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献金

2015-05-15 作者: 水酒一盅
第196章 献金

没想到这么快又要与桥上彻会面,然而这次会面就比较正式了,是在他的办公室,上次的翻译人员也在。

“市长大人,又来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我和桥上彻握了握手,发现他今天满脸笑容,似乎心情还不错。

桥上彻答道:“哪里,像陈先生这样的企业家,我是恨不得多接触一点啊,毕竟岛国的经济发展,要看你们!”

他这话明显是在恭维,但我还是很受用的,因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说是会影响岛国房地产市场也不是太夸张。

“不知陈先生今天来是所谓何事?”桥上彻挥挥手拒绝了我递过去的香烟。

“市长大人,其实也和上次的事情有关。自从你召开了记者会之后,现在情况有些复杂,不但许多炒房客蠢蠢欲动,而真正有意购地合作建房的人,也怕这是又一次地产泡沫。”我简单扼要地说明了目前情况。

说实话,对于合作建房这档子事自己把握也不是很大,与其说现在是寻求桥上彻的帮助,不如说是寻求信心。一个人扛,总好像少了点什么保障,如果政府官员加入进来,那么无疑会让我觉得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在任何国家都通用的法则,讨好了官员,生意绝对不会太难做。

“确实呢,我国的房地产泡沫,现在想起仍然是触目惊心。”桥上彻也感叹道。

岛国采取住宅分类供应,低价公房调节住房市场价格的机制。由地方政府及住宅公团建设公营住宅,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阶层;由私营发展商提供商品房,满足中高收入阶层需求;政府通过低价公房来调节住房价格,1966-2000年,新建公营住宅占全部新建住宅的比例达45%左右。

住宅金融公库为地方政府及住宅公团提供建房资金,为所有居民提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邮政储蓄贷款;1960年后民间金融机构开始参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而当时实行的土地私有制,一般情况下,家庭是土地的净出让方,而政府和企业是土地的净买入方。企业是土地价格上涨的最主要推动者。在1985-1992年,企业购买了价值45。97亿岛币的土地,而家庭出让土地的收入高达83。42万亿岛币。

与快速城市化相伴的是土地价格和房价的快速上涨。这在岛国形成了所谓的“土地神话”。土地神话是指土地价格的上涨幅度会永远高于物价上涨幅度。主要是因为岛国国土面积非常狭小,土地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财富,生产技术可以不断发展,商品可以不断生产出来,国土面积却无法扩大,因此,土地价格似乎会只升不降。

这让我想起了开发商的最大忽悠:房地产只会升值不会贬值!多么可笑的论断!人性在贪婪中泯灭。

企业行为发生扭曲,购买大量土地并作为资产而保有,导致有效供给不足。房地产投资收益高于一般商品,且预期高涨。我们无法计算房地产投资收益率与一般商品投资收益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土地价格年收益率看出,考虑到一般商品的周转速度快于房地产,两者的年化收益率的差异可能没有这么大。但是这也足以对企业和个人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企业将土地作为资产而保有,那么几乎不用交税,但是仍然可以享受土地价格上升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融资成本下降,贷款易于获得;一旦企业在短期内将土地出售,那么他几乎要将增值收益全部交给政府。因此企业将土地作为资产保有而不愿投放市场。

正是当时的这个情况,所以很多人真正想买房的人,却买不到房,或者说是买不到合适价格的房子。一平米上百万岛币的房子,谁敢买,所以一些终生租房者也相继诞生。

即便是现在,岛国民众仍然认为能买得起房子,绝对是非常值得吹嘘的一件事情。

曾经有个笑话是这样的,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

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岛国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

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这是所有岛国人都不愿意回顾的一段黑历史,光是想想就觉得可怕,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跳出这个怪圈,仍然是买不起房。

“我觉得,政府应该派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人站出来,这样民众可能会比较信服。让他们不要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要展望未来,人人都能有自己的房子。”我开始给桥上彻下套子,从上次的接触来看,他对这方面实在懂得不多。

照理说政府的高官是不应该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就像在华夏,你可以找到某个天天大吃大喝的官员,没做啥实事,但水平肯定有。你问什么他就能答什么,哪怕是忽悠。

但在岛国不同,这边的官员可以没有什么能力,但形象却非常重要。

我这么一说,桥上彻就懂了我的意思,这个有公信力的人,曝光机会绝对不会少,而且很可能会改变民众对房地产市场的印象。

多好的机会!任何有野心的政治家都不会拒绝我的提议,何况他是桥上彻,这么爱出风头的家伙。

“陈先生阐述的未来还真是美好呢,但你们真能做到吗?虽然这样问有些不好意思,但陈先生,我问的是你,你有信心让岛国的房地产市场重新复苏?”桥上彻虽然内心在激动,但没有失去理智,很是怀疑地问我。

这么大的牛皮我还真不敢吹,让岛国地产市场复苏?别开玩笑了,哥只是个商人,赚一票就走!

“市长大人抬举了,我没有那种能力,但自问自己手上的项目绝对可以做好,当然,这需要你的支持。我会让所有想买房的人,住上价格最合适的房子。”

“这样的话,连我都被打动了呢!陈先生,我非常看好你,一定会帮忙的,但是你也知道,最近我的政治生涯遇到了一点麻烦。”桥上彻说这话的时候,脸都没红一下。

关于在岛国政治家拉选票和资金,这点有些透明,而且在很多国家,这都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在某些国家,为政客奉上政治资金供其巩固地位或竞选,是合法的。

所以桥上彻丝毫没有掩盖自己想要拿钱的嘴脸,而我也是准备好了为此付出一点代价,或者说是帮伊库扎做出这个决定。石田章五以前肯定也这么做过,但具体数额,我需要和英六郎商量一下。

“作为朋友,互相帮助是最基本的原则,我想,桥上彻先生现在是我的朋友了,不是吗?”我再次向他伸出了手。

他满脸微笑地握住我的手,答道:“没错,我和陈先生确实是朋友。”

这件事就不用经过石田章五了,英六郎便可以做决定,其实我也有这个权力,但还是知会他一声比较好。免得到时说我乱用钱,利用资金绕开他们和桥上彻接触。

英六郎看起来还是比较犹豫的,问我:“真的有这必要么?桥上彻的胃口很大,一点点钱根本满足不了他。”

“哦?需要多少?”我顿时来了兴致,既然英六郎都这么说,那可能真不是个小数目。

英六郎伸出五个指头,说每次至少这个数。

“五千万?”

“没那么多,五百万岛币。”

五百万,这么廉价,真是吓我一跳!原以为像桥上彻这种级别的官员,没有千万以上别想得到帮忙,看来不过尔尔。

也许是意识到我的不屑,英六郎补充道:“这只是个开始,如果找他帮忙,之后他会很不要脸地接二连三问要钱。我们跟他合作的次数也不少了,非常清楚。”

原来是这样!

在岛国,基层行政体系总体相对清廉和有效,且受到了相对完善的监督。但是,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中,仍有一些腐败的重灾区,政治资金就是其中的典型领域。

在岛国的选举制度下,无论是政党还是政治人物,都需要大量政治资金作为竞选基本保障。如果仅靠公开渠道获取合法的政治捐款,不仅在单笔数额、捐款人身份等方面限制众多,而且公开于“政治资金报告书”,使用时有各种“不便”。

因此,许多政治人物寻找“金主”筹集秘密政治资金。狗濑直树事件亦是如此。2012年11月,在前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小郎辞职后,时任副知事狗濑决定参加继任知事选举。为筹集资金,他向岛国大型医疗机构“德洲会”创始人德田虎雄提出需要1亿岛币,后者随后派遣其子、众议员德田毅在议员会馆直接交给狗濑5000万岛币现金。

而在另一方面,德洲会在东京有医院和老人院各1所,在狗濑担任副知事期间,这两处设施共获得东京都政府9。6亿岛币的补贴。东京都政府还批准了德洲会新建一处150张床位的医院。按照政府为床位提供补贴的标准,这座医院最多也可能获得超过9亿岛币的政府补贴。因此,狗濑之举有明显的“权钱交易”嫌疑。

其实,这就是要钱要得多了的原因。

所谓政治资金,就是政治献金,是指对于从事竞选活动或其他政治相关活动的个人或团体,无偿提供的动产、不动产、不相当对价给付、债务免除或其他经济利益,例如,免费提供竞选办事处之使用或者赠送饮料给拟参选人等情形,均属政治献金的范畴。但是上述政治献金不包含政党党费、政治团体会费或义工服务。

美国的法律允许接受政治献金。只是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美国竞选法规定,为特定的候选人提供政治捐款在一次选举中对每位总统候选人和国会议员候选人捐款额的上限是1000美元,个人在一次选举中可为政党捐献的钱不得超过2万美元。

用于捐给政治行动委员会的上限为5000美元,每年个人所允许捐献的资金总额不能超过2。5万美元;捐款超过200美元的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企业或工会是被禁止直接出资帮助国会议员候选人和总统候选人进行竞选的,但他们可以组成政治行动委员会和个体资助集团为政党发展募集资金,其数额不受限制。虽然“软钱”不能直接用于候选人个人,只能用于为政党及其各级组织动员选票,但其实质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政治家们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太多,这点钱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所以,各种手段便出来了。

怀有各种不同目的的利益集团,纷纷解囊慷慨的提供政治献金。这些利益集团的的政治献金不仅为竞选者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更为利益集团本身开辟了一条条通往国会山和白宫的特殊通道,以及对美国各项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的渠道。

因为,不论是那个党派入主白宫,或在国会山中占据多数,对美国政府制定的政策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为了报答金主们的慷慨,这些党派和政治人物必将制定或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金主的政策。而这些利益集团中既有美国的各大财团,更有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商人。

都说岛国认作美国为亲爹,很多做法其实都是在仿效。

桥上彻的做法就很聪明,他一次也不要太多,但是会要很多次,这样即使是外界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因为他并没有达到政治资金的捐献上限,难道一个人多次捐献政治资金是不对的?

谁也不敢这么说,因为那会遭到所有官员的反抗。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金融证券业亦成为政商勾连腐败的又一个新领域,典型案例是被称为岛国战后最大腐败事件的“利库路特事件”。自1984年起,利库路特公司为开展房地产业务等目的,向政界高层普遍赠送该公司尚未上市的原始股,并直接提供政治献金。

在1988年曝光的受赠者名单中,有时任首相竹下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官房长官小渊惠三、自民党干事长安倍晋太郎等数十名自民党高层,以及几乎所有时任内阁大臣。随着调查深入,此事在岛国政坛愈演愈烈,迫使竹下登不得不于1989年辞职。

而且,由于高层卷入人士众多,岛国政坛一时出现几乎无人愿意继任首相的尴尬局面。此事直接动摇了自民党长期执政的“1955年体制”,成为后来岛国政局动荡的重要起因。

“那也必须得给,否则不帮办事,项目很难操作。”我故意咬咬牙,对着英六郎说道。

反正花的是他们的钱,是他们国家的政坛,关我鸟事。

不过,这钱却是不能由我来交给桥上彻了,以免扯上不明不白的关系,有了上次耿冯朗和官山的经历,我不想经历第二次。

太心惊胆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