,让付桂仁有时间把调研组的午餐备好了,也难为付桂仁平时注意储存食物,也要归功于南槐瑾组建伙食团,要不然在那个山沟沟里,交通不便,你就是有钱也可能还是买不到这些东西呢。付桂仁来请调研组的吃饭时,葛奚范就对陪着他的张大理说:“张主任,我们等了这么长时间了,有的还没有来,是不是可以还没有交的就视同没有?”

张大理只好点头称是。他现在能说什么呢?没有严明纪律的队伍就只能是土匪的队伍了。

葛奚范就把会议室的门锁了,随着付桂仁往食堂的方向走。付桂仁在前面带路,后面跟了八个人。然后是张大理。到了食堂,老师们正在议论,食堂里嗡嗡一片。葛奚范等人进去就仿佛有人喊了安静一般,偌大的餐厅那么多人竟然没有声音了。

老师们有着复杂的表情和心情,看葛奚范时的面色就各异了。但心里多少有些惶恐。老师们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聪明却胆小,特别是自我反省强,现在他们都知道这段时间做的不好,经不起检查。他们有反抗精神,却又不彻底,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有奉献精神却又斤斤计较,有时候付出巨大得不到很小的好评就情绪低落万丈,有时候就是一句没有任何实在意义的一声夸奖,又使他们激情飞扬。

葛奚范知道杨柳小学的情况不会好,从老师们来交检查这么的拖沓来看,老师们平时工作绝对是虚的。这回看样子是抓了一个反面的典型了。葛奚范既喜又忧。喜得是发现了问题,此行不虚了。忧的是他对老师们的生存状况是知道的,这些老师被抓实了还是要受些惊吓的。

那时人们的思维还是喜欢发现问题,搞调研就是查问题,似乎不查出问题就显得没有水平一样,连个问题都查不出来,可是问题查出来了怎么处理又是难题,有的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投鼠忌器。有的一贯老实认真。还有一类人是过于认真而显得偏执,这样的老师更容易犯错。处罚不当就会伤害他们的积极性。

葛奚范自己也曾经就是老师群体中的一员,他对老师们是太了解了。

在以往,餐厅里吃饭的人并不多,今天是个例外,似乎所有的伙食团今天都停了,实际是大家要在这里沟通,或者是要获取情报,有的简直是互相壮胆,因为杨柳小学除了食堂的餐厅就没有了公共的场所。

可是现在调研组的来餐厅了,老师们就一个个溜出餐厅。葛奚范已经感觉到学校工作不正常了,但盖子没有揭开之前,他只能装聋作哑。

付桂仁把八个人引向一张桌子,葛奚范见桌上的席面还过得去,一大炖钵腊膀蹄炖洋芋块,一个鸡子炖钵,里面配的干松菌,再就是一些炒菜了。

那膀蹄的瘦肉颜色鲜红,特别诱人,让人一见就胃口大开。

闻道到杨柳小学后对那个年轻漂亮的,一个人坚持组织学生正常活动的女老师和第一个走出宿舍楼去上课的中年美妇,有好印象外,现在对这管后勤的付桂仁算是第三个有好感的了。想必书友们已经可以猜出,这三个人是谁了。坐上桌子,付桂仁就提了一瓶白酒问葛奚范:“葛股长,是不是每人来二两?”葛奚范已经打算把杨柳小学这只病麻雀好好解剖一下了。喝酒误事的教训是不少的。他还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张飞和吕布在xz的一个故事:三国年间,刘备讨伐袁术,留下张飞镇守x州,刘备出门前特叮嘱张飞不可大意,并定下三条军约:一不得饮酒致醉;二不得暴躁任性;三不得杖打士兵。在刘备左脚刚踏出x州城,张飞就吆喝下属将三条军约用碗口大的字写下挂在大堂之后,就命令下属叫集所有将领,搬出五十坛美酒,与众将领开怀畅饮。酒会上张飞逼吕布表弟曹豹喝酒,曹豹推辞,并求其看在吕布的面上放过他,张飞素来最痛恨吕布,一听到曹豹搬出吕布,立时火昌三丈,并亲自杖打曹豹。曹豹求救于吕布,并告破了刘备出兵战袁术,徐州只剩下五千老弱残兵,陈宫趁机指使吕布夺下x州。

此时还在睡梦中的张飞被吕布来袭的消息振醒,但酒性还没过,此时走路已经不稳,谈何战吕布,于是在士兵的劝阻下,携兵逃走。

葛奚范现在可不想重蹈张飞的覆辙!醉酒误事外还容易管不住自己的嘴,说不定就把不能说的说了。

“不啦,下午还要搞事,喝醉了不好。”葛奚范说。

“少喝点,解解乏。”付桂仁还是商量的口气。

“留到晚上再说。”葛奚范坚持不喝,其他组员也就没有会说去喝酒了。

不喝酒饭吃的多也快,菜就没有喝酒时消得多了。

付桂仁见他们只吃饭不喝酒心里就打鼓。

现在的书友不知道,那时吃饭是要交粮票的。像葛奚范这调研组在杨柳小学吃了饭,可以不出饭钱,但每餐饭的三两粮票是要出的。这调研组几个人饭量看样子还不小,就是这粮食的空额又要想办法了。当时粮食是控制的很紧的,像现在这样,米就显得不够,付桂仁就要想办法找农户或者其他途径解决这空额。

当时的一个人一个月的定量是二十七斤,体力劳动的三十二斤。学校有关系的可以到粮食局申请临时额度。

南槐瑾为这临时额度已经找了三次粮食部门了,好在一般单位都很少去添这样的麻烦,南槐瑾不觉得麻烦,一次申请五百斤,被打折就只会批三百斤。南槐瑾摸清了他们的折扣比例,第二次,第三次就都申请一千斤,都批了六百斤。

当时有粮食指标的话一斤大米只要一角二分七,好的优质米也只要一角三分一。议价粮或者是黑市的米面就要四五毛一斤了。差价非常大。

南槐瑾找粮食部门弄了指标,所以一般的客餐,来检查工作的交粮票就收,不交粮票的也不问也不要。像公社教育组的人来食堂吃了饭,南槐瑾就从来没有找他们收过粮票。

付桂仁居安思危,总怕粮食定额用完了,所以就在准备客餐时尽量多弄菜,特别是蔬菜,学校校田里多得很。农村里当时就有小菜半边粮的说法。可是做菜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炒菜需要油,付桂仁就把肉票在买肉的时候多买肥肉,膘越厚越好,这样油才多。

一些人根本不知道像付桂仁这样的伙食团长是多么的难当。

葛奚范等人吃好了饭后,就下去检查老师们的课堂常规去了。

葛奚范将人员进行了分工,三个人看语文的,三个人看数学的,还有一个人看其他学科的,自己抽查。

半天时间,看完了备课本,这要的时间长,花费了调研组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听课本和作用批改检查起来也很快。

葛奚范要求检查的老师将检查的情况填在一个统计表上。最后喻洁,林诗韵的教案完备,课时充足。张大理的也算基本可以,其他老师不是数量不足就是过于简单。

听课本就收到的也没有几本,就是收到的也只听了节吧课,没有交来的毫无疑问就是没有听课的了。

葛奚范非常恼火这个学校的管理完全是放养式,课堂也就可想而知了。

晚上钱会成回学校了,才知道有教育局调研组到了学校,慌忙到大队部给王永胜打电话,王永胜也吓了一跳。没有通知教育组,教育局直接到某一个学校搞什么调研,一般是查问题的。

王永胜最近也没有过问杨柳小学的情况,原先周末南槐瑾还到自己家里来坐会儿,有些情况还知道,现在南槐瑾被抽出来后就失去联系。王永胜也觉得杨柳小学已经步入正轨,不担心什么。

现在听说有调研组组去了杨柳小学,心里也不是滋味。原先郑局长有什么情况会先给自己知会一声,就是严且明曾经背开郑局长搞过什么调查,后来关系也正常化了。这伍元卜不按规则出牌,擅自派调研组到学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嫌疑。

王永胜马上通知潘德罴和尚和和自己一起都到杨柳小学去。

潘德罴和尚和正准备回家,教育组组长说了还是要服从的。

“你们两个最近到杨柳小学去过没有?”王永胜问这语数教研员。“最近没有,我在忙着扫盲的事情。”潘德罴说。“县教研室给我们分配了点任务要出单元检测题,我还没有搞出来,也没有去。”尚和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