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简直可以当导游了。”冰清夸喻洁。
如果喻洁没有搞清冰清与南槐瑾的关系,她会不会不顾风度不搭理她还真难说。现在明确了自己这几天来都是生的闲气,现在阴霾散净,喻洁只觉得是万里无云,晴空万里。她看见冰清也顺眼了。现在她的心里只要有空就想南槐瑾,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回到了学校,她现在只想早点见到南槐瑾,向他道歉。所以走路时总是走在前面。
可是现在不是春风不解风情,是秋季,吹得是秋风。而且这几个人也不解喻洁心情,只是看见这块石头惊呼一阵,看见那棵怪树感叹一番。喻洁恨不得把他们用鞭子催着走。心里急也没有用。喻洁调整心态,反正急也没有用就不急了。
“你们看,这块石头多像一个狮子,这口就是狮子的口。”蓝志说。
“是的,这里叫靑狮白象。左边是白象。右边是青狮。说起来还有故事呢。
“令人遗憾的是,在清咸丰年间,“青狮”的口被人为钻凿而破坏了。而今尚存的是一个丈余长,宽深约一米的大洞口。
“相传事情的起因是,当时鹿园里共有百名和尚,佛事很甚,终年香客朝拜,香火不绝,百名和尚及远来香客的食粮全在“青狮”的口里而出。一日三餐,有多少和尚及香客,狮口里就流出多少米,但从不多流。而就在其间,四川长江一带运送大米的船只经常无故翻沉。一阴阳先生不辞劳苦,千里循迹来到鹿园,认准四川江中的米船翻沉系这头“青狮”所为,遂暗下决心,要将其狮口凿破,铲除祸患。一日,这一阴阳先生来到寺院,诓骗众僧说,你们日日餐餐要涉河去拿米,酷冬水寒,如此烦苦,何不让我来帮你们凿开这畜生的口,让其畅流,屯仓积米,免此辛苦呢。僧人们一听也是,就众口答应了。
“这人的贪念就是心魔。
“这阴阳先生请人搭起台架,弄来锤凿,急急地就凿钻起来,他边凿边念道:‘对准狮子的口,畜生乖乖服贴首;钻破狮子的口,九十九个和尚往外走。’只几天功夫,就将狮口凿钻成了现今这般模样。至此,狮口里再也流不出一粒米来,阴阳先生也悄然不知去向。寺院里的众僧方知受骗,大呼上当。可惜晚矣,由于断了食粮,百名和尚除留一人看守寺院外,九十九名只好走出鹿苑寺另投他处去了。从此,寺院冷落,香火断绝。”
“这美丽的传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有了贪婪之心,莫说发大财,就是保住既得利益也难。”白握瑜总结说。
“是的,你跟你哥哥一样说话很有见地。”喻洁见了白握瑜就仿佛见了南槐瑾一样,心里十分亲切,望着他时也是满面笑容。搞得几次冰清心里怪怪的,但又不能说什么。
美女对自己也有不自信的时候。
倒是蓝志和慧心,注意力就在风景上。有时听喻洁介绍,然后加以印证。觉得这传说和实际的风景结合得很贴切。
几个人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另一处风景。
喻洁接着介绍:“沿‘青狮’临水的一溜溪岸系八景之一‘苦竹幽溪’处。可惜的是,此景以及‘松亭呼风’遭到人为破坏而现已无存。先说‘松亭呼风’。原来,在寺院屋后的山嘴上,有一株虬龙古松,松旁还建有一凉亭。由于迎风,这株古松日夜涛声阵阵,尤其在月明风清的夜晚,更是酣畅淋漓。有诗喻曰:‘松亭影罩梵王宫,千古不凋伴大雄;常会清风明月客,难逢衲子手摩东。’这日夜涛声使居住在寺舍里的茶场职工日不能静,夜晚难眠,而嫌扰人后来被一对苦恋的人伐掉了,随后凉亭也被拆掉了。
“至于‘苦竹幽溪’,原沿山脚一条溪边生长有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杆形棱状的茂竹,由于其笋食之略有苦味,谓曰‘苦竹’。清溪转脚,游鱼可数,清风微拂,苦竹婆娑,景色迷人。尤其是在天晴,晨雾氲氤升腾,若静若动,似明似幻,更添几分神秘,置身此景,有飘飘欲仙之感。也有诗喻曰:‘苦竹无殊紫竹林,何须海岛拜观音;幽溪更胜普佗岸,了却凡心见佛心。’
“偌大一片茂密仙竹,由于没有人管护,被周围几村的农民逐渐砍割去做了竹具、扫把之类。索取大于生长,导致苗尽根竭,目前仅剩半山坳几丛摇曳的苦竹了。痛哉,惜哉!”
“国人就有一个毛病,喜欢破坏,其实好多东西对人没有坏处,可是就有人非要把它破坏了心里才舒服。每次见到这个情景就恨不得把那些人抓了枪毙。”白握瑜一说到这里就气愤填膺。
“不要这么激动,我们有好多好东西都没有留下来。每次农民起义后不是把前朝的建筑毁得一干二净。”冰清倒很冷静。
“是的,我们一是看风景,二是见朋友,不要把心情搞得这么沉重。”慧心说。
“对对,我们这些小人物自己不去做坏事就行了。”蓝志也附和着说。
“对我们赏风景,叙友情。”喻洁说,“你们看那半山上。”
大家顺着喻洁手指的方向往上一看,在半山有一个岩洞。
“‘青狮’临寺的侧面是绝壁危岩,半岩上有一月牙形门洞,叫‘招仙洞’,是八景之一‘危岩招仙’。‘招仙洞’右侧下有一段山岩皱褶直通溪底,皱褶里积储的泥土上长满荆棵杂草。顺皱褶攀爬至顶,你会发现有一斜上窄窄的人凿栈道可通‘招仙洞’。招仙洞那里人是可以上去的,但也相当危险,若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据鹿园茶场一青年职工讲,每年暑天他都要上去一回。进得洞里,除外间大厅外,里面还有人工凿出的四间石屋,每间可容摆一张桌宴,大厅还可摆两张桌宴。令人惊奇的是洞里还有一常年不竭的清泉,其清澈甘凉无比。茶场这一青年职工每年上去都要灌上几壶,拿回家里人享用。据说长饮此水,有病者能够得到康复,健康者更是百病不生,故又被称作神来之水。古人有诗说,‘危岩洞口吐云烟,招得了机成道仙;昔日家风今尚在,后生有志续前缘。’”
“老同学,原先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就见你喜欢看文学作品,都认为你不读文科完全可惜了。现在看来你的文学修养还是不浅呀。”蓝志夸喻洁说。
“你不要夸我,这里的景都被古人用诗记了下来。我经常从这里经过,将景与诗结合起来,自然就记下来了。还有这诗我抄了下来,没有事情时就背一背,温故而知新呀,最后诗也背下了,景也记住了。还有一点,我有个好师傅呀。”喻洁解释着说。
“那个呀?”蓝志问。
“就是握瑜的哥哥槐瑾呀。”
“还槐瑾呀,好幸福甜蜜的表情呀。”慧心也取笑喻洁。
“你们看那里。”聪明的喻洁马上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大家就随着喻洁的手指去看风景,喻洁也从别人的取笑中解脱了。
“招仙洞的对面是与云门山毗邻的罗汉山。罗汉山的迎面是观音岩,正对寺院大门而雄峙矗立。据说没有生育和望子盼女的人,面对观音岩跪拜焚香祈祷,可得到子女和获得赐福。紧邻观音岩的右侧有两处胜景,即八景中的罗汉点头和石柱冲宵。”
“罗汉点头”系一直立在溪边的十余丈高的石佛。那圆圆的硕大微倾的脑袋,光秃秃的脑顶,说他似是“罗汉点头”。
“我看似是还不够,应借用现今流行语言形容:酷毙了!这才恰如其分。传说这位点头罗汉本是天台五百罗汉之一,性情懒散,厌烦频赴例行的斋会,因此偷闲来到这里,观看远近而来寺院的万千香客、芸芸众生跪拜焚香、许愿、忏悔、祈祷……觉得煞是好笑,乐得频点头。有诗说道:‘懒入天台五百流,闲依鹿园度春秋。赶斋应供无心去,识透禅机暗点头。’此诗正是对这位点头罗汉的来路和性情的真实写照。”
大家欣赏完了罗汉点头就看见一根石柱拔地而起。赞叹不已。
“石柱冲宵”系一根拔地而起的巨型冲天石柱,白云缠绕,直指蓝天。
喻洁又介绍:“据说这根冲天石柱与天庭相连,天庭的神仙可沿石柱往返人间。鹿园的僧人若潜心修炼,获得正果圆寂,灵魂经石柱可到天庭,册封为神仙。因此,石柱又名叫升仙桥。也有诗为证:‘石柱光芒冲汉宵,玄门号曰升仙桥。释迦也赴蟠桃会,免得往来向别邀。’”
现在大家对喻洁的介绍已经认可,没有谁在她出口成章上纠缠。
“我们再来说这里的物产。
“鹿园,地理得天独厚,占据两大宝地,即佛教圣地及绝品黄茶生产地。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鹿园茶的种植起源,相传在建寺之初有一僧在寺边发现一株茶树,采后品尝,馨香浓郁,回味无穷,惊呼神茶!顿时寺院传开,僧徒纷纷种植,当地群众也竞相引种。
“后来,又在寺后的岩坡上发现三株罕见的白茶树,色白芽壮,品质超群,因此又有‘白茶鹿苑寺’之称。据清同治县志记载,‘安邑侯憩此,问及茶艾,僧言:土人采伐,鲜有存者。’
“至清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品’,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满口,精神倍增,夜寝难眠,龙颜大悦,御名鹿园茶为‘好淫茶’。
“清光绪九年,临济正宗四十五世僧人金田云游此寺讲经,品饮鹿园茶赋诗,‘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鹿园茶系我国黄茶之珍品,色泽谷黄,白毫满披,条索环状,兰草香味持久,滋味醇厚甘凉,叶底嫩黄匀整、纯净,在全国33种名茶中,鹿苑茶占据第30位。
“鹿园寺,是大自然的造化与赐予,是鬼斧神工的集成与展示。
“但是,鹿园风景和茶藏在山中人未识。还需要我们去认识与开发。
“鹿园人们期待着鹿园景区能够早日开发,到那时,尽情游览鹿园风光,品尝绝品‘贡茶’,领略佛教文化的神秘魅力!”
喻洁和大家一起边走边介绍,走到法华古台,喻洁触景生情,自然联想到了南槐瑾。眼中竟然漾起了热潮,假装揉眼睛,把升起的泪水揩去。
喻洁也介绍了法华古台的传说和赏景的要点。
接着走到了银子岗,这里见证了喻洁和南槐瑾第一次亲密接触。喻洁见这里物事还依旧也不知南槐瑾现在何处。尽管这次误会还是喻洁闲愁弄出来的,喻洁还是很不讲道理的怪南槐瑾不跟自己解释。她就没有想到她给南槐瑾机会吗。她也没有想到南槐瑾也是一个要强的人。喻洁以为自己就是古代的皇上,而南槐瑾就是等待皇上宠幸的妃子,随时等待她的召唤。
但现在触景生情的是南槐瑾。而此时的南槐瑾正在紧张的工作着,根本就不知道有个人正在思念他。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而女人则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两性的特征就是如此。
喻洁领着客人走过了银子岗,也就是走出了自然风景区,就到了杨柳大队的领地,则是一片人文色彩的世界。
喻洁现在没有什么好给大家介绍的了,就边走边和大家聊天。
到了杨柳小学,喻洁听白握瑜说他的哥哥已经到学校。可是南槐瑾的门上还挂着锁。喻洁猛然想起,南槐瑾说过,钥匙揣着很麻烦,他就把门钥匙藏在一块板子后面。每次回家只带大门钥匙。反正寝室除了书就是作业本,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玩意。
“我哥哥住那间屋?”白握瑜问。
“就是这间。”喻洁指门的时候就看见可一根绳子露了一截出来,她就一扯,果然是把钥匙。喻洁就开了南槐瑾的寝室门。
“槐瑾的房子大些,我们在这歇会儿就去吃饭。”
大家进去坐下。喻洁就张罗泡茶事宜。
白握瑜见南槐瑾桌上有一个熟悉的东西,一看是自己写给南槐瑾的信,竟然还没有拆封。
“我哥哥还不知道我要来。”白握瑜说。
“你怎么知道的?”喻洁问。
“你看,我给他写的信他都还没有拆。”白握瑜举着信说。
“不要紧,你哥哥来了你还可以给他个惊喜!”冰清安慰说。
“我们开始做饭吧。”白握瑜指了指一路上几人换着提的肉说。
“不用了,饭都安排好了。我们去吃饭吧。”喻洁说。
大家中午也就随便混了下,最糟糕的还是喻洁,周日食堂不开火,她用麻花饼干充的饥。现在早饿了,几个人就随着喻洁爬坡到付老师那里。
付老师和早来的柳翠正在做饭,见来了四个客人,两人对视了下,原先听喻洁说只有两人。幸亏多准备了些菜。喻洁就一一介绍来客和付老师,柳翠。付老师和柳翠听说白握瑜是南槐瑾的胞弟就格外热情。
柳翠想如果自己能和南槐瑾成百年之好,这白握瑜可也是关键一票。对白握瑜又胜过对其他人。别人还以为柳翠势利,间接讨好南主任呢。喻洁心里雪亮却又无可奈何。是自己主动放弃阵地的,怪不得别人。
白握瑜把菜交给柳翠,柳翠也就麻利地将卤肉切了,付老师就将卤肉和辣椒又炒了一碗菜。
“付老师,我哥哥到学校来了吗?”
“没有看见,他有时来得晚,他人缘关系好。周日都是在农户家吃了饭才回的。我们也不消等他,他交代过的。过了饭点不要等他,我们四人是一个伙食团的团员。”付老师说。
付老师本来想说喻洁现在退团了,但现在说这话有些煞风景,就吞进去这句话了。
付老师平时就爱喝酒,酒也是现成的。白握瑜走路也辛苦了,就和付老师一起喝了些酒。四大美女加上柳翠这个美女,应该叫五朵金花都没有喝酒。柳翠为了表现热情也劝了几位女士。这几个女孩基本是同龄人,大家也不虚套。喝酒的喝酒,吃饭的吃饭。
吃完饭后,喻洁就安排白握瑜和付老师挤一床,南槐瑾晚上如果回来就三个男人挤一下。好在天气还不冷。喻洁和冰清住一起。蓝志和慧心住南槐瑾的房。安排完了,喻洁想,柳翠一人住的,莫半夜南槐瑾回来没有住的地方,被柳翠拉去了,但总不能自己睡一间房,把自己的客人安排和柳翠挤呀。
喻洁心里暗暗祈祷,南槐瑾今晚不要回来。最后想自己不要睡得太死。要放灵醒些。
柳翠见喻洁这么安排也没有多说。白握瑜就说,这里的夜景也不错,大家有没有雅兴去走一走,欣赏一下山村夜景。
“好呀,我们呼吸一下这农村的新鲜空气。”大家刚出门,黑暗中就见一个人影正往坡上爬。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