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旅游

2018-04-15 作者: 田二风
第95章:旅游

织金洞,位于贵州市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

“织金归来不看洞”,织金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溶洞之中的精品。它以“大、奇、全”为特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它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被称为“岩溶博物馆”。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

太阳洞,位于湘黔公路进入施秉县城的西门坡背后悬崖上

太阳洞,为风光秀丽的施秉县城西的景观之一,每当旭日东升,直射岩洞,故而得名。太阳洞寺庙建于清咸丰年间,后因土匪骚扰,僧人被杀,寺庙被焚。光绪年间重建寺庙一栋,灵宫殿一间,正殿塑观音、祖师佛像2尊。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六月初一为祖师会期。届时城镇附近,邻近乡村,数以千计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敬香祭洞,六月初一打清醮,念共经祈求丰收。

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

北盘江峡谷秀丽险峻,雄奇壮美,而在峡谷中,还萦绕着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与铁索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历史痕迹。可以说,北盘江大峡谷是贵州西部旅游线上的一个新亮点,也是“迂回曲折的画廊”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再现。

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北盘江大峡谷在水城县内集峡谷风光之大成,以系列喀斯特及丹霞地貌大峡谷景观著称。天坑、地缝、高山、峡谷应有尽有,峡谷内峰林怒拔,崇山峻岭依岸对列,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在300—1000米。有大小支流11条。两岸峡谷形态多样,喀斯特及丹霞景观均很丰富,各种类型的瀑布群颇为壮观。溶洞景观众多,著名的乌蒙大地缝、兵马山、花嘎天坑、大硝洞、大猴洞、二猴洞、发吉大洞、燕子洞、妥倮大洞等分布沿江两岸。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和光叶珙桐、西康玉兰、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数十种沿其流域生长,补那布依族、格支喇叭苗、花水布依族、合营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宝石般地镶嵌于北盘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之中,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众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北盘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在水城县境内以北盘江峡谷为主体,包括北盘江格支大峡谷、北盘江野钟大峡谷、北盘江营盘大峡谷、北盘江九归大峡谷、北盘江支流乌蒙大地缝等。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黄果树镇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巨大的黄果树飞瀑,未见其景,先闻其声。近处观瀑,如临万马奔腾之阵;水拍击石,犹似雷劈山崩,令人惊心动魂,不愧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旅游区。1999年,黄果树瀑布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天龙屯堡,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

这里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这里有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在这座寂静而热情的古镇里,巷道如故,堡垒矗立。六百多余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至今仍传承着明朝时期江淮一带的汉族文明,延续着明朝的军旅屯戌文化。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此时,元顺帝虽败,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元朝梁王仍在负隅顽抗,他自恃天高皇帝远,又据西南高山密林之险,欺明朝大军鞭长莫及,数度杀害了朱元璋派来的使臣。朱元璋为巩固政权,统一国家,下定决心用武力解决。明洪武14年,朱元璋钦令颖川侯傅友德将军率30万大军进行征南,一举剿灭梁王,平定了西南边陲,屯堡人的祖先就是当年南征的将士及家眷等。战事平息后,为了“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并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六百余年。他们在黔中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其后裔被称为“屯堡人”,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

红崖古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龙爪村晒甲山

红崖古迹(红岩碑),被誉为“黔中第一奇迹”,是黔中瑰宝,神秘天书。它显现于赭红色的崖壁之上,实为千古之谜。自明朝弘治初年被发现以来,迄今500年来尚无一人能够真正地破译,有研究者认为,“红崖天书”的神秘性完全不亚于古埃及的金字塔、秘鲁纳期卡地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

红崖古迹(又称红崖碑,红崖天书)位于安顺以西50公里黄果树晒甲山上,为我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一壁长达百米,高30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有二十余个铁红色字,非阴非阳,非籀非篆,非楷非隶,排列不齐,错落差。奥妙难解的文字,从明代至今,若干中外专家学者亲临考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光绪年日本学者德丸作藏,德国学者柏如雷弗岗海尔等考察后认为这一遗迹“含有绝对的神秘性”。近年来的“红崖热”,又引起国内很多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家、民族学家以及外国的一些汉学家的极大兴趣,并着力于红崖研究,但均无定论,红崖古迹是为“千古之谜”。

是谁在这荒山野岭开凿石壁?是谁在壁上写下了如此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什么故事?至今仍没有答案。

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马头乡龙潭村

山林幽深、泉水叮咚、野鹿出没、瀑布如帘,龙宫的传说和神奇牵引着无数人的好奇心。龙宫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

龙宫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以南27公里,以山奇水奇洞奇见长。龙宫风景区是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风景资源,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明十八先生墓,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天榜山马场坝

明十八先生墓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里面埋葬着南明永历王朝内阁大学士吴贞毓等18位朝臣、内官。这段300多年前的公案,历代史家有褒有贬,毁誉不一,但古迹一直为后人哀挽凭吊。

明十八先生墓在贵州省安龙县城天榜山下,墓区约4000余平方米,由墓区、祠堂、摩崖三个部分组成,依次渐高,四面高墙围护。墓园依山势逐级向上。墓前是一座4米高,6米宽的大石坊四柱三门,坊上刻有“岿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义”8个大字,系贵州省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补书,坊上镌刻松、梅、竹、兰花卉浮雕。墓前有小石坊一座树于大石坊之后,上刻“明十八先生之墓”7字,坊柱、坊幅上刻云龙、狮子,刻工精细,形态生动。坊后即墓,以细砖块石镶砌成圆形,直径2米,封土高2.5米。墓后两侧树有18块石碑,镌刻历代凭吊诗文,均系当代书法家的墨迹,书体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墓区遍植松柏花木,庄严肃穆,游人至此,油然生发出一种感慨苍凉,异代同悲之感。

荔波樟江,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

贵州也拥有引以为傲的南方喀斯特地貌,而这个珍宝的拥有者就是荔波樟江,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如画的特色水景,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景物景观动静相间,刚柔相济,布依、水、瑶、苗等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荔波樟江兼有奇山秀水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