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卷五 一步登天!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其实很可笑。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管你创造出了何等能改变世界的利器,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
这就是很多人的思维观念。
维护自己这个阶层的利益,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不过魏征他们这些人又不一样,毕竟做到了他们这个地步,也想做出一些政绩来。
不过正所谓人无完人,李承乾的这一套班子,也的确还是嫩了一些,有此纰漏倒也正常。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跟在李承乾身边这么长时间了,他自然知道李承乾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来是高纯行的确知道轻重,之前高纯行告诫长孙冲的话,他也听人说了。
这会儿,房间里就李承乾、普西偌、伊原锡、王玄策这些大明的重臣。
毕竟跟在李承乾身边,的确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肥差。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大明王廷全靠赤水源在撑着,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说到底,大明王廷发展得太快了,大明自己的学堂,在短时间内培养不出能独挡一面的人物。
所以说,如果只是站在他们个人的角度而言,这大殿上的人,是愿意拉工匠一把的。
见众人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李承乾笑道,“要想富,先修路。”
二来嘛,他俩还是表亲,高纯行他爹可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长孙皇后从小就是在高士廉家里长大的。
“殿下,那微臣等人此番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高纯行适时问道。
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本王觉得甚有道理。”
说到这里,李承乾看了看伊原锡,说道,“这样,工部筹划一番,趁着今年农时已过,组织各城开始修路。
浇河郡不变,让杨林出任浇河郡郡守……”
但他还是想问问李承乾的意思。
虽然楼宁和邱博文都是降将。
话分两头说,当李二准备扶持工匠,开启大唐新一轮的工业变革之时,李承乾却在忙着鸣金收兵。
这要是给李二养成了习惯,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是自家媳妇掩面去领救济粮。
甚至,他们都知道,这是李二安排的。
但除了牛进达以外,其余人对段纶带来的这些读书人,可没有什么好感。
毕竟这些读书人来大明的目的,他们是一清二楚的。
别忘了,如今的我们可不是当初窝在日月山的时候了。
别怕他们是大唐安插到我大明的马前卒,你们就将这些人当做干活的骡子好了。
他知道这是高纯行在示好,自然也不会拒绝。
高纯行当然也不会拒绝这么好的机会。
哪怕是累死了,你们放心,他们一准儿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荣耀……”
以沙洲为中心,设立沙洲郡,由高纯行出任沙洲郡守,首府沙洲城。
对此,契苾何力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开口,不过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回去后立马就给契苾沙门写信,告诫他戒骄戒躁。
长孙冲说道:“微臣近日来,时常和镇北府的邱博文多有接触,据微臣的观察来看,此人倒是颇有些手段。”
他们就喜欢李承乾这个态度。
对于高纯行,李承乾还是很信任的。
对于段纶带来的数百读书人,众人都是知道的。
“哎……”叹了口气,李承乾说道,“还是不够啊!”
的确是一个有些能力的家伙。
李承乾点了点头,倒是没介意众人的反应,说道:“对了,此番你们四人出任各郡郡守,本王只能在军事方面给伱们一些支持,至于属官,这样,你们各自从段纶带来的数百学子中挑选。
不过他还是更倾向于一个人在为官之初,都抱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毕竟当官就是为了贪污腐败,权谋斗争的人终究还是在少数。
“无妨。”李承乾都没等他把话说完,便摆了摆手,说道,“你跟随本王身边时日已久,能力还是有的,此番正是历练一番的时候,不用多虑。”
“沙门不行。”不等李承乾开口,一旁的契苾何力当即摇了摇头,道,“吐蕃虽然和苏毗一直交战不断,但谁也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在眼下,确实没有人比沙门更适合镇守那方。”
“殿下,微臣也有个人选。”李勤俭说道,“自大明开国以来,杨林就一直潜伏在浇河郡,对浇河郡上上下下都颇为熟悉。”
这也是没有办法,但凡有别的办法,他绝对不会做的如此冒冒失失的。
治理一方,那可是他渴望已久的机会。
当初慕容顺的幕僚,可是没少给他们制造麻烦。
契苾何力的理由虽然没毛病,说的也都是实情,但李承乾知道,契苾何力之所以不让契苾沙门北上,可不单单是因为这个原因。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政治前途更重要的了。
“殿下,微臣……”高纯行在一旁都呆住了,他没想到,李承乾会让他出任一郡郡守,这可是天大的恩德啊。
说起这个,李承乾也有些头疼。
“殿下。”牛进达见状,说道,“此番段纶不是带来了数百学子么,他们虽然难以做领头羊,但是作为骨架,应该没问题。”
而西突厥,李承乾没有特意交代,众人也就没问。
在这个大前提下,他们不惧得罪任何人。
毕竟他们的地位已经稳固了。
李承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笑而不语。
他们其实很清楚,段纶带来的这些读书人,很大可能会以牛进达为核心,聚在一起。
“微臣明白了。”高纯行当即就点了点头。
可一旦缓过了这几年,他们要是心怀不轨,李承乾定然会教他们如何做人。
大明王廷发展得太快了,这是李承乾万万没想到的,硬件跟了上去,但软件明显不够。
“楼宁吧。”李承乾说道,“调楼宁北上,镇南府有沙门将军一人,足矣!”
可以效仿我们之前,以工代赈。”
这玩意儿,就看怎么理解了。
是的,他要撤兵了。
现今的大明王廷,沃土千里,需要治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对大明王廷来说,只要争取些微几年的时间就会轻松太多了。
而且还是高士廉做主将长孙皇后许配给李二的。
他说的契苾大将军可不是契苾何力,而是契苾沙门。
古时候虽然穷,后世虽然富庶,但真要说的话,他更喜欢古时候这些人的气节。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李承乾和众人看着堪舆图,说道:“这样,重新规划一下如今大明王廷的地理区划,设五郡十三府。
留下谁都不合适。
这层关系对如今的李承乾来说,虽然感受不大,但对他这个身份,确实有着一些用处。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心里真的装着大唐,装着天下黎民。
再说了,李二要是什么决议都这么简简单单的就让他施行了下去,未来还怎么遏制皇权?
这说明高纯行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点儿就很好。
点了点头,李承乾说道:“邱博文倒是勉强能够胜任,可一个邱博文,可解决不了问题。
点了点头,李承乾问道:“这些人都愿意在大明出仕?”
他其实不在乎修不修路,主要是他不想白养着这么些人。
很快,刘三就让人将昔日吐谷浑的堪舆图由两人展开。
至于五郡十三府,倒也附和如今大明的简政,最后一郡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必然是赤水源。
可李承乾直接让他一步登天了,这是何等的惊喜。
众人看着这一幕,也是心里羡慕得很,他们就知道,高纯行早晚有一天会一飞冲天的。
所以一听牛进达这么说,众人都打起了精神。
“准备一番,等几位郡守都到了后,我们也是时候回日月山了。”
既然契苾何力懂事,他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长孙冲和邱博文最近一段时间没少接触,李勤俭和杨林的关系就更消不用说了,至于王玄策和铁勒部,别忘了,铁勒部的劝降事宜,就是王玄策亲自跑的一趟。
但他们的根基在赤水源,哪怕是让他们出任这两郡的郡守,他们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坐大。
缺人啊……”
不是说这些人李承乾不放心,关键是,这些人要是留在了浇河郡,大明朝堂可就又缺人了。
以伏俟城为中心设立西海郡,由邱博文出任西海郡郡守,首府伏俟城。
从这些家伙的话语中,其实不难看出一些东西来。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施礼。
他虽然知道这是大明王廷缺人的缘故,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楼宁、邱博文、杨林这会儿不在这里,不过这也不是个事儿,回头一准儿有人将李承乾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给这几人。
相信经历了这一次后,李承乾在未来谋划什么的时候,必然会更加的用心。
将吐屈真川这周边区域划归河源郡,由楼宁出任河源郡郡守,首府吐屈真川更名真川。
……
未来,我们要发展商业也好,农业也罢,路是一定要通的。
“微臣谢恩!”当即,高纯行便拱手一脸感激地说道。
李承乾闻言,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就好比房玄龄,他明知道办书楼、兴教育会得罪那些望族,但他还是坚持要做,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么。
就算不把西突厥计算在内,整个吐谷浑也是一块不小的地盘,岂是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
“殿下,要不调镇南府的契苾大将军北上?”王玄策说道,“由契苾大将军镇守浇河郡?”
虽然如今的大明王廷沃土千里,但该说不说,如今大明王廷的核心还是赤水源那一片。
李承乾言简意赅地说道:“民生!”
伊原锡闻言,笑道:“高郡守哪里的话,都是为了朝廷效力,岂是劳烦?只要是为了朝廷好,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只是有些事儿能想,但不能由他们去做。
至于李承乾为什么这么安排,众人其实也意识到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他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还是那句话,一个杨林哪怕加上邱博文,还是不够。”
这话李承乾信,也不信。
听他这么说,李承乾点了点头,还算满意。
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毕竟跟在李承乾身边这么长时间了。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吃救济粮的,之前李承乾听人说过,大老爷们儿最丢人的一件事儿不是媳妇偷汉子。
那么作为大唐在大明王廷的代表人物,牛进达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些人的核心或者说是依靠。
只管用,下死手用,什么脏活累活都丢给他们就是。
说实话,自当初从日月山出兵,也快小一年了,是时候回去了。
“殿下,微臣倒是有一人选。”恰在这时,长孙冲拱手说道。
当即,他就对伊原锡拱了拱手,说道:“今后还得劳烦伊尚书了。”
“嗯?”李承乾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可他们也确实没办法阻止,说到底,大明王廷还是欠缺人才。
邱博文?
在场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
众人一听李承乾这话,当即就笑了。
之前的萧钺是如此,如今的高纯行亦是如此。
李承乾调楼宁北上,这是对契苾沙门莫大的信任,但也绝对是对铁勒部的一种试探。
要是他留在长安,要想爬到这个位置,哪怕有他爹高士廉的关系,至少也得还要十数年方可。
只要是自己中意的,都可以带去。
“殿下,我们这时候撤兵,那留谁来坐镇浇河郡?”普西偌问道。
“拿堪舆图来。”李承乾说道。
毕竟出仕,不管是在哪里,都得有人扶持。
当然,这也是李承乾的失误。
高纯行点了点头,果不其然,殿下最看重的永远都是民生!
“本王明日一早就会传召另外三位郡守来浇河郡,不过你们的任务都一样,首抓民生!这是最基本的。
“这是自然。”牛进达说道,“老臣已经见过这些人了,都是各家的后生,从小皓首穷经,就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天下黎民做点儿什么。”
若是问为什么,那是因为那些大老爷们儿觉得养家糊口就是自己的职责,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还有啥比这个更丢人的?
就这一条,李承乾就觉得,后世不如大唐!
他可不想自己的子民跟后世一样,吃个低保还洋洋自得,到处托人请送的!
一旁的牛进达听得后槽牙都一阵阵的疼。
他终究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要是换做李二,早在对付吐谷浑之前,就会提前安排好这一切。
确实该回去了。
大家都很清楚,赤水源如今才是大明王廷的基本盘!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