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收取敦煌
君无戏言,崔澈并非是在与崔祐之说笑,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将崔祐之多留在北疆一段时间,深切感受民间疾苦。
而身处蓟县的杨丽华也被蒙在鼓里,但凡知情之人,都不敢承受着崔澈的愤怒,向杨丽华通风报信。
毕竟不会真的有开国皇帝惧内。
崔祐之的牧童生活由此展开,而崔澈的车驾也驶向了边境,接受阿会鲁苏与大贺摩会的朝见。
阿会鲁苏此前大病过一场,好在养了两年时间,身体已经康复,如今的他,已经是位两鬓斑白的老者。
而四十岁的崔澈依旧是满头青丝。
一朝天子,一朝臣,阿会鲁苏、大贺摩会重新受了崔澈的册封,并且向天盟誓,永为大燕藩篱。
崔澈自然是不会信他们这番话的,若是不能保证自身的强大,过去的忠犬,也会变成反咬主人的恶狼。
他特意将麾下的三万精骑带来,目的就是要震慑二人。
与此同时,遥远的河西走廊,麦铁杖领兵西进,即将抵达沙州。
东晋年间,前凉以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设置为沙州,治于敦煌。
自隋朝开国以来,沙州沦陷胡尘近三十年,百姓饱受吐谷浑的奴役,当燕军自张掖而来的消息传扬开来,民众无不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更有甚者,则在暗地里秘密串联,准备驱逐吐谷浑的沙州镇将。
沙州镇将对此毫无办法,在崔澈与吐谷浑可汗会盟之时,就着重提到过要收复敦煌。
之所以迁延至今,不过是李渊兵败张掖,又让吐谷浑统治了敦煌一段时间。
如今燕军杀来,吐谷浑国内并不会派出军队抵挡,沙州镇将孤立无援,甚至无需民众驱逐,他自己也在收拾多来搜刮的财物,提前逃之夭夭。
沙州豪族纷纷出面维持秩序,在麦铁杖赶到敦煌城时,沙州百姓箪食壶浆,慰劳远道而来的将士。
燕军也在麦铁杖的约束下,保持了王师的风范,并没有就地劫掠。
当天,玉门关守将派人前来请降,麦铁杖派兵前去接管,自此,时隔近三十年,再度打通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联系。
麦铁杖一面派人向朝廷报捷,一面又组织使团前往西域,出使各国,顺道打探消息。
然而燕国的使团尚未出发,却先有西突厥的使者前来敦煌拜会。
此时的西域并不安宁,正卷入西突厥与西部突厥的内战之中。
隋朝仁寿年间,西部突厥达头可汗被杨素击败,部众溃散,只身逃入吐谷浑不知所踪。
如今统御西部突厥的则是达头可汗之孙,号为射匮可汗。
而西突厥泥利可汗死后,由其子即为,号为处罗可汗。
处罗可汗曾想在达头可汗兵败后,趁机吞并西部突厥,却遭到了射匮可汗的顽强抵抗,二人为此展开了长期的战争。
这也是崔澈在统一北方期间,北疆能够安然无事的原因之一:
突厥分为四部,捉对厮杀,没有能力干涉中原内战。
在西突厥与西部突厥的战争中,西突厥起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毕竟达头可汗在被杨素击败后,十余个原本归属于西部突厥的铁勒部落转投隋朝,被隋文帝杨坚送给了东突厥启民可汗,其中一部分又被崔澈掳掠南下。
西部突厥实力遭受严重削弱,难以与西突厥抗衡。
但西突厥处罗可汗生性残暴,曾经一次坑杀铁勒诸部首领数百人,激得各部反抗,纷纷倒向西部突厥,形势逆转,如今已经退至时罗漫山(今新疆哈密北天山),在西域的统治也是岌岌可危。
西突厥使者来此,自然是希望能够得到大燕的援助。
但是否介入西部突厥与西突厥之间的战事,并不是麦铁杖所能决定的,他只能派人护送使团入朝,同时派遣信使快马向崔澈报信。
燕军此次西征,止步于玉门关,麦铁杖亲自镇守敦煌,等待崔澈的旨意。
他在重新组织起沙州府兵体系后,便将陇右各州府兵遣散。
沙州顾名思义,境内多是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实在难以长期供养麦铁杖带来的数万大军。
当各州府兵陆续返回的时候,崔澈也结束了与阿会鲁苏、大贺摩会之间的会面。
二人各归部落,时隔近第一个月的时间,崔澈也回到了小城。
被留在小城牧羊的崔祐之黑了,也瘦了,一见到崔澈便放声大哭,心里有数不尽的委屈。
“牧羊的生活很苦吧?”
崔澈明知故问道。
崔祐之哽咽着点头,抱怨道:
“辛苦不说,每天还只有两个馒头,根本填不饱肚子。”
由于崔澈离开前,曾下令,谁也不许私自给崔祐之喂食。
哪怕是跟随他一起体验生活的张涣,也不敢将自己的馒头让给他。
崔澈认真道:
“我小的时候,与裴秀两个人,每天也只有四个馒头,当时裴秀正在长身体,食量大,往往都是他吃三个,我只吃一个。
“到了大雪天,寒风彻骨,衣裳破破烂烂,夜里两人共睡一床薄被来御寒。
“与我那时的生活相比,你现在还算苦吗?”
崔祐之想了想,连连摇头。
崔澈又问道: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可有什么体会?”
一旦崔祐之的回答不能让崔澈满意,他必然是要让孙儿继续在小城待上一段时间。
崔祐之回忆着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不禁泪如雨下,他委屈道:
“孙儿很认真的在放羊,也没有一头羊走失,我真的很努力。
“但每天只有两个馒头,孙儿食不果腹,夜里饿得彻夜难眠,最是煎熬。”
崔澈闻言,正色道:
“没错,你的付出,本应该获得更多,但我的‘苛捐杂税’,使你每天只能吃上两个馒头。
“伱会觉得委屈,心生不满,獾儿,你要记住这一刻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来要做一个宽仁爱民的好皇帝。”
崔祐之若有所悟,说道:
“皇祖父,阿爷也来这里放过羊吗?”
崔澈展颜笑道:
“等回晋阳了,也让他过来牧羊。”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