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唐狄公案叁(16)

10个月前 作者: (荷兰)高罗佩
第116章 大唐狄公案叁(16)

第116章 大唐狄公案·叁(16)

随即他命陶干将他们带到寺院内封闭的花园中。狄公转身面向大殿旁身着尼姑斗篷的那姑娘,她一直候于此处。狄公对她说道:“蓝玉,现在你可将杏儿的住处指给我看了!”

陶干打开花园大门,众人沿曲曲折折的小径前行。陶干和那姑娘手中的灯笼的火光一路摇曳闪烁,一眼望去,这座雅致的花园好似西方的极乐世界。

蓝玉在一间隐身于竹林后的香阁前停下了脚步。狄公招手让证人们再走近些,指给他们看那扇锁着的门,其上封条完好无损。

狄公朝蓝玉点了点头,蓝玉将那封条撕去,并用钥匙开了锁。

狄公敲了敲门,唤道:“本县县令在此!”说罢,他退后了几步。

那扇红漆门打开了,只见杏儿穿了件薄丝袍站在门口,手里擎着一支烛台。

她见一大群人站在眼前,遂连忙回屋披上件斗篷。

此后,众人进了此屋,见墙上挂着幅华丽的观音像,大睡榻上放着织锦被,屋内装饰豪华。

狄公恭敬地向杏儿施了一礼,其余人一愣,但都照着做了,鲍将军头盔上的翎子也随之抖动。

接着,狄公道:“现在,就让我等看看那个密道吧!”

杏儿走到门边,在漆门表面那众多的装饰铜柄中选了一个,稍一转动,门中间的一块窄嵌板便打开了。

陶干以手击额。“真难以置信,连我这个老手也被这玩意儿给骗了!”他疑惑不解地高声道,“我几乎查遍了每一个角落,偏就漏了最显眼之处!”

狄公向杏儿问道:“其余五间屋里也都住着人吗?”

杏儿点点头,狄公遂吩咐杏儿道:“请随蓝玉一同到前院客房去,把那些妇人的丈夫唤来,打开那些屋子的门,让他们把妻子接回家去。随后他们还须独自回到大殿院内,我希望本县在这里初审此案时,他们能够在场。”

杏儿和蓝玉走出了屋子。狄公细细搜索屋内,他指着睡榻边的一只小桌,对四位证人道:“诸位,请留意桌上那只放着胭脂的小象牙盒,并请记住它的位置!鲍将军,有劳您把它合上,适当之时,它会被拿出来当作证物。”

众人等候杏儿回来之际,陶干却忙着研究秘密嵌板。他发现,在门的两边都可悄无声息地操控此机关,只要转动一只装饰铜柄便可。

过了一会儿,杏儿回来禀道,另外五间屋里住着的妇人都已被带到前院,他们的丈夫此刻正在大殿前候着。

狄公领着证人及干办们依序检视每间屋子。在那些屋子里,陶干每次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秘密嵌板的位置。

狄公转身面向四位证人。

“诸位,”他平静地说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狄某在此欲请各位同意隐瞒一件事实。我建议堂审时,各位须指出有两间屋内并没有密道,当然,不必说明屋子的具体位置。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不错,狄县令,这是个好主意。”鲍将军同意道,“大人关心民生,对诸多当事人来日之幸福甚为关切,此诚为百姓之福。老夫完全赞成,不过,个中实情也须另立文案,详加记录,以作判案之依据。”

待其他三人均表赞同后,狄公道:“诸位,眼下我们去观音大殿前的平台,我将在那儿初审此案。”

一行人站于平台时,已是破晓时分,红霞万丈,光芒四射,照在院内跪着的六十名和尚的光头上。

狄公命衙役去寺中斋房内搬张大桌子和几把椅子。临时公堂布置妥当后,马荣将那方丈拖至桌前。

那方丈在清晨的寒气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一见狄公,恶语相向道:“好你个狗官,你曾受我重金馈赠!”

“你错了,”狄公冷冷地道,“本县只不过是暂借!须知,你给本县的每个铜子儿都令你自我葬送,万劫不复。”

狄公请鲍将军及万大人在他右首落座,两位会首则坐于左首。洪亮搬来两把椅子放于桌边,让杏儿和蓝玉坐下,自己则仍站在两位姑娘身后。

书吏及助手们则坐在一张侧案后,马荣、乔泰站在平台的左右两角把守。

众人位置排定,狄公对眼前的场景扫视了片刻,人群顿时鸦雀无声。

接着,便听到了狄公铿锵有力的声音:“现在开堂!本县初审此案,被告乃晋慈寺方丈及手下数十名和尚。他们身犯四大罪名:通奸、强奸、亵渎圣所及敲诈勒索。”

狄公向衙役班头瞥了一眼,接着命道:“将原告带上堂来!”

杏儿被带至桌前,跪倒在地。

狄公道:“此次初审,并非一般堂审,本县准你免跪!”

杏儿站起身,将头上的斗篷往后一甩。

狄公一见这娇弱女子身着长斗篷,双眼下垂,严峻的脸色顿时变得柔和起来。他和颜悦色地说道:“原告姓名、籍贯,为何状告这伙僧人,不必害怕,慢慢道来。”

杏儿声音颤抖地答道:“小女子姓杨名杏儿,湖南人氏。”

书吏将其所说之语记录在案。

狄公将身子靠在椅背上。“请接着讲!”他说道。

十八

起先,杏儿很是羞怯,可随后,她自信渐生,不再怯场。在悄无声响的堂前,她声音清晰地叙述起来。

“昨日下午,”她开始道,“我妹妹蓝玉陪我来此庙烧香许愿。我拜见了方丈,求其准允我参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神像,求菩萨保佑。方丈说须在寺院香阁内留宿一宿,整夜默诵观音菩萨法号,祷告方才灵验。他向我收了入宿的定金,我给了他一锭金元宝。”

“入夜,那方丈将我与妹妹带至后花园的一间小屋内。他要我在此处住宿,妹妹则被安排在寺院香客住宿处过夜。那方丈道,有些妖言惑众之徒时常对寺院恶意中伤,为维护我的贞洁之誉,我妹妹须亲手将门锁上。她便照此做了,且将加盖印鉴的封条贴在了门上,方丈还叫她保管好钥匙。”

“我独自待在上了锁的屋子里,”姑娘继续道,“先在墙上挂着的大幅观音像前虔诚祷告。此后,我觉得有些倦意,便躺在睡榻上,那时梳妆台上的烛火还亮着。”

“大约二更天过后,我一觉醒来,只见那方丈站在睡榻前,向我保证我适才许的愿定会实现。接着他吹灭了蜡烛,一把抱住我任意奸污。当时,我的胭脂盒正开着,就放在我枕头边的桌上,趁其不觉之际,我将红胭脂涂在他的光头上,做了个记号。那秃驴奸淫我之后,说道:‘娘子愿望实现之日,可别忘了给敝寺布施些银两!要是贫僧未曾收到的话,你那个富裕的夫君没准会听到些不快的消息!’过了一阵我才发现,他已由某个密道悄悄离开了屋子。”

杏儿述说之际,平台下,众人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杏儿继续道:“之后,我仍躺在暗中,伤心流泪,忽然,又见一和尚立于屋内。他道:‘别哭,你的相好来了!’我苦苦哀求,奋力反抗,可他毫不理会,也同样奸淫了我,尽管我内心痛苦万分,可还是以胭脂给他做了记号,就像适才给那方丈做的一般。”

“我暗下决心,时机一到,定要报复这群恶人,于是留心收集证据,假意喜欢这和尚,其实一眼望去便知他是头十足的蠢驴。我从炭炉内取出一块烧炭,将蜡烛重新点亮,连求带奉承,终于哄着他把门内藏着的机关指给我看。”

“他走后,又来了第三名和尚,这回我决意装病。但我推开他之际,还是用胭脂给他做了记号。”

“半个时辰前,我妹妹来敲门,告诉我本地县令来此探查。我让她速去禀报,就说我想状告那群秃驴。”

狄公果断道:“本县想请证人见证一下为首案犯头上的记号!”

鲍将军及其他人都站起身来。

方丈秃脑袋上的那块红记号,在朝霞的照射下显得一清二楚。狄公又命衙役班头派人到跪着的众和尚处,将那些头上有同样记号的带上前来。

片刻间,衙役们已把两名和尚拖至平台上,将其按倒在地,跪于方丈身边。两人头上那红色记号赫然在目。

狄公大声宣布道:“毫无疑问,此三名人犯罪名成立。那告状女子可以退下了!”

“今日下午,县衙公堂之上本县将再审此案,且详尽说明证据来源,还将严刑拷问庙里所有和尚,看看谁还参与了此事。”

一语未了,首排跪着的一名年岁甚高的僧人抬起了头,他颤声叫道:“大人,请听贫僧一言!”

狄公对衙役班头举手示意,那老和尚便被带至桌前。

“大人,”他声音颤抖着说道,“贫僧法号明空,乃晋慈寺真正的方丈。那边所跪之人自称灵善法师,强占寺院,僭方丈之位,实际上却未曾剃度,实非出家之人,真是罪过。几年前,他来到本寺,威胁贫僧让位与他。后来,当贫僧得知此人心存不良,欲对那些来本寺许愿之妇人图谋不轨时,贫僧竭力反对,斥其无耻,他遂叫人把贫僧锁于后院密室内。这几年,贫僧好似犯人般为其所拘押,度日如年,直到半个时辰前,大人您的衙役们才将贫僧放出。”

狄公抬头望着衙役班头,问道:“事情真是如此?”

“这老和尚,”衙役班头答道,“确实是在一间小密室内发现的,密室门反锁。那门上有个小格子窥孔,我等听见他颤声呼救,遂破门而入。他丝毫未曾反抗,只一味要我等将其带到大人您跟前来。”

狄公缓缓颔首,对那老和尚道:“请接着讲!”

“贫僧共有两名徒儿,其中一人,”老和尚继续道,“在寺中一直紧随贫僧,后来,因他威胁灵善,说要告官揭露其恶行,结果为灵善所毒死。另一徒儿现正跪于台下,他假意背叛贫僧,实为监视灵善及其手下,偷偷将其发现之情形告知贫僧。可机缘未至,他一星半点的证据也未拿到。灵善所干的下流勾当,除了他那伙臭味相投的亲信之外,对所有的人都不透露半分。故而贫僧令徒儿少安毋躁,静观其变,不必急于告官,否则,一旦消息泄露,那厮肯定会先杀了我们。死虽小事,可未能将他亵渎圣所的罪孽昭告世人,则愧对先辈大德,且无颜参拜佛祖,不过眼下,他还是能替大人您指出哪些无耻之徒参与了灵善的恶行。”

“其余和尚、沙弥等原非歹人,只是些信仰不坚或好逸恶劳之徒。贫僧替他们说项,恳请大人从轻发落。”

狄公做了个手势,衙役遂将老方丈身上的镣铐卸去。衙役班头随老方丈来到一名上了年纪的和尚身边。那和尚遂与衙役班头在一排排跪着的众和尚身旁检视,并指出了另外十七名年轻和尚,这些人即被拖至狄公桌前。

那伙人跪下后连声不迭地赌咒发誓,有的叫嚷道自己因灵善的逼迫而去干那伤天害理之事,有的则连声哀求,希望青天大老爷宽恕,更有些人自称该死,大声认罪。

“肃静!”狄公大喝一声。

衙役们举起鞭棍朝这些和尚的脑袋、肩膀打去,叫喊声顿时成了痛苦的呻吟声。

待众人安静后,狄公道:“可将其余和尚的镣铐卸去,还他们自由。这些僧人须随侍明空方丈左右,聆听训示,以再生虔诚之心。”

前院空出来后,旁观的人群向平台涌去,众人低声咒骂那些秃驴,人群中有些城北郊外之人,他们听得庙内阵阵骚动,想来一探究竟。

“往后退,都站好,听本县说!”狄公喝道。

“这些罪大恶极之徒,好似老鼠般危害社稷民生,所作所为必为国法所不容。众所周知,圣人教化四方,以人伦纲纪护国利民,那些色胆包天之徒竟敢败坏纲纪,奸淫妇女,本县自当严惩,罪不容赦。而那些遭玷污的妇人因顾及贞洁名誉以及子女性命安危,只得忍气吞声。”

“不过还好,这些恶棍未敢在所有屋里安上机关密道,经我等探查发现,有两间屋内并无密道。本县从不信怪力乱神之说,但深信天道仁慈,故本县明白告知诸位,纵有女子在寺内过了夜,其子也未必是异种,此独赖天道大恩。”

“至于一干人犯,本县会在下午县衙升堂之际提审。他们可以申辩,但终究会认罪。”

狄公转向衙役班头补充道:“因县衙牢房太小,无法容纳这些恶棍,你暂将他们关押在县衙东墙外的监栅内。速速押送他们到那儿去!”

灵善被带走时,朝狄公大声喊道:“你这个可怜的傻瓜!等着瞧,不久你便会身戴镣铐跪于我跟前,到那时,便知由谁做主!”

狄公微微一笑。

衙役将这二十个人分成两队,每队十人,以粗链将其串在一起,这般小心,自是万无一失。众衙役舞棍挥鞭,催促一干人前行。

狄公命洪亮领着杏儿与蓝玉到前院,用他自己的官轿将她们送回府邸。

随即,狄公唤来乔泰。“此事很快便会传遍本城,”他说道,“我担心届时群情愤怒,百姓会攻击这些和尚。你尽快骑马至浦阳守军要塞,传我的话,请统领派出一队人马即刻前往县衙外监栅处,要兵士们在栅栏前团团围起警戒。城内守军驻扎处离县衙不远,故兵士须在人犯抵达前火速赶到。”

乔泰领命,速奔向要塞而去。老将军在旁对狄公道:“果然名不虚传,狄大人处置得甚为得体。”

“诸位,”狄公对鲍将军及其他三位证人道,“狄某劳累几位大驾,让诸位费时奔波,甚感歉疚。只是寺中尚有宝库未曾开启,内藏金银无数,因此,在所有宝物未曾盘点密封之前,我等尚不能离开此处。下官希望州府衙门将此寺内财物尽数充公,但县衙须于上禀州府公文之后附上全部财物清单。”

“下官猜想,本寺院执事应当有那份清单,但仍需一一比照核对,那得花上好几个时辰。故狄某建议,我等不妨先至斋堂用早膳。”

狄公派了一名衙役到斋房传话。众人离开平台,来到第二进院内的大斋房。围观人群也都鱼贯而出,朝前院走去,不停地怒骂这群秃驴。

为省却时间,狄公欲在用膳时对亲随干办详加训示,因此,就对鲍将军及其他三位证人致歉,称己公务在身,疏于待客。

趁鲍将军、万大人及两名会首争相谦让主座之际,狄公却挑了张远离其他桌子的小桌,与洪亮、马荣及陶干一同坐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