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父子兄弟

2024-03-18 作者: 采莲的何田田
第624章 父子兄弟

第624章 父子兄弟

杨阿五希望能够前往父母坟前祭拜,崔澈闻言,心中有感。

虽然他与杨坚在仁寿年间交恶,但他们夫妻的恩情,崔澈从未忘怀。

“你若是思念关中,大可在明年夏季,往仁寿宫避暑,到时候带上杨颢一起,往二圣坟前祭拜。”

崔澈认真说道。

曾经的东隋天子杨颢禅让之后,被送出了晋阳,每日深居简出,倒也安分。

只是崔澈虽然遵照了承诺,不曾谋害于他,但也从未放松过对杨颢的监视。

杨阿五疑惑道:

“陛下不与妾身同去?”

崔澈感慨道:

“我已人至中年,时不我待,当一统九州,立下不世之功,岂能劳烦后人。”

当崔彦卿与刘方这对翁婿带着三万精骑赶到洛阳城外时,距离除夕也没剩几天。

崔弃疾奉其父崔澈之命,出城相迎。

看上去崔彦卿此时手握三万精骑,似乎可以威胁洛阳的安危,但崔弃疾心里却清楚,即使崔彦卿拥有这三万精骑的指挥权,也不足以完全掌控他们。

这三万精骑,是父皇真正的嫡系,军中的将校,跟随他多年,不敢生出背叛之心。

因此,崔弃疾丝毫不担心崔彦卿趁机发动兵变。

当三万精骑在崔彦卿的率领下,出现在眼前之时,崔弃疾并没有生出任何的恐惧之感,而是回忆起了自己跟随父亲前往河北,当时博陵骑卒前来迎接的那一幕。

“大哥!”

隔了老远,崔彦卿就迫不及待的越众而出,独自一人朝着崔弃疾挥手奔来。

崔弃疾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三弟!”

二人是同父同母的亲生兄弟,崔彦卿哪怕曾经冒出过一丁点争储的苗头,但被崔澈及时掐灭。

因此,崔弃疾与崔彦卿这对兄弟,不敢心中究竟如何作想,至少维持了表面上的和睦。

对于皇室来说,这也就够了。

这点表面上的和睦,足以让他们各自生出安全感,不至于走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崔彦卿翻身下马,与崔弃疾紧紧相拥,待他们二人诉说了相思之情,崔祐之才上前见礼:

“侄儿拜见王叔。”

崔彦卿抚着崔祐之的小脑袋,笑道:

“魏王都长这般大了。”

崔祐之正是身体发育的年龄,跟着崔澈去了南方大半年,确实长高了不少。

崔彦卿问道:

“跟随父皇南征,獾儿可有什么收获?”

这个问题崔祐之回朝以来,回答过无数次,父亲问他,母亲问他,就连皇祖母也会问他一句。

但崔祐之并不感到烦躁,依旧耐心的回答道:

“侄儿看见了民生艰苦,看见了皇祖父创业不易。”

崔彦卿颔首道:

“不错,父皇创业不易,我等儿孙更应该珍惜,佑之你能明白这个道理,父皇想必也是欣慰的。”

崔弃疾笑道:

“好了,莫要再说闲话了,父皇如今还在洛阳宫里急着见你。”

崔弃疾显然也是对崔祐之这个儿子满意的,作为太子,除了展现自己的治国才能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在父亲面前固宠。

而崔祐之毫无疑问就是他太子之位的重要保障。

崔澈越是宠爱崔祐之,便越不会让兄弟们有机会染指他崔弃疾的储君之位。

杨广之所以能够取代杨勇,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其子杨昭受宠,恐怕也是杨坚决心易储的重要原因。 刘方跟随崔彦卿一起去到宫中面圣,只是被崔澈好言宽慰几句后,刘方便提出告辞,以免打扰了他们一家团聚。

大殿之内,只剩了崔澈、崔弃疾、崔彦卿、崔祐之四人。

既然都是骨肉血亲,崔澈也计划与他们说些心里话。

他看向了第三子崔彦卿,唤道:

“彦卿。”

崔彦卿应声道:

“孩儿在。”

崔澈问道

“此前伱是梁王,此后我以你为吴王,以麻痹隋人,如今又将你改封蜀王,其中用意你可明白?”

崔彦卿恭敬道:

“孩儿省得,如今蜀地新附,父皇是想让孩儿出镇成都,孩儿必定为父皇看好了蜀地,不使其生乱。”

崔澈微微颔首,又道:

“但你在蜀中待不长久,蜀中天府之国,形胜之地,不是分封亲王的好去处。

“将来你呕心沥血治理蜀地,卓有成效之时,我却要将你改封他处,你会如何作想?”

崔彦卿神色一怔,随即答道:

“儿子的一切都来自于父皇,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岂敢生出怨言。”

崔澈闻言笑道: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当年为父也是这般与你们外祖父说的。”

说着,他看向崔弃疾问道:

“菩萨奴,如果你是彦卿,你是否会心生怨言,认为都是我的儿子,为何我要偏爱于太子。”

崔彦卿也立即看向了崔弃疾,等待着他的回答。

崔弃疾稍作沉吟说道:

“不敢欺瞒父皇,孩儿也会为此心中不平。”

崔澈点点头,继续道:

“所以啊,菩萨奴,你要知道,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但我为了你们将来不至于手足相残,刀兵相向,行事常常偏向于你,让彦卿受了委屈。

“作为父亲的我,对他又何曾不会心生愧疚。

“若有朝一日,为父驾崩,你坐上了这个皇位,必须要好好待他。”

崔弃疾惊慌道:

“孩儿只求父皇龙体安康,不敢作他想。”

崔彦卿、崔祐之也纷纷请求崔澈不要口出这等不详之言。

崔澈摇摇头,他直视着崔弃疾,沉声道:

“答应我。”

崔弃疾赌咒发誓道:

“孩儿谨遵父皇教诲,将来必定与弟弟们和睦相处,不敢亏待了三弟,若是有违此誓,让我死在天雷之下。”

崔澈闻言点点头,对崔彦卿说道:

“这是为父唯一能为你做的。”

崔彦卿为之动容:

“孩儿谢父皇维护,此番入蜀,孩儿不敢生出懈怠之心,必使蜀地长治久安。”

崔澈笑道:

“不用急着前去赴任,暂且留在洛阳陪同为父一些时日,待明年春暖花开,再去也不迟。”

随即,崔澈又与他们三人说起了自己明年春耕后,准备攻取淮南的计划。

而崔弃疾与崔彦卿先后镇守徐州,对淮南颇为了解,也对崔澈介绍起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