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莹玉一生致力反元
彭莹玉是南方红巾军的开山始祖,他一生致力于反元事业,很早就树立了反元大旗,成为元末农民起义早期的领袖人物之一。
彭莹玉,江西宜春人,出身世代农家。彭莹玉家里很穷,他生下来之后,家里养不活他,父母只好含泪把他送给了慈化寺。彭莹玉从小在寺院里长大,十岁时正式成为僧人。
元朝统治者崇尚武力,不关心民生。百姓们饥寒交迫,失去生活希望,不少人寄托宗教以求慰藉,致使白莲教盛行。彭莹玉很早就加入了白莲教,后来成为首领。彭莹玉懂得医术,经常为教徒和百姓们免费治病,因而具有很高的威信。
彭莹玉痛恨元朝的残暴统治,感慨世道不公,产生了推翻元朝的想法。彭莹玉利用传教和行医的机会,广收教徒,宣传反元思想。彭莹玉以“弥勒佛下世,改换乾坤”和“世界光明大同”为号召,鼓动人们起来反抗元朝统治。百姓们踊跃入教,使信徒达到数千人。彭莹玉被尊称为“彭祖师”。
公元1338年,正是权臣伯颜统治时期,伯颜是蒙古贵族保守派首领,他反对汉化,仇视汉人,实行了一系列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尤其是南方民众受到沉重压迫,百姓怨言沸腾。恰在这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灾荒,粮食歉收,人们食不果腹,生活难以维持。
趁此机会,彭莹玉和大弟子周子旺在袁州举行起义。彭莹玉组织了五千名教徒,每人胸背各写一个“佛”字,宣扬弥勒佛来到人间,要改天换地。大批民众响应,纷纷参加起义军。
元朝对南方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当地官员对付不了起义军,有的被杀,有的逃窜。起义军很快攻占了袁州及周边地区,建立了政权,号称大周国,推举周子旺为“周王”。彭莹玉起义,给其他地方作了表率,产生了很大影响。
袁州爆发起义,给了元朝统治者当头一棒。伯颜又惊又怒,派元军前去镇压。起义军未经训练,武器简陋,不是元军对手,虽经浴血奋战,但最终失败,周子旺被杀。彭莹玉在信徒们的掩护下,逃到了淮西。
袁州起义虽遭失败,但彭莹玉反元意志毫不动摇,他继续在淮西开展反元活动。后来,彭莹玉又到江西、湖南、湖北一带,招收信徒,宣传反元思想。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彭莹玉积蓄了不小的反元力量。
彭莹玉培养了许多得力弟子,比较出名的有:况普天、邹普胜、赵普胜、李普胜等人。他们都是普字辈门徒,后来成为红巾军的重要将领,征战沙场,屡立功劳。有的后来投靠了朱元璋,成为明朝开国功臣。
公元1351年,北方的韩山童、刘福通利用修治黄河、民众不堪重负的机会,聚众造反,起义者头裹红巾,被称为红巾军。红巾军公开打出恢复大宋的旗号,人数多达数十万,声势浩大,震动中原。
彭莹玉闻之大喜,遂与徐寿辉、邹普胜等人商议,在蕲州举行起义。起义者也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与北方红巾军遥相呼应。彭莹玉经过十多年的传教,教徒遍布各地,成为起义骨干。南方受元朝压迫很重,反元大旗一举,民众群起响应,使起义军很快拥有了百万之众。
起义军攻城略地,占领了湖北、湖南等大片地区,建立了政权,国号大宋。彭莹玉一生以反元为已任,不慕权力富贵,他扶持徐寿辉称帝,自己担任了军师。
起义军占领两湖以后,分兵东进,攻打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彭莹玉率弟子赵普胜、李普胜等人,兵渡长江,连克繁昌、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夺取千古名城杭州,又攻占徽州,威震江南。
元朝朝廷大惊,派重兵征讨起义军,战斗十分激烈。经过激战,元军又夺回了杭州、徽州,但起义军仍然控制着芜湖、广德、淳安等地。
公元1353年,彭莹玉率部攻占了瑞州。不料,大批元军赶到,包围了瑞州城。起义军由于用兵分散,彭莹玉所带的兵力不多,只好奋力守城。元军让彭莹玉投降,遭到彭莹玉厉声痛骂。
瑞州之战打得十分惨烈,彭莹玉和起义军将士全部战死。元军破城后进行屠城,城中男女老幼全被杀光。
彭莹玉壮烈牺牲,他的部下和弟子们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与元朝浴血奋战。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最强的一支起义力量,是韩山童组织发动的红巾军。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