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李家母女

2024-03-18 作者: 采莲的何田田
第504章 李家母女

第504章 李家母女

李世民并不知道窦氏与李渊、杨广、崔澈三人的情感纠纷。

毕竟那都是快三十年前的事了,知道内情的人,已经为数不多。

况且此事关系到杨广与崔澈,谁又不是讳莫如深,哪敢在人前议论,否则崔澈与杨广无论是谁秋后算账,都没有好果子吃。

再者说了,即使在背后嚼舌根,也不可能传到一个十岁少年的耳朵里。

故而,当李渊与李世民详细说起当年之事,也惊骇得李世民目瞪口呆。

他一直以为父亲被杨广猜忌,是因为那句‘李氏当兴’的谶言。

当时崔澈反叛,各种谶言流传,其中就有崔澈命人编造的‘燕地有王气,崔氏为天子。’

也有一句朴实无华的‘李氏当兴。’

当时,正处在特殊时期,杨广遭受崔澈的背叛,正敏感多疑的时候,听闻‘李氏当兴’,唯恐出现第二个崔澈,于是便将屠刀举向了李穆一族。

相较于李穆一族来说,唐国公李渊也只能算是小门小户。

在尉迟迥之乱中,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选择支持杨坚,故而被奉为开隋第一功臣。

不曾想,仅仅一句‘李氏当兴’便要了他们宗族三十余人的性命,只有李敏跟随崔澈在河北发展,逃过一劫。

李渊虽然未曾受到波及,但也使杨广多了一个厌恶他的理由。

不等李世民为李渊、杨广、崔澈三人共同爱慕窦氏一事啧啧称奇,便有一名妇人走了进来,她黛眉微皱,训斥道:

“夫君为老不尊,这种羞于启齿的陈年旧事,居然也拿来与二郎说。”

进门之人,正是唐国夫人窦氏。

跟随在窦氏身后的还有一名少女,论相貌,酷似其母年少时的模样,只不过多了几分英气。

“女儿拜见父亲。”

少女向李渊揖礼道。

她正是李渊第三女,也是窦氏的亲生女儿。

李氏时年十四岁,闺名秀宁,早已经选定了人家,与钜鹿郡公柴慎之子柴绍有一纸婚约。

之所以尚未出嫁,只因在筹备婚事的时候,柴绍家中生出变故,其母病逝,按照礼制,三年不能谈婚论嫁,她们二人的婚事自然也拖延下来。

好在明年年初,便是三年期满,届时李秀宁就将被送往江都,与柴绍完婚。

与李渊遭受猜忌不同,柴家可谓深受杨广的信任。

元德太子杨昭在世之时,柴邵之父柴慎便担任太子右卫率,执掌东宫宿卫,其子柴邵也承蒙父荫,起家东宫左千牛备身。

也正是看中了柴家父子在东宫的地位,李渊为了投资储君,才会与柴氏联姻。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婚事才敲定,便迎来了杨昭病逝的消息。

虽说柴家父子并未遭受此事的波及,被杨广迁怒。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杨昭既死,未来的新君,自然不会将柴家父子视作心腹,除非是皇孙袭位。

不过李渊也并未因此悔婚,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必定要遭世人唾弃。

“无需多礼。”

李渊右手微抬,让李秀宁起身,而李世民也赶忙见礼道:

“孩儿拜见阿母,见过阿姊。”

窦氏颔首道:

“阿凤不必多礼。”

李世民自小便心气高,常以凤凰自比,故也常被家人称作阿凤。

李秀宁将二弟扶起,见父母似乎有话要说,她笑道:

“今日难得有个好天气,阿凤不如与我出门走走。”

说着,她将眼睛瞟向父母,李世民也是一点就透,与李秀宁一起向李渊、窦氏告辞,得了二人允许便快步离开。

屋里只剩了夫妻二人,李渊尴尬笑道:

“夫人方才都听到了?”

窦氏没好气地说道:

“我是听说毗沙门(李建成)从江南寄来了家信,故而匆匆前来,哪是有意要听你们父子叙话。”

相较于李世民的小名阿凤,是他自比凤凰的结果,那么李建成的小名,便来自于佛教。

毗沙门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佛经所说四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

李渊听说妻子是来看信的,也当即将李世民递还的信纸,又交给了窦氏。

不同于李家父子,窦氏关心的并不是朝中时局,而是李建成在信中所言的家事,李建成在信中提到他新得一子,命名为李承宗,这让窦氏不胜欢喜。

至于杨家的江山社稷,她是真的不关心。

甚至崔澈若真的篡夺了大隋,窦氏还会拍手称快。

倒不是她与崔澈有私情,就像崔澈向杨丽华解释的一般,他们二人也就在各自婚后,出席宴席时见过几次,其余,再无联系。

窦氏的母族为宇文氏,深受其舅父周武帝宇文邕的喜爱,自小养在宫中。

说是外甥女,其实与女儿也差别不大。

当初杨坚篡周,屠灭宇文泰的子孙,窦氏便曾经伏床大哭:

‘只恨我不是男子,不能够解救舅家的危难!’

吓得其父窦毅与其母北周襄阳长公主惊慌之下,连忙遮掩其口,让她莫要给家里带来灭族之祸。

这江山是他们杨家的,窦氏巴不得崔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杨坚也尝尝子孙灭绝的滋味。

正当窦氏为长子成为父亲而欣喜的时候,李渊突然问道:

“夫人是否后悔当年嫁给了我?”

唐国夫人的身份固然尊崇,可又怎么比得上崔澈、杨广之妻显贵。

窦氏摇头道:

“夫妻三十年,妾身未曾有一日后悔做夫君的妻子。”

说着,她继续道:

“妾身知道夫君的担忧,且不论如今妾身年老色衰,若那二人当真逼迫,妾身也会一死捍卫贞洁,绝不会使夫君受辱。”

李渊闻言,深受感动,他将窦氏拥在怀中,感慨道:

“能有如此贤妻,渊亦此生无憾。”

正当李家夫妇相拥之际,崔澈也在蒲州紧锣密鼓的做着渡河前最后的准备。

浮桥已经在搭设之中,各类物资都由程娄从绛州转运而来,至于西征的二十万大军,也尽数就位,只等浮桥搭设完毕,崔澈一声令下,便可长驱直入。

与此同时,宇文述也在与高颎磋商御敌之法。

史书没有记载平阳昭公主的闺名,不过因为大唐双龙传的关系,李秀宁这一名字广为流传,总是李氏也不好,就干脆借用李秀宁。

明天会晚一点,白天要出去一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