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司马昭派司马望出使蜀国,派高柔出使东吴,派郑冲出使戎狄,派司马脸出使鲜卑。
如此以推动和戎系蜀联吴牵鲜笼胡灭曹战略,实施合纵连横策略。
果然,司马久率部北上,陆豫并没派兵追击,而是按兵不动,仍然是三座大营呈品字形,也不攻打豫州。
只是给司马昭造成一定的威胁,迫使司马昭仍然留出十三万大军镇守豫州。
但是,天下士族不断有人来投靠司马昭,他的兵力仍然持增。
几天之后,屯于豫州城外的司马大军又增兵达十七万之众。
司马孚建议趁此机会,夺回许昌。
司马昭即派司马旺率部七万,支援许昌兵马大营的虎将袁雄、黄申、黄守毅,猛攻许昌。
许昌城内的庞会、庞鹏兄弟俩只有五千兵马,危在旦夕。
形势极其严峻。
陆豫急疾书派人报呈曹髦。
……
京都。
后宫。
上书房。
此时,司马燕、陈泰、郭茅已至。
罗靖也带来了诸多负责飞鸽传书的锦衣卫,在上书房外候命。
因为战报颇多,而且非常不利于曹髦。
今夜,曹髦还遭到了郭太后的严厉斥责。
曹髦心里满肚子火气。
所以,曹髦让司马燕、陈泰同时执笔拟诏,并让郭晓文和吕桐先去休息,不必等他。
但是,郭晓文和吕桐却不走,非要在这栋简易大木房里陪伴曹髦。
卢菲已经生了儿子,卞氏姐妹也将生养,这给郭晓文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她得陪伴曹髦,得侍寝,得尽快怀上龙种。
至于吕桐,她主要还是要洗涮“三姓家奴”的骂名,努力学习军旅知识。
现在战报频繁来往,而且都是极重大的军事行动。
她得把握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军事知识。
这可是从兵书上学不来的,因为战况千变万化。
郭祥、甄聪两人暂时退出上书房候命。
有些事情,较为机密。
他们俩不宜听,也不能听,更无资格听。
典刚亲自把守在上书房内。
后宫其他门已经关闭,只留一个门进出。
于晃亲自把守后宫大门,
乌崇远等中郎将则率众侍卫则在后宫大门外及附近巡逻。
……
上书房内。
曹髦闻讯许昌告急,急命司马燕拟诏,又让罗靖飞鸽传书给沿途的锦衣卫传旨给文鸳、蔡仁放弃荆州治所襄阳,回师许昌,冲杀豫州司马大军,斩杀那些投靠司马叛军的士族兵马。
至于先救许昌,还是先冲杀豫州城外叛军?由文鸳、蔡仁视情况而定。
曹髦又让陈泰拟诏,传旨钱清、陆纾放弃扬州,携带钱粮,回师许昌,并择机全力攻击豫州,缓解陆豫之困,斩杀那些投靠司马昭的士族兵马。
至于先救许昌,还是先冲杀豫州城外叛军?由钱清、陆纾视情况而定。
……
曹髦又从怀兜里掏出传国玉玺,塞给罗靖,让罗靖负责用印。
他背手踱步,思索应战之策。
狼烟四起,必须有所突破。
不然,一旦蜀、吴、鲜卑、胡匈、戎狄、司马昭、各大士族结盟,
组成百万大军,攻伐京都,曹髦的这个魏国就真的就会被彻底消灭了。
吕桐眼望曹髦焦虑的神情,急忙上前说道:“陛下,可让家兄率部南下东进。
据斥候呈报,他手中现有步骑两万余人,以家兄之勇,冲击豫州司马大军,配合陆老将军、虎将文鸳攻破豫州,肯定没有问题。
只要击破豫州的司马叛军,收拾其他诸州郡叛兵便没问题。”
陈泰写好一份诏书,交给罗靖盖印,又急道:“陛下,吕妃言之有理。
我等四处开战,不如集中兵力,攻击一点,突破一点。
首先,最需要的,就是斩杀各大士族的叛军。
他们是临时组军,作战经验缺乏,军纪甚差,军械装备也较差,利于我军突破。
其次,可集中飞虎军,让锦衣卫配合,集中斩杀各大士族的叛军。
反正幽州秦朗已经在斩杀士族方面做出了榜样。
这事,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郭茅趁机下跪请战。
他一心要收回兵权。
曹髦虽无法获悉郭茅内心想法,但是,又如何放心让郭茅去抓兵权?
毕竟郭茅长期跟着司马昭,将来会不会变成另一个司马昭?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于是,曹髦扶起郭茅,亲切地说:“老爱卿年迈,还是和陈老将军一起辅佐朕处理朝政吧!
老爱卿军旅经验丰富,朕需要老爱卿在上书房出谋划策。”
郭茅却还要请战,感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恰好,此时,雁门典军校尉韩英策马来报。
韩英,字:孟鸢,时年23岁,长相英俊。
因其有锦衣卫护送,可入后宫,并进入上书房。
他声称成律归率鲜卑、楼兰部落联盟大军袭击雁门关,并已经通过雁门关,挥军东进中原。
曹髦转身面向韩英,聆听边关情况,又问:“雁门太守牵嘉呢?”
……
牵嘉,安平观津人,前雁门太守牵招长子。
牵招死后,牵嘉袭爵为关内侯。
三年前,经司马昭建议,牵嘉晋任雁门太守。
……
韩英趴地说:“因有司马昭传来的通关文书,所以,牵嘉太守放乔扮商队的成律归前卫过关。
成律归前卫入关之时,忽然出手,杀我将士。
牵嘉太守集结兵马已经来不及,并于战乱中失散。”
郭晓文急忙拉开郭茅,低声说:“你猴急什么?不就是那丁点兵权吗?”
郭茅遭孙女喝斥,心事也被揭破,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再吭声了。
……
韩英禀报紧急军情之后,晕倒在地上。
曹髦急急扶起韩英。
吕桐急急吩咐一名美丽宫女涂颖端水上来,给韩英喂水。
她又让侍卫抬韩英到侍卫值勤室躺下,又让侍卫传御医过来为韩英检查身体。
……
形势越来越严峻。
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士族投入到司马叛军之中。
曹髦便转身对陈泰说:“行,按老爱卿所言,即刻拟诏,调吕扬南下豫州,会合文鸳,以二将之勇,狠狠冲击司马叛军,斩杀那些投靠司马叛军的士族。
老爱卿,就直接这样写,如此直白、通俗、易懂。
此战,务必杀怕那些士族叛军,缴其辎重,为我军所用。”
“诺!”陈泰获赞,建议又被采纳,当即应令一声,下笔如有神。
曹髦又对司马燕说:“司马太傅,给陆渊下旨,速速南下,到豫州督办分田分地、教化民众、兴办私塾和官学、推广使用曲辕犁、发展农桑和养殖。
各大士族起兵叛乱,必加重百姓负担,导致民怨极大,这也给朕安抚天下百姓的好机会。”
“诺!”司马燕应令一声,挥笔疾书,拟好诏书,又给罗靖用印并让锦衣卫拿去飞鸽传书。
她最喜欢写这些德政仁政之类的文章了。
她写起来这类文章,也尤其得心应手。
司马燕和陈泰所写诏书,皆用新纸,而且,用小纸条形式拟诏,如此方便飞鸽传书。
这也算是在1700多年前开创这种诏书的先河了。
此时,侍卫来报,称韩英韩孟鸢已经醒来,并且在上书房外候命。
曹髦让那侍卫扶韩英进来。
韩英属于劳累过度。
他策马飞奔而来,昼夜不停,日行千里,夜驰八百。
他一天一夜到此,途中累死战马三匹。
幸好沿途有驿站,可以换马。
曹髦封韩英为中郎将,又亲手拿一大块马腿给他吃。
韩英激动万分,磕头谢恩,把额头都磕破了。
曹髦嘱咐韩英,好好休息,感觉体力恢复,然后潜回雁门关去。
曹髦表示会派锦衣卫乔装护送,待韩英及锦衣卫弄清鲜卑联盟大军情况后,朝廷还会有女锦衣卫配合韩英。
听说女锦衣卫,这让司马燕、陈泰、郭茅等人均是十分惊奇。
郭晓文和吕桐相视一眼,忽然想到了胡红颜。
因为曹髦的倚天剑给了胡红颜。
以前,胡红颜离奇失踪,郭晓文就感觉蹊跷。
后来,她还发现曹髦的倚天宝剑不见了。
但是,她也没敢多问。
现在, 郭晓文确实很聪明的想到了这一环节。
而且,宫中有人私下说,胡红颜曾回来过后宫。
青釭宝剑则是一直在青素手中。
青釭宝剑、倚天剑都是以前曹操的佩剑。
不是曹髦特别信任的人,曹髦不会舍得将此宝剑赠与别人的。
现在,郭晓文完全想通了这一细节。
她暗暗吃惊:没想到胡红颜竟然也是特工,而且还是特工之王。
……
曹髦让韩英届时想法给鲜卑联盟军制造矛盾,并择机配合甄聪、郭祥到凉州招兵买马,抗击胡匈和鲜卑联盟大军。
接着,曹髦又让侍卫传甄聪和郭祥进来,并封郭祥为折冲将军、甄聪为破虏将军,让郭祥、甄聪在韩英和锦衣卫的配合下,即刻离京,择机招兵买马。
此部兵马命名为靖卫军,并可竖起郭太后的旗号。
他令典协率部护送。
至于钱粮,可斩杀当地的士族,以此获取。
韩英欢天喜地领命而去。
尽管他还立足不稳,但是,他一手握着大马腿,一手扶着墙壁走。
典协、郭祥、甄聪接旨后,急急拜谢而去。
他们追上韩英,扶着韩英,走出了后宫,连夜离京,前往西北。
因为这是郭太后的懿旨。
郭祥、甄聪均是郭太后的亲人。
魏国有难,他们急死了,恨不得即刻就统兵出征,斩杀司马叛军。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