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陆续创作并出版了一系列应用心理学的图书,涉及组织沟通、社会交往、职业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但有一点遗憾——这些图书并没有系统的规划,因而略显零散,无法让有兴趣的读者认知心理学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全貌。这套书是我们为弥补这一遗憾而做出的一次努力。
近几年,心理学受到了普遍关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某个心理问题、心理学原理及心理活动机制的把握和洞察可能广泛地影响到个人的家庭、事业、社会生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大众读者与专业心理学知识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鸿沟。
过去,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很神秘,和普通人相距甚远。其实,心理活动也许神秘,但心理学的研究并不神秘,而是复杂。它需要复杂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推理论证、各种可能性的分析和比较、重复性验证等,最终尽可能精确地呈现研究结果。所以,专业心理学研究及相关著作可能并不如大众读者期望的那样简单易懂,至少不会是想当然的那样充满乐趣。
这无疑是很多大众读者无法深入理解专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看到,心理学大家有许多严谨的专业著作,但这些著作鲜有人真正读完,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心理学理论了;我们更看到,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实用的心理技术,但人们未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领悟其中的奥秘。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组织了一批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试图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以贴近大众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搭建一座从专业心理研究到大众心理读物的桥梁,这也正是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的使命。
现在,我们把这一使命的初步成果——本系列图书呈现给读者。并且,我们将不断地推进这项工作,读者朋友也将不断地阅读到我们的作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您满意。
这套书是读者初步了解心理学的一套普及读本,确切地说,是心理学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普及读本,这些领域包括个人修炼、婚恋、职场、社会交际、管理等,共计14本。
回忆起来,从计划做这个工作开始,到今天正式出版,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思路—这正是本系列图书的价值所在。
(1)科学性和专业性。本系列图书创作出版的目的之一是普及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也可能通过自身的感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心理活动的状态,也许本书阐释的内容与你的理解未必完全吻合。但是,专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各种成因,它们也许是深刻的,也许是简单直接的。但无论它们是什么,我们都以专业心理学研究为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尊重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并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讨论各类问题——我们的目的在于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汁原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2)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如前所述,专业心理学著作对大众读者来说确实有些晦涩难懂,或者即使易懂,也缺乏可读性,这阻碍了读者阅读的欲望。而我们这套书试图修正这一不足,在尊重科学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保证内容的可读性。
(3)侧重于实际应用。心理学是一门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这套普及读本同样讲求解决实际问题。在这套书中,我们虽然提及某些领域的基本心理特性、基础心理要素,但我们的重点仍是讨论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乃至生活和命运。实用性,是本套书的重要特色之一。我们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着心理学方法论展开的。
(4)尽可能体现应用上的全面性。每一个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它的特殊性,例如同样一个心理学定律,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与在个人生活中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解释。为了让每一个应用领域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都独立地、全面地得到阐述,我们完全按照应用的标准选择每一个“知识点”。这中间有些看似重复的收录,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读者朋友要加以留意。
回过头来看,这套书的创作和出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落笔之际,特别感谢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的所有同事,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有了这样一套完整的书稿。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读者朋友们,正是你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们所有人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诚望读者朋友们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
孙科炎
2011年10月于北京
情绪无所谓好坏,主要是你怎么运用它!
1.我们不一定需要逃避、压制情绪;相反,我们可以正视它、接纳它,遵循内在心理的脚步,看到情绪的源头,然后籍此认清你自己。
2.所有冲动、厌倦、痛苦、失落的消极情绪,都是因为我们内心对某些事务的抗拒而起,当你真正臣服于事务之中,体察它、享受它的时候,你就会获得超凡的、宁静的力量。
3.每一个人的情绪都是有矩可循的,也是有规律的,你应该沉入到自己的内心中,发现你的情绪反应模式(反应链),当你能控制这一反应链时,你也就能驾驭情绪的野马。
4.没有任何情绪是必然的,痛苦不是因为你必须痛苦,快乐也不是因为你必须快乐,有时候快乐可以被替换成痛苦,痛苦也可以转变成一种体乐!
5.有时候,我们确实发现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只是因为你盲目地陷入到情绪链式的、自动的反应机制之中,而不是超脱出来,观察它,了解它,驾驭它。
6.超强的记忆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坏事,总之它有不足:我们可能记住好的事情,这让我们快乐;也可能我们只选择性地记住了糟糕的往事,让我们无法摆脱痛苦。
7.坐下来,花3分钟时间,想象一种积极的、快乐的场景,你真的会快乐起来;反之,想象痛苦的事,也能唤醒痛苦。想象,是我们改变情绪的一个重要途径。
8.情绪也是一门算数题,你可以想想你的消极情绪让你失去了什么,而想想积极情绪可能带来什么,你就没必要陷进消极中去。
9.那些看似灾难性的事件,怎么就不可能是我们在纸上给自己绘制的一幅悲观图影呢?烧了这张灾难化想象的图纸,你会过得更好。
10.相信一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都不存在完全的黑白对错,当你陷入非黑即白的逻辑中,你会遭受到更多的苦难。
11.越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的压力就越大,结果可能越不完美;相反,能够给自己放松的人,反而也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12.所有的情绪都是一个传染源。好的情绪产生更多更好的情绪,坏的情绪产生更多更坏的情绪,所以好情绪出现的时候珍惜它;坏情绪出现时,赶紧止住。
伴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开启,情绪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到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包括情绪心理学,已经得到飞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后,情绪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引爆点,许多心理学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的重视情绪问题呢?心理学史从哲学中分化而来的,古希腊哲学时代开始,唯智主义理念占据主导的地位,其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很大。中国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学派在中国的影响亦是如此。几千年来,无论中方还是西方哲学都把情绪似为非理性的、如野兽一般的现象,心理学因袭了这种观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把眼光从唯智主义转向情绪问题,认为纯理性思维不是人行动的动力;驱使人们行动的还有热情、激情和情绪的成分。不管是政治行动,经济决策,实施重大计划,动员民众,都在很大程度上要利用情绪。一旦没有情绪,人们的思维将是苍白无力的。依进化的观点看,跟有机体形态上的演变不同,情绪一直都是驱动有机体为生存而行动的动力。情绪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人的心理生活中不能缺乏情绪。情绪经常出现在人们心理生活的前沿。
在这个信息海量的时代,社会竞争极其激烈;人们往常简朴、平静的生活已荡然无存,结果是心理波澜和情绪冲突越来越多。为适应社会,人们的情绪心理也必须随之作出相应调整,而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情绪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情绪是检测生命过程、苦乐安危最敏锐的心理指标。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无论在从事什么活动都有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适应的,也可能是不适应的。情绪不适需要予以强化或调整。在人们心理生活中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避免或减轻痛苦的情绪体验,是建立个人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情绪问题。在工作中,许多员工不小心进入情绪的漩涡;在生活中,太多的琐事引发情绪失控;在学习上,学生的情绪问题层出不穷,有些已酿成悲剧。潜在的情绪问题的泛化还远未为多数人所知晓,情绪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开展情绪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提升管理情绪的能力刻不容缓。为此,我们推出《情绪心理学》一书。
本书由九章组成,分别探讨了九个不同的主题:你了解情绪吗,我们何时变得情绪化,我们的情绪来自何处,洞察情绪的来龙去脉,被观念系统操纵的人,细小情绪的连锁反应,专注的排他性与心里沉迷,消极情绪的积极评估,当情绪不可避免的降临。第一章是理解全书的基础,只了解了什么是情绪才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情绪。
同时提醒读者注意的是,撰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自身的情绪及提高自己的情商,所以书中涉及的要点倾向于生活中的应用,秉持“实用性”的原则,一些同样重要但与生活距离较远的理论并未涉及,如现代认知神经科学采用fMRI,ERP等技术得出的情绪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撰写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大量情绪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同时文中穿插了丰富的案例加以佐证,通俗易懂。正因为如此,相信本书不只适合专业研究人员借鉴学习,更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并真正提高自身的情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真诚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