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必须承认,辛可大师绝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没去做官是世界政治舞台的重大损失。他如果愿意写一本《辛可大师日记》,一定比《曾国藩日记》更火,至少精英们会人手一本,何止是洛阳纸贵。哥不是说辛可大师比曾国藩更高明,而是辛可大师比曾国藩纯粹,不会整天为做圣贤还是做禽兽纠结!
辛可大师并没有给欧阳仑打电话,而是直接带着哥去了他的办公室。欧阳仑正在跟石家庄来的房地产老板聊天。话题大概是该老板跟区政府合作,在当地建了一个商业综合体,后来地价和房价涨了,政府勒令他退出。老板要求按合同办,结果被关了十五天,物业也被政府没收。他向地方法院起诉,法院拒绝立案,莫奈何托人找到欧阳仑,希望他能够伸张正义。
欧阳仑听了该老板的讲述,说自己会认真考虑一下,并没有当即表态。老板见有客人来,便起身告辞。哥注意到,他把一个牛皮纸袋留在了茶几上,透过纸袋缝隙,哥判断里边是美元。欧阳仑一边招呼辛可大师坐,一边把纸袋子放到抽屉里,锁了起来。
哥能感觉得到,欧阳仑对辛可大师很冷淡,也就是面上应付而已。辛可大师心里明白,他也不在乎这些。两人握握手,坐下喝茶闲聊。
——欧阳兄最近忙什么?
——还能忙什么,讲课,做点演讲!
——您最近那个节目,《人间正道》,收视率很高啊。
——那都是瞎胡闹,辛兄见笑了。
——听说您要高升副校长,老弟先祝贺了!
——不会吧,我怎么不知道,听谁说的?
——欧阳兄连我也瞒啊,窦卫国的秘书早告诉我了!
听了这话,欧阳仑有点不淡定了。辛可大师之所以抛出这个题目,就是要挑拨他的神经。他问辛可大师:那他还说了什么?辛可大师笑道:也没什么,就是说欧阳兄这次是志在必得!对辛可大师这番美言,欧阳仑这种老油条,一定会做更深层的解读。他认为窦卫国的秘书这是话里有话,等于向欧阳仑宣战。再说了,人事问题向来很复杂,谁曝光越早,就有可能提前出局。这个道理辛可大师当然明白,他故意编这些话刺激欧阳仑。
接下来辛可大师讲了一通窦卫国的不是,认为窦如果当选京大副校长,简直是一场灾难。与此同时,对欧阳仑进行了全方位的赞美,旁征博引,分析了欧阳仑的各种优点,认为欧阳仑是副校长的不二人选,他甚至强调如果这次欧阳仑不能当选,他觉着京大根本不值得继续待下去,自己准备移民或归隐江湖。欧阳仑听了当然很感激,频频向辛可大师致谢。
但话锋一转,他同样旁征博引,就资历、学术地位、特别是跟校领导和部里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如果不出意外,副校长宝座非窦卫国莫属。辛可大师还特别暗示,他通过小道消息得知,这事基本上已内定了。欧阳仑听着额头上直冒汗,神情极为尴尬。听完沉默了好一会,突然问:辛大哥,那您说怎么办?
辛可大师道:还能怎么办?趁生米没煮成熟饭,先发制人!欧阳仑连连称是。到了这份上,辛可大师就端出自己的计划,欧阳仑深表赞同。欧阳仑当即表示,如果能扳倒窦卫国,让他干什么都行,圆周率的事包在他身上。
辛可大师知道欧阳仑是只老狐狸,一会我们走后,他脑子清醒了,又要开始瞎琢磨。因为从逻辑上讲,以他跟辛可大师的交情,人家没必要帮他啊,一定是辛可大师拿自己当枪使。欧阳仑是何等人物,天天玩别人,岂有被别人当枪使唤的道理。
作为法律专家,逻辑推理是欧阳仑的长项,但在厚黑学方面哪能玩过国学大师。当欧阳仑向他致谢时,辛可大师长叹一声:欧阳兄,实话实说,您不用谢我,我也不是帮您,我这样做有公有私,从公处讲我是希望京大有个好领导,从私处讲我一直跟窦卫国合不来,如果他上去难保不会给我小鞋穿!
听了这话欧阳仑彻底释然了,因为从逻辑上讲,这才合情合理。后来哥也从中琢磨出一些道理。诚如辛可大师所言,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天生是阴谋论者。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建立在阴谋论的基础上,无论四书五经或二十四史,精髓莫不如此。尽管大家天天讲无私,可谁也不相信这种鬼话。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必须是先图利自己才会为别人,如果把这个逻辑颠倒过来,他就会认为你是个骗子,尽管你毫无私心,真的就是为了他好。 辛可大师说,要在中国混,必须坚持一条原则:立足于做个坏人,争取做个好人!在文化教育界更应如此。
圆周率的网文发表后,形势马上出现了大逆转。网民们齐声讨伐窦卫国这个挟私报复的衣冠禽兽,董浩波不但得到了普遍的同情,甚至有网民把他跟海瑞相提并论。社会舆论一边倒,要求京大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惩窦卫国,不但要给董浩波平反昭雪,而且要重用他这种老实人,否则大家决不罢休。有人还扬言要去京大历史文化学院丢臭狗屎。
网民们如此愤怒,是因为他们认为被京大和窦卫国耍了。中国人都以为自己是诸葛再世,最有资格耍别人或者耍别人天经地义,平白无故被人当猴耍,公然藐视大家的智商,是可忍孰不可忍!
董浩波兴奋得要死,还特别让老婆做了红烧肉,亲自送到辛可大师的办公室。董浩波当着辛可大师的面潸然泪下,一再表示师兄对自己有再造之恩。辛可大师倒很无所谓,顺便安慰了他几句。在他看来,这是预料中的事。他太了解中国的国民性了,自先秦到现在,5000多年一以贯之。
为了达到火上浇油的效果,辛可大师让董浩波在网上发了个声明。董浩波在声明中强调,尽管自己受了委屈,但他还是呼吁广大网民不要攻击窦院长,更不能攻击京大。京大依然是伟大的学府,校领导在这件事上是公正的、英明的、讲政策的!虽然他不是第一作者,但也要为文章中的小瑕疵道歉。他愿意继续支持窦院长,把历史文化学院搞好。声明发布后,网上掀起新一轮讨伐窦卫国的**,网民认为,董浩波不计前嫌、高风亮节,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更衬托出窦卫国是一个多么卑鄙猥琐的小人。
处在舆论漩涡、被万夫所指的窦卫国,心境可想而知。听麦当娜说,那几天窦卫国情绪极不稳定,血压一度突破200。或者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生闷气,或者在客厅里转圈。动不动就冲窦夫人和麦当娜大喊大叫,甚至动粗。在麦当娜的记忆中,窦卫国向来温文尔雅、气定神闲,从未如此躁动不安。
窦家也不再有美妙的歌声,窦夫人的情绪似乎比窦院长好不了多少。好几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唉声叹气。她建议窦卫国应该出面澄清一下,但被窦卫国拒绝了。
董浩波和弟子的文章就是抄别人的,虽然董不是第一作者,但作为导师也必须承担责任,窦卫国对此确信无疑。但他知道,弄到这种地步,真相已不重要,他出面澄清只能火上浇油。虽然窦卫国“文革”时还只是懵懂少年,但耳闻目染,他太清楚一旦群众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根本就无是非可言。指鹿为马的事,他见得太多了,自己也不是没干过。
他心里明白,董浩波没有这样的智商,一切都是辛可这个王八蛋干的。他很懊悔,自己大意了,当辛可搞所谓专家组的时候,他就应该意识到后边的利害关系,未雨绸缪,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掺沙子等等。可当时他太自信了,以为铁证如山,谁也翻不过来。没想到辛可大师硬是指鹿为马,置他于死地。哥也听辛可大师讲过,“文革”是中国阴谋诡计学的百科全书,厚黑学的伟大实践。
面对这种境遇,以窦卫国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静制动:先不吭声,等风头过了,网民们有了新的起哄对象他再出手。窦卫国的表哥也是这个意思,让他少安毋躁。窦卫国认为,辛可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保住董浩波,把自己搞臭,虽然这有伤他的面子,但不会有实质性损失。窦卫国很清楚,在民众心中,教授早就成叫兽了,既然根本不香,又何必在乎臭或者不臭!
事实上窦卫国又误判了形势。辛可大师的终极目的不是把他搞臭,而是让他下台。如果他当时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搞得鱼死网破,也绝对会放手一搏。问题是他太刚愎自用,以静制动的结果只能是贻误战机,正好中了辛可大师的圈套。
面对汹汹舆论,京大必须有所交代。这点辛可大师很清楚。以他的分析,在舆论压力下,校领导班子近期肯定会就此做出处理决定。
行动小组在成贤会所召开第二次会议。辛可大师首先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整体上还算满意,认为豹哥在处理倪主编的问题上,手段非常得力。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辛可大师也做了部署。据他的分析,既然窦卫国、欧阳仑、张峰奇三人在争夺副校长的位子,这就说明他们在领导层各有背景。窦院长在部里有表哥的支持,而成书记跟张峰奇交情匪浅。校长刚从其他单位空降过来,态度模糊,还在观望。辛可大师认为,校长最终的态度取决于到底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哪边风大他就站那边。
张峰奇与成书记的关系,京大人尽皆知。成书记的儿子做生意,张峰奇没少帮忙。据说经管学院的很多培训班,就是张峰奇跟成书记儿子合办的。虽然欧阳仑跟班子里谁关系好目前尚不明朗,但辛可大师确信,他一定上边有人。道理很简单,如果上边没人,他不敢有非分之想!谁都知道,京大所谓德才兼备的选拔机制根本就是个童话,关键是后边的大腿要粗!
辛可大师说:目前欧阳仑已被拿下,他的人肯定会支持干掉窦院长,为欧阳仑的升迁清除障碍。但这还不够,因为校长态度模糊,何况搁着窦院长表哥的面子,关键时候下什么棋很难说。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必须跟张峰奇结成统一战线。拿下张峰奇就等于拿下了成书记。特别是在人事安排上,成书记的分量自然不轻。惟其如此,才会在领导班子内部形成绝对多数,让窦院长在劫难逃。
豹哥和董浩波听了,深表赞同,自然又把辛可大师吹捧一通。辛可大师冷静地道:万里长征这只是第一步,希望大家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万不可疏忽大意。他认为有必要让圆周率再发个东西,透露董浩波为了避免给京大造成更大的困扰,考虑从京大辞职。同时辛可大师让豹哥花点钱,安排倪主编发一篇赞扬董浩波学术成就与人品的文章。
董浩波听了有点担心:那要弄巧成拙,真把饭碗丢了怎么办?辛可大师笑道:老董,亏你还读过那么多书,苦肉计你懂不懂?咱要继续煽风点火啊,舆论闹得越凶,京大的压力就越大,逼着他们赶紧表态,否则夜长梦多啊,可不能让窦卫国缓过气,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啊,老兄!
两人说行,立刻展开行动。至于说服张峰奇的事,辛可大师只能亲自出马。他跟张峰奇向来关系不错,经管学院办的好些培训班,也请辛可大师去讲授国学。辛可大师没少赚讲课费。张峰奇还经常介绍一些爱好周易八卦的漂亮女学员,特别是富婆,让辛可大师私下辅导,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说实话,因为微微的关系,哥对张峰奇的印象一直不怎么样。据Pitt说,张峰奇是经济学元老级人物边宁的门生,沃顿商学院的博士。毕业后在高盛混过几天,帮洋鬼子赚了不少国企的钱,自己也因此荷包鼓鼓,后来因为爱国心切就回京大教书了。在边宁的提携下,做了经管学院院长,被誉为胡适之第二。辛可大师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除了同样少年得志,张峰奇唯一比胡先生强的不过是会赚钱,胡先生到底是一介书生,在这方面智商有限!
在张峰奇的领导下,经管学院确实搞得风生水起,至少创收方面,在京大文科院系中独占鳌头。张峰奇也因此颇得校领导赏识,被看好是京大新一代掌门人。而能否顺利当选副校长,是他夺取校长宝座的关键一战。为此他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跟成书记儿子捆绑,把成书记彻底拿下。他最担心的是校长的态度,特别是送给校长老婆的翡翠首饰被退回后,他更加惶恐不安。
辛可大师在办公室给张峰奇打了电话。张峰奇说他正在参加达沃斯年会,有几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参加,比尔·盖茨和索罗斯也在,会议还特别安排了他在大会上发言,实在走不开。辛可大师只好在电话里说了个大概,张峰奇听完想了会,让辛可大师等他的电话。
第二天中午,张峰奇就乘飞机赶回了京都。显然,张峰奇深知“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在达沃斯的发言远没有搞掉窦卫国重要。刚下飞机,他就给辛可大师打电话,约了在夜巴黎见面。
虽然每次京大新年晚会,张峰奇必唱《我的中国心》并保证潸然泪下,但作风非常洋派——穿国际大牌,抽古巴雪茄。据说他家的别墅,也是照着凡尔赛宫的标准装修的。微微之所以对哥如此不屑一顾,大概也跟张峰奇的言传身教有关。
夜巴黎跟往日一般热闹,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几把提琴代替了施坦威三角钢琴。一个小乐队正在演奏《梁祝》。据妮妮讲,小乐队刚签约,成员来自中央乐团,其中还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奏家。
张峰奇坐在最里边靠窗的位子,西服革履,戴金边眼镜,叼着古巴雪茄。关于张峰奇,哥后来也经常见,型号不是很大,头梳得油光,说每句话都要耸耸肩。这种洋派其实在京大算不了什么,连Pitt亦复如是。唯一有点新意的是,他的左脸蛋上有根很长的黑毛。据说因为有碍观瞻,张峰奇一度想把它干掉,但诚空法师认为它攸关张峰奇仕途,那根毛才幸免于难。那根毛之于张峰奇的价值,类似雷主席脸上的那颗大黑痣。
辛可大师刚坐下,张峰奇就递给他一根雪茄,辛可大师抽不惯这个,婉谢了。张峰奇指着雪茄道:这可是行货啊,施瓦辛格抽的牌子,一根几百美刀呢!随之他耸耸肩,指着乐队道:听这曲子多好,正在化蝴蝶呢!辛可大师听了开玩笑道:其实化成猪,不见得比蝴蝶差,最好是扬言要特立独行的那种!
——你不是在达沃斯开会吗,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老兄,您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达沃斯是很重要的会议啊,全世界人民都在等待你们传出的福音!
——哈哈……瞧您说的……是重要,可也没您说的事重要啊,达沃斯会议年年有,可咱这事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也是,如果老弟这次没上去,对京大来说是个重大损失!
——老兄过奖了,小弟能不能上去,就看老兄的了!
辛可大师知道,张峰奇跟欧阳仑不同,无需多费口舌。张峰奇听了辛可大师的分析,痛快地道:这是好事啊,成书记那里的工作我做,这次一定要把姓窦的摁下去。接着追问道:那把姓窦的搞掉了,谁来做历史文化学院的院长?
辛可大师道:谁来做,谁对老弟威胁最小就让谁来做,这个你要给成书记讲清楚,就目前来说,还有比老董更合适的吗?张峰奇听了,抽着烟琢磨。辛可大师笑道:这还用琢磨吗?老董这个人,又酸又臭,能力又差,没几个人待见,上边也没人,如果他做了院长,敢跟您叫板吗?张峰奇听了大笑道:老兄说得对,老董是有点迂腐,不过这样也好!说完端起咖啡,跟辛可大师碰了一杯。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达沃斯的事。张峰奇说组委会里有他沃顿商学院的同学,下次一定邀请辛可大师。辛可大师说达沃斯都是讨论经济问题,他去干什么?张峰奇道:老兄啊,现在不是都在谈软实力吗,您是国学大师,就算是胡扯,那也应该您去扯啊!说着突然愣了一下,问:那干掉窦卫国后,欧阳仑怎么办?辛可大师听了笑道:老弟,罗马城不是一天修成的,敌人也要一个一个消灭,你也太着急了吧,等干掉窦卫国,再收拾欧阳仑不迟吧!张峰奇点点头:那到时候老兄可要继续帮忙啊。辛可大师道:咱是一个壕沟里的战友,说帮忙太客气了!
辛可大师志在干掉窦院长,至于欧阳仑跟张峰奇之间的事,他想都没想过。他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调动张峰奇的积极性而已。所谓借刀杀人,至于杀完人刀怎么办,丢垃圾桶或粪坑,这他管不着。
哥最近发现一个问题,自从见过易中正后,唐娟似乎从京大蒸发,就连辛可大师的课,也没见过她的影子。以往她总是没完没了粘着辛可大师,包括动不动去辛可大师的办公室亲热。
对这种事,作为前男主角的辛可大师当然比哥更敏感。虽然他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也明白怎么回事,只好顺水推舟。易中正前几天给他发过一个短信:很棒,谢谢!意思很明白,他们俩已经好上了。唐娟不知背后的底细,大概觉着心里有愧,刻意躲着辛可大师。
哥以为,辛可大师能全身而退,也该满意了。没想到他还特意打电话给唐娟,说非常想她,约她到京大宾馆见面。结果如他所料,唐娟以大姨妈来了为借口,婉拒了。辛可大师在电话里装得很气愤,话没说完就挂掉电话,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躺在办公椅上哼着小曲。
哥后来参透了,觉着辛可大师这招特别绝。在《我为君狂》中,唐娟还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忏悔,说她辜负或者说伤害了恩师辛可大师。至于那些辛可大师为此要死要活的情节,哥负责任地说,完全是唐娟的虚构。她根本是虚荣心作祟,故意制造两个成功男人为她死去活来的戏剧效果。
辛可大师曾对豹哥说过,什么叫情圣?女人眼中的极品男人,就是免费睡了女人,还让女人一辈子觉着欠他的。这一招辛可大师玩得炉火纯青,唯一玩砸的一次,就是跟飞飞姐——睡是免费睡了,可一辈子被人收拾。
关于这段生活,唐娟在《我为君狂》中有细致的描绘。唐娟说,她跟易中正是一见钟情,她把易中正形容成一个具有魔鬼般诱惑力的男人。唐娟承认,她第一次见到易中正时,心跳陡然加速,尽管当着辛可大师的面尽力掩饰,但身体有点把持不住。至于餐后她跟辛可大师开房的事,她故意忽略不叙。当然了,单从观赏性而言,哥也觉着没有必要浪费笔墨。
据唐娟回忆,就在认识易中正的当晚,她一夜春梦,梦见跟他有不伦之举。唐娟说,尽管她交过很多男人,但出现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从梦中惊醒后,她感觉口干舌燥,体内水分实在流失太过。唐娟关于这一段的描写非常细腻,但哥认为多少有些夸张。哥曾就此求证过麦当娜,问她认识哥的当晚可否梦见这些,结果被麦当娜啐了一身。
唐娟在书中信誓旦旦地表示,她跟易中正在一起,只是因为单纯的爱。唐娟的原话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等一个自己深爱的男人来睡她,易中正就是我要等的男人。尽管哥不否认唐娟对易中正的爱,但问题没那么简单。至少在唐娟献身前,易中正确实表示过要安排唐娟读博士后,并取得京都户口。哥这样想可能有点庸俗,也许真的如唐娟所言,她只是把这些东西理解为易中正对她的爱。
关于唐娟和易中正的第一次,有两种说法。一是唐娟在《我为君狂》中的描述。唐娟说易中正约她到夜巴黎共进晚餐,喝了一瓶拉菲后,易中正带她回家。对此唐娟不惜笔墨,渲染得极其浪漫。唐娟特别指出,在进餐时,应易中正的要求,她脱下内裤相送。哥始终觉着这事有点牵强,有抄袭《闻香识女人》的嫌疑。易中正是有收藏女人内衣的癖好,但主要是想弄没弄到手的女人。
唐娟在书中对辛可大师和易中正进行了比较。她认为跟辛可大师相比,易中正在床上表现得更绅士。比方说,易中正在预热阶段,会把她的全身吻一遍,并且对关键部位重复作业。最让唐娟感动的是,易中正用小梳子把她的下边修理整齐,用镜子照着给她看。就具体技战术而言,如果唐娟所言属实,哥必须承认,易中正要比辛可大师略胜一筹,特别是在节奏把握上独具匠心。如《玉房秘诀》讲的“八浅二深”,易中正做得很到位。哥以为,如果易中正改行专攻《**经》、《玉房秘诀》等国学精典的话,他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最杰出的专家。
二是易中正女助手的说法。《我为君狂》发表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易中正成为众矢之的。他的女助手救主心切,对唐娟书中的描述一一进行了严正批驳。她认为唐娟是蜀犬吠日,恶意诽谤德高望重的易教授。她举证说明,易教授和唐娟第一次根本不在易家,而是在办公室。两人先是在沙发上讨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后来唐娟就坐在了易教授腿上。女助理认为,易教授笃信佛教、拜火教、道教、基督教,家里摆满了各路神仙,他不可能跟女学生在众神目睹下苟且。女助理义正词严地指出,易教授是正人君子,事实绝非唐娟所言,是易教授脱掉了她的衣服。而是唐娟强迫易教授打开下边的拉链……
女助理赌咒发誓地说,尽管易教授办公室的套间里有床,但他们绝非唐娟所言在床上苟且,而是在沙发上——开始唐娟骑在易教授身上,后来唐娟趴在沙发上。她之所以这样确定,因为当时送急件,她不慎推门而入,亲眼目睹。为了彻底揭穿唐娟的骗子嘴脸,女助手的叙述务求细致,甚至连(在唐娟威逼利诱下)易教授学狗叫的细节,也纤毫无遗。总之,女助理认为唐娟是个满嘴谎言的婊子,恶意中伤德才兼备、前途无量的易教授。她甚至认为,唐娟这样做可能包藏更大的祸心,有关部门应该彻查一下,看她跟海外的**势力有没有关系。
据哥了解,尽管女助手护主心切,文章写得可歌可泣,但对易中正的帮助并不理想。她也被很多大学的文秘专业列为反面案例。后来跟唐娟一样,她也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网络作家,代表作就是为易中正所作的辩护词。诚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