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又到京城

2017-05-26 作者: 君了了
第204章 又到京城

第204章

周宁不说大家还没注意,周宁这一说大家才发现县令大人就这么两手空空的进京。 23US.最快

“大人,您这样可使不得啊。”

“大人,您就带点咱云江的土特产也好过什么都不拿呀。”

“是啊,大人,您不能跟自己的前程过不去,空手进京是忌讳啊。”

……

老百姓也不傻,什么人情世故能不懂?哪个当官的有机会进京不是打着送土特产的名誉给大官们送礼?

至少你在哪里当官总要给皇帝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吧?你空手是不给谁面子?你心里还有皇帝没有了?

周宁当然知道百姓们都是为他好,他真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谁说做清官苦?有这么一幕穷死也不觉得苦了。谁说做兢兢业业苦?有这么几句暖心话,付出多少都值了。

周宁坚决的不收百姓们的馈赠,百姓们一碗又一碗的饯行酒敬上来,周宁几碗酒下肚,衣服大襟都被酒浸湿了。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云江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周宁诗兴大发,豪情万丈的高声吟诵一首。百姓们有带纸墨的,跪倒马前要求周宁留下墨宝。

陆清上前帮着磨墨,百姓把纸铺到后背上,周宁提笔挥毫写下:“检点行囊一担轻,京畿(音激)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前来送行的百姓有识字的也有不识字的,送行的人多能靠到近前的人少,大家都抻着脖子着急,不知道大人写了些什么。

陆清清了清嗓子,高声朗诵起周宁写下的诗,引得百姓们交口称赞。别看县令大人不到二十岁,当真是个有才学的。

一个老汉拄着拐杖走到周宁身边,拉着周宁的衣服嘱咐他路上要注意饥寒饱暖,说他的小孙子在街上被无赖欺负多亏了周宁路过,帮着他的小孙子讨回了公道。

老汉说自从大人上任之后衙门里的人对百姓都很亲切,和以往的凶神恶煞大不相同。

“老丈”陆清上前慢慢的拉开老汉的手:“大人该启程了,别耽误了大人赶路。”

老汉听说周宁要赶路了,不由得眼中热泪夺眶而出。真怕他一去不回,遇上个清官是多大的幸事?从心里不愿意让他走。

再不愿意让走也是留不住,圣命难违谁有办法?

没办法只有挥手告别,人人卖力的朝周宁挥手,嘴里呼喊的都是:“大人,保重。”、“大人,珍重。”、“大人,路上小心。”……

周宁也不由得眼眶发热,他就着手中笔,挥笔又写下一首诗:“父老牵衣话别间,空烦扶杖出城关。相逢知是何年事,珍重勿忘稼穑艰。”

本以为主仆两个人悄悄的奔赴京城,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场隆重的送行。别说周宁百感入怀,就连陆清都跟着心里酸甜苦辣搅成一片。

京城也不算太远,他们五月初离京,十月底又回来。进入京城他们主仆俩轻车熟路的奔向春风客栈。

“唉哟,这不是周公子吗?”店小二一眼就认出了他们俩,他们在这里住了八个半月,要是认不出来才是怪事。“里面请,快里面请。”

周宁迈步走进客栈,笑吟吟的问道:“小二哥,我上次住的那间房可还闲着?”

“可说呢,您贵人就是好命,刚刚好的刚闲出来。”店小二就是个会说话,京城虽然繁华,现在又不是春闱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的人住店?

周宁听闻那间房还闲着,他直接抬腿就上楼去了。陆清到前台留下一锭银子,定了那间店房,并嘱咐店小二好生照看他们的马。

陆清顺便点好了饭菜,然后才上楼去。推门进屋见周宁背靠着床头坐着,他端起木盆出去打了些热水回来。

陆清把水盆放到床边,侍候周宁泡了脚。

“公子,你要是累了就睡会儿。”陆清坐到床边把他的脚放到自己的腿上,认真的给他捏着脚。

周宁舒服的闭上眼睛,有个懂医道的人侍候着就是惬意。周宁比预计的时间还早到了一天,时间上他不着急,完全可以好好的休息一天。

“我还好,你也歇会儿吧,赶路赶的有点急了,你累坏了吧?”周宁的确是累了,他累了他就知道陆清肯定也累了。

两个人是一样的赶路法,陆清比他还小呢。周宁不介意享受,但也不想让陆清太过于辛苦。

“我不累,公子,你什么时候上殿啊?”陆清是没资格陪周宁上金銮殿的,金銮殿那是一个令人向往又令人敬畏的地方。

陆清和那些给周宁送行的人一样,都是从心里认为周宁很可能会被罢官。不过陆清一点也不替周宁难过,如果真的是罢官也未必是坏事。

陆清还真的不愿意让周宁继续当官,他担心的是除了罢官之外会不会有更深的伤害。

他心里知道周宁为官清正,没什么怕查的地方,估计就算他们能胡编乱造,莫须有的罪名量他们也收集不出多少。

周宁也并不紧张,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其余的都交给老天去安排。他只要把该做的事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就行了。

至于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除了接着还能怎样?自己把握不了的事,周宁也就不强求结果了。

他做的是大靖的官,大靖需要他做官他就继续做,大靖不需要他做官了,他除了脱官服也没别的路可选。

陆清有点担心,不知道别人会捏造些什么样的事实来诬陷周宁,只怕他承受不住。

周宁倒是不担心这个,他不是相信别人的人品,而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许有些案子他查不清,但为自己辩解清楚还是做得到的。

“吃完饭就去递证凭。”周宁时间虽然宽裕,却不想拖延。既然人都到京城了,证凭就早点递上去,毕竟早一会儿比晚一会儿强。

召令上只限了最多几天到京城,这个时间是底限,周宁提前一天也不算提前很多。提前啥事都没有,晚了肯定是毛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