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017-03-09 作者: 时七
第28章

早自习,班上的读书声据说站在楼梯口那儿都听得到。可见我们的“金嗓子”有多好使。

钟慧敏走进教室后,读书声停了三秒。她凤眸一扫,我们继续仰着脑袋背课文。

“钟婆的表情不臭,我们应该考得还行。”我往后靠了靠,把书举到面前当掩护,和许意讲小话。

许意习惯性地向前倾身:“她什么时候不是这副晚娘脸?”好在她上半身够长,此番动作倒不觉得怪异。如果换做是我,钟婆立马就能识别其中的“猫腻”。

我信以为然。

发试卷时,班上寂静无声,钟慧敏一个一个地念分数和排名。全班上下四十多号人,我见她手边并没有水杯,不禁为她的嗓子担忧。

“季北辰,98分,年级排名第一,班级排名第一。”

坐在我斜对面的男孩站起来,信步走到讲台上领试卷,宠辱不惊,不卑不亢。

我曾说过,“男生语文好,不是基佬就是娘炮”。现在,我补充一点,“季北辰除外”。

“考得不错!”钟慧敏看向他时,眼角眉梢都是花,语气也跟亲妈似的,“大家要向季北辰同学学习!”

“向XX同学学习”这话我从小听到大,然而,事实证明并没有什么鸟用。

毕竟,考场上拼的是智商,分数不高,要么闭关奋笔撸书,要么回家抱着娘亲哭。

317宿舍的语文成绩总体差强人意,最高分程薇与最低分姚韦亚也只隔了13分,发展均衡。

然而,等到了数学课,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季北辰、陆诤和宫雪包揽了前三甲。

不记得谁说过,漂亮的女孩数学成绩不会太好。我以为,那是圣人。

姚韦亚及格了;许意上了90分;100分卷面,我拿到了五分之四。上讲台去领试卷时,“小夫”给了我一个含义无限的眼神,我没放在心上。

程薇考了96分,排名第五。我见她表情有些落寞,头也垂得低低的,不敢和老师对视。

而同样不开心的还有我的同桌,胡宏志。考试那天,他感冒发烧不在状态,只勉强过了及格线。

“小夫”在讲台上唾沫星子横飞地评讲试卷,台下却没几个人听。

钟婆下课前布置了一项作业,古诗词默写部分出错的同学必须将对应古诗罚抄十遍。此刻,半数同学都在文字里苦战,让那些数学公式见鬼去吧!

但凡一个职业操守过硬的老师都不会容忍学生上甲科做乙科的事情。

于是,身为校标兵教师的“小夫”怒了。

只见他把三角板往桌上一摔:“你们以为自己考得很好?全班四十多人,上90分的只有十五个!”眯缝眼透过镜片瞪得圆溜,“我同时带你们班和七班,他们的平均分跟你们只差1.8分。若不是有季北辰和陆诤这几个高分在,你们班就得在全年级垫底了!”

“垫底”二字回荡在教室里,听着十分悲壮。

我暗暗揣摩他话里的意思,貌似我在班上算是中游偏上。这绝对是“历史新高”啊!

可还不待我嘚瑟,那厢他又开始训话了:“就凭你们现在的成绩,将来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以后能干嘛?当街卖艺还是到城门口去捡破烂?”说到兴头上,他又顺手把黑板擦给扔了。

空中扬起一阵粉尘,我为坐在第一排的同志们掬一把辛酸泪。

“你们瞅瞅自个儿,一天天吊儿郎当,课上左顾右盼沉不下心来,课下又不知所云不知所谓,净想些没营养、没意义的东西。真以为时间还很多?扳着指头数数,也就只有一千多天了!”他夸张地比了一个“一”,我的脑门垂下三条黑线。

高一已经过了四分之一,高考还会远么?

嗯,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紧接着,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恒等式,1000天=24000小时=144000分钟=86400000秒。

我数了数那一串“0”,心里想的却是,若非他心算能力过硬,就是他一早打好腹稿要来教训我们班。

“我心里有数,你们中有很多人瞧不起我们当老师的。今天在这里,我不妨明白告诉你们,如果现在不努力,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将来,你们连我都不如!”终于,他摔完讲义摔门,气势汹汹地离开了教室。

望着他气急败坏的背影,我猜,钟慧敏肯定不会让我们好过。毕竟“把老师气得上不了课”违反了《中学生守则》中“尊师敬长”一条。但此刻,我却无暇顾及她会如何罚我们。

讲真,“小夫”的话挺有道理,是我们太过放肆了。

全班静默,明明没有老师监控,我们却默契地一言不发。偶尔有翻动卷纸书页的声音,也带着十二万分的谨慎小心。

数学课代表默默地走上讲台,把标准答案抄到黑板上。连平日里把数学试卷当草稿纸的姚韦亚都在埋头做笔记。偶尔有看不清的地方,她便转过来看我的。

笔尖与卷面摩擦的沙沙声很细碎,一如我年轻的心上裂开的口子,疼痛,细碎。

下课铃声响,班上难得没有欢呼雀跃。进出的人都轻手轻脚,唯恐打破这令人尴尬的沉默。

少顷,我察觉到旁边有异样。侧过头却发现胡宏志正枕着手臂,把头埋得严实,双肩还一耸一耸。

他,在哭?

“老胡......”我凑上前去,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你怎么了?”

他只是一个劲地啜泣,压抑着声线,听着怪难受的。

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眼眶红肿,没有了往日的平静与随和。

他跟我说,考成这样,他自觉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自己。

我干巴巴地安慰了一句:“没事儿,下次月考发挥出你的真实水平,一个月后又是一条好汉!”

他没有回应,只是呆呆地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麻木,空洞。

然后,我也沉默了。

这只是高一的期中考,未来我们还会经历期末考、月考、一模、二模、三模......甚至跨过高考的栏杆后还有数不清的各种考试和考核,或令人欣喜,或使人绝望。

但,别怕,每一次的考试都只是对过去时间的阶段性检验,其目的并非用冷冰冰的分数来评判我们是好是坏,而是像“小夫”这般,给我们一次深刻反省、提高改善的机会。

一步一步,我们会变得更成熟,更懂事,比起过去的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