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唐狄公案·壹(20)
“我二人出来已久,今夜尚有公务要办,须得尽速回府才是。”狄公断然道。当下二人挤出人群,大步向衙门方向走去。行了一程,狄公忽道:“世上之事无奇不有,常与所预料的相反。记得年轻时我便想做个县令,当时便想那县令断案有如今日戏台上那郁公断案一般,坐于公堂之上,聆听面前各种人物的申诉,其中真情与谎言相互混淆,难辨真伪。而我今日真的做了县令,便须如郁公般才思敏捷,善于捕捉疑点,从而做出决断,找出疑犯或真凶才是!先辈郁公真乃我辈效法的楷模!”
二人边走边说,不多时便回到府中。
狄公与洪参军径自来到书房。狄公对洪亮道:“与我泡杯浓茶来,你也自泡一杯。待我二人歇息片刻之后,你可为我预备一套礼服,晚间穿戴了好去白云寺观礼。想来此事甚为无聊,但又不得不去。我心下更愿坐在书房中与你一同分析案情,然仅在此凭空推测亦无济于事!”
洪亮走出书房,转瞬间便端茶进屋。狄公自茶盘内端起一杯热茶呷了两口,继续道:“如今我方知你为何如此钟爱戏剧了。日后我等可常去观戏,从中受些启发。有些事初看似乎颇为复杂,一旦点破,顿时便觉豁然开朗,如同明镜一般。但愿我等亦能如此!”
狄公说罢,若有所思地抚弄颔下长髯。
洪亮此时正从狄公衣箱中翻取礼服,听得狄公谈论戏剧,便道:“那郁公所断最后一案,我先已知晓其结果。那只是扮演——”
狄公并未听洪亮述说,只是凝神想着什么。忽然间他像领悟到什么,猛地一拳击在书案之上,叫道:“天哪!我知其中奥妙了!果真如此,此案不难破也!”
狄公继续思索片刻,然后对洪亮道:“速将本地地图取来与我看!”洪亮随即取来地图,展开在书案之上。狄公伏案细细审视,频频点头,又起身将两手背在身后,浓眉紧锁,在屋内来回踱步。
洪亮猜不透狄公心中所想,只是紧张地望着狄公。狄公在房中边踱步边思索,良久方才停下脚步,乃决然道:“定然如此,断无差池!今时间紧迫,我等须速速行动!”
十七
不一时,狄公一行已来到东城门外。狄公坐于轿内向外望去,只见此时夜色苍茫,虹桥上悬挂着一排大红灯笼,灯光映照于水中,波光粼粼,煞是好看。通往白云寺的大道两边竖立着许多木杆,每根木杆顶端均张灯结彩。再看那远处白云寺,亦是灯火通明,十分壮观。
狄公一行走过虹桥,见路上行人已寥寥无几。其时已近弥勒佛像开光之时,城中百姓早已去那白云寺中等候。狄公命众人速速赶路。洪参军与马荣、乔泰二县尉骑马跟随轿侧,两名衙役手持灯笼在前开道,灯笼上映出“蓬莱县衙”四个大字。未几,狄公一行便抵达寺前石阶,但听得寺内传出众僧唱经之声,伴随着铙钹钟鸣之音。进了寺门,更嗅到一股浓烈的檀香气味。
此时,白云寺大雄宝殿前的院内已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大殿前设一座高台,以做观礼之用,台上摆一红漆坐榻,白云寺方丈身着紫金织锦袈裟,双手合十,趺坐其上。其左边一排矮座,依次坐着船东顾孟彬、高丽里正及两位本地士绅。其右手边专设一高座,乃为贵宾所设,此时尚无人就座。再向右也是一排矮座,头上坐着的是本地防御使差遣来的一名参将,只见他银盔银甲,全身披挂,腰间挎着一把长剑,威风凛凛。再其次则坐着大学士曹鹤仙及另两名本地头面人物。
观礼台前又设一平台,平台中央隆起一座佛坛,四周装点鲜花彩带,其上四根鎏金柱撑着一顶紫色华盖,里面便供奉着那尊香柏木仿雕的弥勒圣像。
佛坛周围趺坐着五十名僧人,左边一排僧人演奏各式乐器,其余僧人则随乐唱经。平台四周向外站立着许多身穿铠甲、手执长矛的兵卒,挡着拥挤不堪的朝圣百姓。众人推推搡搡,均想一睹开光盛况,有那挤不进去的,便只好站在两厢台基上观看,就连两边廊房柱子上也爬着好多看热闹的百姓。
狄公的官轿停放在寺院入口处,四名身着黄色僧服的老僧出来恭迎。狄公下轿,由这四名老僧引路,沿着一条绳索拦出的狭窄通道向观礼台走去。狄公边走边向两边观望,见人群中夹杂着好些来此朝圣的水手,其中有汉人,亦有高丽人。
狄公登上观礼台,来到方丈榻前,施礼道:“本县因公务繁忙,故而误了些时辰,还望方丈海涵。”
方丈含笑点头,并向狄公合掌颂福。狄公谢过,就在方丈榻边那高椅上落座。洪亮、马荣、乔泰三人则侍立于狄公身后。见狄公到来,边上参将、顾孟彬与几名本地士绅皆起身向狄公躬身施礼。
方丈见台上宾主皆已到齐坐定,便传令乐队重新奏乐,众僧亦再次随乐唱经。
待众僧唱经行将结束,寺内大钟鸣响。钟鸣声中,只见监院慧鹏走了出来,率领着十名僧人手执上香,围绕佛坛缓缓行进,边走边拜,佛坛之上那深棕色的弥勒圣像为香烟所缭绕,如同腾云驾雾一般。
礼佛毕,慧鹏步下平台,登上观礼台,来到方丈面前,双膝跪地,将一卷黄绫卷轴奉上。方丈欠身从慧鹏手上接过卷轴。慧鹏起身,走回平台。
此时寺内响起三声钟鸣,众人鸦雀无声,静待方丈宣布圣像开光。按典礼程序,方丈将要高声宣读那卷轴上的经文,然后还将向卷轴洒上圣水,最后再将此卷轴与其他几样象征法力的圣典之物置于圣像背后的空穴之中,如此之后,圣像才算真正具有与白云寺后岩洞内那尊白檀木弥勒圣像相同的法力。
当下方丈展开手中黄绫卷轴,正待宣读,未料狄公抢在其先,忽地站起身来,走到台前,神情肃穆地扫视台下。台下众人皆仰视狄公,不知发生何事。狄公镇静自若,以手抚须,对台下众人高声道:“朝廷一向尊崇佛教,乃因其教义有益于教化万千民众,使人向善而嫉恶。而白云寺乃以弥勒显身,拥有弥勒圣像而闻名天下,本地众生,尤其船民、水手皆受弥勒佛陀之护佑。本县既为朝廷命官,来此荣任县令之职,则有保护白云禅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方丈双手合十道。起初方丈为狄公打断典礼仪式而感十分诧异且有些恼火,如今听狄公这一番言语,则又心中欢喜,面露笑容,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狄公继续道:“如今,船东顾孟彬捐资仿制弥勒圣像,欲将之奉献给京师白马寺。今日开光盛典,众人均来此聚会,欲亲睹开光盛况。朝廷亦已颁下诏书,只待开光盛典完毕,便将派遣重兵护送圣像赴京。朝廷欲以此显示对佛教的尊崇,并谨防转运途中发生不测。因事关重大,故为慎重起见,本县有责任监督此次大典,并有责任验明坛上佛像是否真以香柏木仿制而成。”
狄公说至此处,台下人群顿时议论纷纷,就连方丈亦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他本以为狄公只是说些冠冕堂皇的祝词而已,不想狄公最后说出这几句言语来,着实令他大为惊讶。佛坛下,众僧开始骚动,慧鹏欲下坛去与方丈商议,却被平台外兵卒横矛阻拦。
狄公举手示意台下众人肃静,然后庄重宣布道:“本县现派遣手下可靠官员前去佛坛验视佛像真伪。”
狄公说罢,回头向乔泰点头示意。乔泰领悟其意,迅速自观礼台上跃下,又一步跳上平台。只见他伸手推开前来阻挡的僧众,奔至佛坛之上,抽出腰间宝剑,便欲挥剑验试。
慧鹏见状,急忙跳上佛坛围栏阻挡,并声嘶力竭地向众人嚷道:“我佛慈悲,怎可遭受刀剑之辱?圣像若是受损,弥勒佛陀必将震怒,今后将不再保佑本地众生,并将兴风作浪,令海上船只陷于危难之中。我等甘愿冒此危险而不顾吗?”
听慧鹏如此说,人群骚动起来,尤其是那些水手,更是群情激愤,怒吼着率先向平台处拥去。方丈望着佛坛上乔泰高大的身影,惊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顾孟彬、曹鹤仙与各士绅亦忧心忡忡,相互交头接耳。在座参将亦是忧容满面,紧握剑柄以防不测。
当此危急关头,只见狄公高举双手,向台下众人断然喝道:“众人退后!休得喧闹!”见人群止步,又道,“此尊佛像未经开光,故未有灵气,尚不具任何法力,只是一具木胎而已,验之无妨!众人休要听人蛊惑!”说罢向外高声叫道:“来人哪!”
话音刚落,便听得寺院门口传来一片“遵令”的呐喊声。院内众人急向寺门外望去,只见数十名全身披挂、手执利刃的兵丁冲进院内,吓得众人连连后退。
乔泰趁此时机用剑柄猛击慧鹏头顶,将其击倒在地,然后迅速挥剑在那雕像肩头猛削一剑。只听啪的一声,那剑便脱手崩出,震落于地。再看那雕像,似乎毫发未损。
方丈见之,欣然叫道:“善哉,善哉,真奇迹也!”
坛前人群又往前涌动,坛下兵卒横矛阻止。
此时乔泰自坛上一跃而下,众兵丁为其让开一条路,乔泰纵身跃上观礼台,将一片金光闪闪之物递与狄公,此物乃自雕像肩头削下。狄公高举此物以示众人,然后高声说道:“此乃一场骗局!冒犯神灵的骗局!”
台下众人一时疑惑不解,仍扰攘不安。狄公继续道:“此雕像并非真以香柏木所雕,而是以黄金铸成!罪犯贪得无厌,妄想以此手段遮人耳目,瞒天过海,将其非法走私的大量黄金偷运至京师以为己有!本人乃朝廷任命的蓬莱县令,在此以亵渎神灵之罪,特宣布逮捕雕像捐赠者顾孟彬及同谋曹鹤仙与慧鹏,并宣布扣押白云寺方丈及寺内所有僧人!”
此时台下已是一片肃静。众人渐渐明白狄公之意,也为狄公的凛然正气所折服,皆翘首仰望狄公,想看狄公究竟如何处置罪犯。台上参将见台下骚乱已经平息,亦长舒一口气,握着剑柄的手也松了开来。
当时狄公一声令下:“将案犯顾孟彬押上来!”
立时便有两名衙役奉令,上前将顾孟彬从座椅上拖下,押至狄公面前,迫其跪在地上。此刻顾孟彬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战栗不止。
狄公道:“案犯顾孟彬,无视王法,胆大包天,犯有亵渎神灵、走私偷运黄金及谋杀朝廷命官的重罪!”说至此,狄公扫视台下,见众人皆认真听讲,便继续言道,“案犯顾孟彬作案的细节,本县日后将会细细严审,但其阴谋本县已知其大略。顾孟彬,你等自高丽走私大量金条入境,将之窝藏于高丽乡中,又串通僧人以特制空心禅杖藏匿金条,偷运至白云寺内,然后再将金条仍以禅杖送往城外西郊破庙之中,由案犯曹鹤仙接收并藏在其旧书之中,一次次转运去京城。而当前任蓬莱县令汪德华有所察觉,对你等产生猜疑之时,你便借口为汪县令书斋补漆,命人在其书斋梁上正对茶炉之处埋放毒饵,谋杀了汪县令。此后为加速转运黄金,又假借仿雕弥勒圣像之名,以黄金铸成眼前这座佛像,企图以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的手法转运大量黄金。是否如此?据实道来!”
顾孟彬未料阴谋败露,心中惶恐,但又心存侥幸,口中兀自抵赖,连连叫道:“大人,顾某冤枉,顾某冤枉啊!顾某实在不知这尊佛像是由黄金铸成,顾某也未——”
“休得狡辩!”狄公怒斥道,“汪县令早已将你那谋杀企图显示给本县!此刻本县便可出示铁证与你,看你有何话说!”说罢,便自袖中取出高丽姑娘玉姝交与乔泰的那只漆盒,揭下其上盒盖,展示于顾孟彬眼前。但见盒盖上那两株金漆画就的修竹在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辉。这时狄公又道:“此盒之中原有一些秘函,你将之取出销毁,以为从此万事大吉,再无人知晓你等罪状。然你不知那汪县令乃极有心计之人,早已有所防范。其实此盒本身便是破案的谜底!盒盖上一对修竹便已分明无误地道出那使用一对竹杖行路之人便是谋杀案犯!”
顾孟彬闻言,心中不禁大吃一惊,下意识地望了一眼自己靠在椅边的由两根上等斑竹并箍而成的手杖,此刻那手杖在火把与灯笼照耀下,显得分外夺目。顾孟彬无言以对,颓丧地低下头来。
狄公继续言道:“其实汪县令尚留有其他线索,证明他早知你参与此桩罪恶阴谋,且知是你在背后设计陷害他。顾孟彬,今铁证如山,不由你不服,你今若肯坦白,供出同党,或许可免一死!你说也不说?”
顾孟彬无望地抬起头来,目光呆滞地望向狄公,结结巴巴道:“大……大人饶命,望乞恕罪!小……小人顾某愿意坦白。”
顾孟彬哆哆嗦嗦地用袖子擦了擦不断从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有气无力、嗓音颤抖地说道:“从前高丽国的僧人常坐小人的海船往来于高丽与蓬莱之间,他们以空心禅杖将金条偷带至白云寺,其后是慧鹏与曹员外帮小人将金条从白云寺再转运至西郊破庙之中,然后偷运去京城。金桑曾帮助过小人,慧鹏则由赈济僧智海相助,其余尚有十名白云寺僧人参与此事,此十人之名小人亦都知晓。小人不敢冤枉好人,白云寺方丈与其他僧人皆与此事无关。眼前这尊金佛像是由慧鹏在此寺内监铸而成,熔金之火即是借火化智海之火。那真正仿刻的佛像确由方神匠所雕,现仍藏在小人府邸之中。浇铸金佛的模具乃是照那木雕佛像又仿塑了一尊泥佛,然后再于泥佛之上拓制而成。至于毒害汪县令一事也确如大人所言,乃是金桑雇了一名高丽漆匠,将毒丸安放在汪县令书斋梁下。事后那高丽漆匠即被遣回高丽去了。”
顾孟彬说罢,抬头哀求道:“大人,小人有罪,但小人发誓,小人只是遵命行事,真正罪魁并非小人,而是——”
“住嘴!”狄公大声喝止道,“今日本县不想听你胡言,明日大堂之上你尽可当众辩解。”说罢转身命乔泰道:“将此人拿下,押送衙门收监。”
乔泰遵命,迅即将顾孟彬双手反剪,与两名衙役一同将其押下台去。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