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唐狄公案伍(45)

10个月前 作者: (荷兰)高罗佩
第240章 大唐狄公案伍(45)

第240章 大唐狄公案·伍(45)

狄公接着道:“你的胞弟李珂出没古刹多年,在这里研究过宗教绘画。通过那样的方式,了解到这大殿的供桌下面很早就修造了一个相当深的地窖。你知道,许多大寺庙都有这样的秘密地窖,每遇兵荒马乱之际,寺庙里的僧人就利用这样的地窖屯储庙里珍贵的金银法器或粮食米面等食品,或者将其作为寺内人员的藏身之处。李珂就是把米大郎诱骗进了这样的地窖里,然后威胁他如果不说出藏金处就要把他关在地窖里饿死。这事发生在九月初六的夜晚,米大郎失踪的那一天。四天之后,即初十那天,李珂打开了地窖。米大郎被关得太久,因此这位锁匠还没说出藏金的秘密就饿死了。吴员外,当时你的女儿小玉正好撞见李珂站在打开的地窖前,结果他把她也推了下去。现在他们两人的尸体还在地窖里。好了,你们大家往后退去!对,这样就好了。”接着狄公走到方班头一边,下令道:“打开地窖!”

方班头和他的手下再次把供桌弄倾斜了,接着费很大力气把它从墙边一寸寸地推出来。等到推出有五寸之远时,一块六尺见方的石板突然抬升起来,沿着供桌所在的墙脚线为中轴打了开来。顿时从一个开裂的黑黝黝的洞口下冒出一股腥秽刺鼻的恶臭。

狄公做了个手势,方班头点着了一盏系着长细绳的灯笼,把它放进了地窖。狄公叫吴员外走到洞口边缘,他们一起往下看。

相当平整的砖墙向下延伸了近二丈,深处是一堆垃圾——大大小小的木盒子、几个陶罐和断了的蜡烛。左侧仰面横躺着一具女尸,长发在头骨四周披散着,像是一圈光晕,骨架犹自在衣裙腐败的残骸下支撑着。对面靠墙,脸向下扑着一具男尸,双臂紧张地前伸,透过衣袖朽烂破裂的窟窿,看得见金锭在灯笼光的照耀下灼灼闪亮。

“我准备踏着绳梯下去,”狄公说,由于用围巾包住了口鼻,他的声音听来闷闷的,“就在米大郎尸体正上方的墙上有一个造得极巧妙的秘密壁柜。等到独自一人被禁闭在漆黑的地窖里,生路渺茫的可怖时刻,眼看人财两空,他已陷于饥渴而致的半疯狂状态,他就摸黑打开壁柜暗橱,将先前藏匿的金锭一一取出,尽数塞进衣袖中。然后他倒下绝命了,就倒在其余跌落在地面的金锭之上。在把米大郎推下地窖之前,凶手也来窖里仔细搜寻过,就像搜寻地面上各个有可能藏金的处所一样。但他没有找到秘密壁柜。他后来打开地窖发现米大郎的尸体时,也未能见到黄金。今天我们能从窖上方见到这些金锭,是因为米大郎的衣袖已经朽烂,被蛆虫吃了。所以,凶手始终没弄清窃来的御金藏匿在哪里,又开始在寺庙里进行无望的搜索。”

吴宗仁向后退了一步,面如死灰。

“杀了我可怜女儿的没人性的魔鬼在哪里?”吴宗仁号哭开了。

狄公见时机已到,朝方班头点点头。方班头从殿后小门走了出去。狄公则指着那个地窖门盖说:“你们看,这个窖门是用非常厚的木头做的,涂着一层三合土,外面又压着石板。这窖门非常重,盖上以后,脚踩在上面不会发出空空洞洞的声响。它靠墙的一端又比较重,是向下拽的重力,靠两个楔子保持着平衡。如果把供桌斜过来,沿着和墙壁平行的方向适当地推开桌子,那两个楔子就脱落了。所以这是个非常巧妙的机关。”

这时方班头领着一名高个儿汉子走了进来,紧跟在他身后的,是身高力大的马荣。

那人见到了敞开的地窖和站在那里的众人,立即举起手臂护住了脸。但太迟了。

“杨……”周氏一眼瞥见那汉子,失声惊呼,“你……”

那人转身就逃,但马荣抓住了他,给他戴上了手铐。方班头又立即上前给他套上了铁索。

杨茂德高大的身躯萎缩了。他低下了头,神色憔悴,仍然站在那里。

“我的兄弟呢?”李玫想起李珂的下落,叫了起来。

狄公语调稍有缓和,道:“李员外,你兄弟虽害了两条人命,自己也没逃脱恶报,到头来他又被此人暗害了。”他断然示意方班头,方班头由衙役小头目协力,将供桌重新移回原来对着墙的地方,地窖门慢慢地再度关上了。狄公也回到了供桌前的地方。

“李员外,你先定下心来,听我把整个案情叙述完毕。由于你兄弟已死,我讲述的李珂那部分的内容仅是猜测,但杨茂德可以填补空白。李珂杀死米大郎和小玉小姐后,自己开始在紫云寺设法搜寻盗来的金锭。但李珂深知,这么大的古刹殿院,一到晚上就是地痞、无赖、小偷、乞丐、闲汉、流民出没之处,同时他搜寻的范围还包括花园,因此需要一个帮手,所以他又雇用了杨茂德。杨茂德,他对你透露了多少实情?”

杨茂德抬起了心神不宁的目光。

“他只说是古刹僧人藏有传世的珍宝,”人犯嗫嚅道,“不过我……我猜不止这些。我在他寝室里发现了他算账的笔录,计算五十锭黄金值多少钱,而且——”

“而且你想,你自己一人干,比分享李珂答应给你的那点儿甜头要更好,”狄公抢白道,“所以你又雇用了一个地道的无赖沈三,同时设计了一个引诱李珂进紫云寺里然后把他杀掉的计划。先让沈三趁李珂不备,从背后袭击将他勒死,接着又等沈三了结掉了李珂的性命,俯下身子去查看他的死活时,又一刀捅进了沈三的后背。你说,为何你杀死李珂前等待了个把月?又为何连续两夜试图加害我的部属马荣?为何你不再等上几天,直到我们放弃在古寺中的侦查?从实招来,杨茂德!”

杨茂德双唇翕动着,但出不了声。

“老实道来!”

“数日之前……李珂外出后我收拾他的字画。他常到旧书铺去,差不多每天都去……最终他找到了要找的东西。那是一部书信集,是一百多年前寺庙的一个僧人写的,其中一封信涉及地窖下的秘密壁柜。李珂置了绳梯……我不得不迅速采取行动,因为我假扮李珂不可蒙混多日。我必须立即搞到黄金,然后逃离此地——”

“留着明天公堂上你再详细交代自己的罪行吧!”狄公喝断了他,“方班头,把凶犯带走,派六名卫兵在监牢中看守住他!吴员外,昨天你曾向我打听有无小玉小姐最新的音讯,要我尽快通知你。此刻我可以告诉你,偶然中我得着过令爱小姐署名的一张字条,写的是她遭人关押,危在旦夕,呼救求援。为替夫人祝寿我曾选购了一只紫檀木盒做寿礼,那张纸条就贴附在木盒的盒盖背后,盒盖上镶嵌着一片圆形绿玉,正是破此案的重要启示。玉片雕成一个篆体的‘寿’字,有人在‘寿’字一侧用刀刻了个‘入’字,另一侧则刻了个‘下’。后来我见到古刹大殿的平面图,才发现那个‘寿’字和大殿的平面构造十分巧合地完全一致。中间的长方形空间代表大殿,两旁凹下去的线条则是僧人的修炼房,两个方块是两座塔。这木盒被选中明显是因为二者的相类似,它补充了纸条传递的信息。纸条讲的是时间,木盒告诉的是地点。旁边刻着的‘入’字精准地暗示了大殿后墙的地方,‘下’字则明确地指示着供桌下面的地窖。”

“难道这木盒竟然是小女从地窖中发现的?”吴宗仁喃喃说道,又像是自语,又像是在发问,“但她又如何可能……”

狄公断然摇头否认。

“据我判断,盒内字条虽署的是小玉之名,却不是她亲手笔迹。其实她一跌下地窖就摔断了脖子,一灵升天了。这应该是某人出于某种考虑而精心设的局,但按理而论,它已经同眼下的问题无大关系了。不管怎样,这个精心设的局帮我重新构想了犯罪事实,把注意力转移到这里的地窖上来。这个木盒据说是在紫云寺后山坡的一个兔子窝附近发现的,它对着一个气道口。这个地窖确实有四个气道口,为防止僧众在短期避难时窒息而亡,陶罐中也曾装着水和干粮。好了,吴员外,我不再耽误你了。你女儿的尸体我会妥善处置,送回去让你好好安葬的。很抱歉,我没能救她一命,可是杀害她的凶手按照天意也受了惩处,折磨你的女儿失踪之谜现在也有了答案,你多少可以安点儿心了。”

吴宗仁深深地施了一礼,起身慢慢向大殿门口走去,周氏跟在他身后。狄公叫住了周氏,低声对她说:“我有一言告知吴夫人,昨天你丈夫并没有到衙门来告发你,他还是想保护你的。你应当珍惜你的再婚,重新开始生活,不要再去追求那些淫贱之乐,否则会招来不测之灾。难道你没看到这些人的下场吗?”

周氏羞愧难当,急急跪下捣蒜般地叩了几个响头,然后追赶吴宗仁去了。

狄公回到供桌边,他看到李玫还站在那里,低垂着头,怔怔地望着那已关上的地窖的门盖。

“李员外罹此不幸,痛失爱侣,本县甚为悲悯,敬请节哀顺变!”狄公上前安慰他。

李玫躬身施礼。

“在下为未婚妻小玉的惨死而痛悼,私下始终希冀她尚存活于人间。又深为兄弟李珂的名节不保、连累家族而赧颜!”

“本县感佩李员外的坚定性格和不渝之忠诚,”狄公说得颇为郑重,“一个有李员外这样出色成员的家族,理应经得起任何变故。”

李玫又躬身施了一礼,穿过大殿离开了。

宝月一直以大而淡漠的眼睛目睹着事件的进展,此时也缓缓摇了摇头,说:“紫云寺注定了要成为各种可怕事件的舞台,因为它已被异教邪说所玷污。凡我佛如来离弃的地方,恶神和魔鬼就会入住。我要马上回去,准备一场祛除邪魔的佛事。告辞了,大人。”

“马荣,送宝月大士回去!”狄公吩咐道。然后他转向方班头:“派你手下的四个人,到东城门去取一架竹梯、两个暂时用的棺材,以及铁锹和更多的绳子。我们先起出尸体,然后是金锭,最后还要将地窖清扫干净。洪亮,你到外面院子里等着吧,这里的污浊空气快叫人受不了啦!”

狄公也来到庭院里,坐在官衙大灯笼光影下的一块大石上,洪亮则坐在一边的树桩上。从寺庙的围墙外传来了混杂的人声,刚才从东门跟随衙门队列来到山上的乞丐和脚夫们,急切地向卫兵们打听,谁被当作囚犯带走了。现在他们忙于议论案情令人意外的进展。

洪亮高兴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试着把刚才对他而言出现得过快的种种事件理出个头绪来,却无法归纳在一起——狄公似乎特意留下了一些空白。但主要之处在于,狄公发现了失窃的国库御金,这肯定会使京城的朝廷权贵们对狄公青睐有加。这意味着有更好的官职提升,强似在这边远地区的荒僻小县!

“大人,你准备如何运送这批御金?”

“先在这里用油纸包裹好,洪亮,再用我的轿子运到衙门去。到那里后,要立即在有关证人在场的情况下,把分量确定一下。”

狄公沉默了。他把双手抄在宽大的衣袖中,抬头打量着凸现在夜空中的紫云寺对称而动人的轮廓。洪亮忧郁地拽着他稀疏的山羊胡,左手握住了右肘。片刻后,洪亮问:“下午大人摆弄纸片时,把杨茂德的放在了李珂的上面,难道那时大人就已经怀疑杨茂德在冒充李珂了?”

狄公回过头来打量了洪亮一眼。

“是的。假冒的杨茂德虽然对于绘画艺术有一套富有才智的理论,却画不出我要的李珂的真山水。那种理论其实每个文学之士都能谈上几句的。我出了高价订制山水中堂,一般我们见到的名画家就会当场在画室中挥毫泼墨,因为他要画的东西对他来说早已熟烂于胸。但假李珂借口要写生,最终却仍拿不出新绘制的画幅,只能用李珂以前的三轴旧作来滥竽充数,这不能不让人起疑。加上他又编了一套花言巧语来掩饰,说无法完成订制的新画是因为在兰坊城买不到上等纸绢,其实平素喜好丹青的三夫人告诉我,根本没有这回事。同时在与马荣去访问李珂家时,我也发现画桌上的颜料已干,调色盆里满是灰尘,这些都表明情况有诈。假李珂还告诉我说,杨茂德因酗酒闹事在外地被拘留了,所以不见踪影,这也足以引起我的疑心,虽然我承认马荣说得在理,那些小酒店掌柜经常信口开河。最后,这三天里接连不断发生命案,死了三个人,马荣又在黑夜荒寺里连续受到两次攻击,它显示案子出现了新的因素,这位一心想得到黄金的贪婪客,已迫不及待地要取出赃金,远走他乡,逃之夭夭。这就启发了我的推测,是否有人冒名顶替?因为虽然画家李珂和杨茂德因臭名昭著而为众人所知,但邻近的店家和商人害怕他人提出难堪的问题,所以实际上很少与之往来。因此,我有意把四个与案子有关的人物都叫来大殿,当着他们的面启动案桌,打开地窖。结果吴宗仁这四人漠然没什么反应,看不到有任何惊恐躲闪的痕迹,可见他们同窝藏御金、杀人害命的案子无关。剩下的元凶,也就只有假冒李珂的杨茂德了。”

洪亮点头称是。

“说不定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像杨茂德这类凶徒,把这个古老寺庙的荒废大殿从里到外翻了个底朝上,就是发现不了近在咫尺的地窖,是不是有点儿奇怪?”

“不错,是这样。”狄公补充说,“奇妙的宿命让杨茂德和李珂都没有机会打开紫檀木盒,看不到小玉绝命的那张小纸条,而相反,那紫檀木盒偏巧到了我手,且春云画的寺庙平面图又让我们得到,从寺庙平面图和紫檀木盒盖镶的那个‘寿’字的类似中,我悟到了地窖的位置和机关所在。更奇怪的是,杨茂德为了掩饰他拙于画艺,画不出我订购的新作,而为弥补可能造成的坏印象,却脱口说出了他是如何得到紫檀木盒的,全不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个案子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狄公摇了摇头,开始抚摸他长长的络腮胡。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