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起兵反清

2018-04-15 作者: 羽落凡心
第八章 起兵反清

宋骁飞在听容闳说美国宪法规定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和封建等级尊卑秩序水火不容时,就下决心建立一个新世界。

梁启超站起身道:“人人平等洪秀全和康有为也都提出来过,会不会也只是一个乌托邦呢?”

容闳说:“宪法保障的人人平等,是指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指经济上的人人均等,这是不可能的,政府保障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对独立,相互制衡,这样维护法律的权威就可以了。”

宋骁飞说:“我觉得中国的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是个好东西,科举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官员都通过考试来选拔,中堂大人就是科举出身,只不过以后都改成国家考试,内容不要八股,可以考察新知识。监察制度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想当年,张佩纶一口气参倒户部尚书、弹劾吏部尚书等二十余名朝廷高官,勇气可嘉,对贪官污吏也有震慑作用。”

容闳道:“在美国,考试权是附在行政权上的,弹劾权是附在立法权上的,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把考试权和监察权单独分出来,也未尝不可,但是这容易照成内部各派系斗争,实际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宋骁飞听了点点头,心里想,其实三权分立如果操作不好,也会产生民主的动乱,只是现在满清朝廷还在,国家尚未统一,还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容闳说,“解决了三权分立的民主问题,我看中国现在的要解决两大问题:民族,民生。”

宋骁飞说:“民族问题是驱逐鞑虏,赶走满清?”

容闳说:“不是,驱逐鞑虏那是狭隘的民族思想!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我中华民族,我说的民族问题,主要是要争取民族独立,废除大清国跟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宋骁飞说:“话虽如此,但当务之急,还是要趁机推翻满清,维护国家统一,到时候我们再商议是先搞民生还是先解决民族问题!”

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刘步蟾、邓世昌等人都没怎么说话,宋骁飞问他们的意见。

冯国璋说:“大哥,你作主吧,我们都是军人,你指哪我们就打哪,绝无二话。”

宋骁飞道:“你们但说无妨。”

段祺瑞这时才表态,说:“我刚听了容先生一番话,也觉得大有裨益,路确实要一步一步走,可以先尝试一下,先建立联邦制共和国,这样张之洞、刘坤一他们这些督抚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刘步蟾、邓世昌也表示同意。宋骁飞这时心里有底了,他第二天去找李鸿章,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想说服李鸿章接受联邦共和制。

李鸿章却说:“老夫正在考虑是否要迎接新皇帝回北京。”

宋骁飞道:“恩师万万不可,如果恩师当时没有邀请张之洞、刘坤一他们倒天津共商国是,还有可能迎接回新君,现在,恩师和洋人和议成功,功高盖主,一旦恭亲王回北京当政,他第一个要搬开的,就是恩师这块绊脚石。至少会解除恩师的兵权,到时候我们就只能任人宰割!”

李鸿章道:“当初老夫的恩师,曾文正公攻下天京,手下有湘军十万、淮军六万,皆配备洋枪洋炮,也曾有人劝他自立为王,他始终以忠谋政,解散湘军,如若老夫此时自立,一旦失败,那就是千古骂名。”

宋骁飞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慈禧太后自作孽,不可活,引洋人大祸,我们天下三万万汉人犹如被关在一间铁屋子,恩师可以尝试联邦共和制,打破铁屋子的枷锁,实行宪政,创万世之太平!过去这些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软弱和官僚的**昏庸,我们中国割了多少地,赔了多少款?恩师的洋务运动办到现在,铁路才修了几百里!恩师岂不见日本,宪法刚颁布一两年,国力马上有了起色,那么小的岛国,铁路都超过一千里。即便恭亲王回北京,还要用到我们,但我们的手脚,肯定也是被铁链束缚,到最后要是中国毁于日本倭人之手,我们同样会落得千古骂名!”

李鸿章说:“江南大营现在有六万旗军,两江总督刘坤一大人来电报说,旗军已经接到命令,要接管南京城。现在恭亲王控制了陕西、满洲、山西、四川,我们自立,难免会内战,到时候列强一干涉,国家就难免动荡了。”

宋骁飞拍着胸脯,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提出建立民主共和,这是世界大潮,英国、美国驻华公使已经表态,支持恩师建立共和国,当大总统。学生可以以北洋军官学校的学生和新军为骨干,组织共和国民革命军,学生手下现在有新军两万,在朝鲜,学生这些年还让唐绍仪、张謇等人练就了新军一万,在台湾和琉球,刘铭传练新兵一万,所以淮军现在新军就有四万人。十天之内,学生必攻破江南大营六万清军。陕西、山西我汉人占据大多数,只要恩师举起反清的大旗,东南各省支持,学生必然很快拿下陕西和山西, 同时,刘铭传可以领兵攻下四川。到时候我和他合兵一处,然后让张謇等从朝鲜出兵,夹击满洲,三个月内,必然可以拿下满州,速战速决,这样等洋人在议会里吵吵嚷嚷的时候,我们已经平定中国。如果满清妥协,我们可以考虑保留皇室和部分特权,那样人民就会少受一些战乱之苦,我们也就能更快平定中国的局势!”

李鸿章道:“你和省三还在朝鲜和台湾练了新兵?”

宋骁飞道:“学生和刘铭传当初练新军,主要是考虑对付日本人,没想到现在会派上用场。”

李鸿章说:“打仗打的是钱,如何筹款?”

宋骁飞道:“段祺瑞在宫中挖出的财宝就价值白银亿两,另外,学生可以到上海、南洋等地筹款,大多数侨民和商人都支持共和。如果钱再不够,学生就找席正甫,找洋行借,如果以后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每年九千万两白银,不用再花一半供养满清的皇室和贵族,很快就能还清借款!”

李鸿章不再说话,思考了良久,开口道:“事到如今,也只好起兵反清了!我把北洋水师和淮军都交给你指挥,你马上带领新军去支援两江总督刘坤一,他的南京城快守不住了,听说六万旗军已经攻占了南京附近的小城,又开始屠杀汉人了。军事上的事,就都交给你了,至于列强和东南各省督抚,老夫去斡旋!”

宋骁飞道:“这样甚好,学生马上率新军去支援南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