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锚定调整法则——先入为主,难以实事求是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三节 锚定调整法则——先入为主,难以实事求是

锚定调整法则,也叫“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估时,习惯先设定一个最容易获得的信息作为估计的初始值(即“锚点”),然后再以这一初始值为基础结合其他信息进行上下调整而得出新的目标值。

心理学家斯蒂芬(Stephan)和他的合作者通过一个实验清楚地解释了这一心理法则。

研究人员将所有被试分为三组,分别命名为“高水平锚定值组”、“低水平锚定值组”和“参照组”。然后要求所有被试就美元对马克的汇率i、德国的DAX股价指数以及黄金的价格进行一个7周的预测和估算。这些被试在预测时都可以参考一个记载有近6个月内上述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的图表。而在预测之前,“高水平锚定值组”和“低水平锚定值组”的被试还需要根据一些问题进行一个粗略的估计。

其中,低水平锚定值组的被试被要求回答“汇率i是否会低于或者高于1.50”、“DAX值是否会低于或高于1600”、“黄金的价格是否会低于或高于16000马克”等问题;高水平锚定值组的被试则需要回答“汇率i是否会低于或者高于1.70”、“DAX值是否会低于或高于1800”、“黄金的价格是否会低于或高于18000马克”等;

结果发现,“锚定值”对被试的预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粗略估计练习中的粗略估计值越低,被试作出的具体预测值就越低;粗略估计值越高,被试作出的具体预测值就越高;而在没有进行粗略估计的参照组中,他们的估计值介于两组之间。

不仅如此,斯蒂芬还通过实验发现,在那些与关键预测毫无关系的任务中,也同样存在锚定效应。例如其中一个实验情境是:研究人员让被试从荧屏上不断闪现出一连串的数字随意挑选出一个数值,然后用这个数值来充当DAX股价指数的“粗略估计值”。结果却发现,这些被试对DAX股价指数的预测值也同样反映出了锚定效应。

以上实验不难看出,锚定效应对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投资实践中,当投资者对某种股票形成较稳定的看法后,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锚定在这一看法上,并以此为基准形成对该股票未来表现的预期判断。而一只股票的基本面信息(如每股盈利)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在进行下一期预测时,很可能会受制于锚定的影响而不能做出充分调整,进而导致高估或者低估股票的价值。即使有些聪明的投资者并不相信这个初始值的准确性而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但当他们在预测股票的未来价值时,还是会受到被他们视为初姑值的那个量的影响。换句话说,一旦投资者将预测值定位在了一个初始值上,无论初始值是问题中暗示的还是粗略计算出来的,那么以后即使调整预测值,幅度也不会太大。

就拿会计信息的披露来说。与临时公告相比,年报信息是较早和较容易获得的信息。一方面是因为它有相对固定的披露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是最让人关注的有关上市公司年度整体情况的重要初始信息。因此,很多投资者在获取这一信息之后,都会将它作为一个初始值。这就是一个年报锚点。此后,即使年报出现重大差错或遗漏而需要重述,更正公告或重述年报对投资者来说也都只是一个调整值而已,根本不足以影响到之前的认知与判断。这是因为,调整值虽然有调整功能,但是这种调整却是在初始值基础上进行的,很有可能存在修正不足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对投资者而言,更正公告以及重述报表的作用并不大;相对于重述报表,首次发布年报对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与决策要更为重要一些。

总而言之,在投资实践中,人们在对某项投资计划进行定量估测时,容易受到某些特定数值或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不自觉地将其作为起始值或起始条件,机械地接受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恰当的做法即是:在作出最终的估计前,多选择几个锚定值(比如最乐观的估计值和最悲观的估计值)分别进行调整,之后再综合起来考虑,进而再得出最终的估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