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篇章开始的选手和之前选手会有个明显的差别,他她们被我划分成混蛋级别,对之后的选手都会以混蛋指数进行评星。
24号选手——本届大赛唯一的女选手,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清朝我们都以年号代替了选手的名字,慈禧虽是晚清的实际掌权者,但因并未如武则天一样称帝,所以并没有自己的年号。叶赫那拉氏:生卒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文中统称慈禧)。
虽然在母系母系氏族社会结束后全世界都进入了男尊女卑的时期,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称帝的女性只有武则天一人,但掌握实际权力的实在不在少数,而其中也不乏优秀的政治家如冯太后、刘娥、萧太后、孝庄等,当然也有很多坑货如贾南凤、和慈禧等。贾南凤绝对是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却为何在一众女性中只有慈禧一人入选呢?
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而其死后三年清朝灭亡而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统治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女人都干了什么吧。
首先抛开个人情感对慈禧的偏见,慈禧实在是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单从她的政治手段上看,相比她的丈夫咸丰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咸丰篇章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咸丰死前的一系列安排,那个时候慈禧绝对不是这场权利角逐中最有利的争夺者,咸丰晚年的身体非常差,朱批都比较困难,所以写得一手好写的慈禧是咸丰时期的代批人,在代批的过程中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所以咸丰还在世的时候慈禧已经初尝权利滋味,并且眼光已不仅是后宫争宠了,虽然她是同治帝的生母,但并未登顶后宫,咸丰晚期又格外迷恋汉人的小脚女人,所以慈禧绝对没有宠冠后宫,而掌权之后慈禧表现出来的手段看,她应该有能力处理那些威胁到她地位的女人的,所以我判断她的心已不在咸丰身上而是在朝野。
咸丰死后,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最适合坐上皇位的人,应该是恭亲王奕訢,毕竟当年他也曾经是咸丰继位之前皇位的争夺者之一。我不知道咸丰是如何考虑将皇位留给自己才6岁的唯一儿子,而不是留给自己的弟弟。咸丰晚期的清朝亡国之兆已相当明显了,这从咸丰签的众多不平等条约中清晰可见。而奕訢的才能在当时也算有目共睹的。起码三国时期东吴孙策是很明志的将主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而不是留给自己年幼的儿子,从三国鼎立的局面可以看了孙策的决断是对的。不但有三国的历史摆在那,东汉的灭亡也摆在那了,在还没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幼主都送走了东汉何况当时的晚清。咸丰登基后一开始对奕訢是相当重视的,不仅按道光遗旨土了奕訢亲王,原庆郡王府(和珅旧宅)赐给奕訢为府邸,更是打破了清朝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授奕訢接着管理三库事务,补授宗人府右宗正,升授宗人府宗令,又授为阅兵大臣。在八国联军进京咸丰逃往热河后是将奕訢留京处理各项事宜的,而奕訢在此期间,收获了很多人心,就连西方人都对他好感大增,奕訢当时的势力逐渐扩大,咸丰应该是已经感受到奕訢对皇权的威胁,所以在任命八大臣的时候是没有奕訢的。那么无论是从能力还是势力登顶皇权奕訢都已有实力了。因为在排挤在顾命大臣名单之外,奕訢很快联合两宫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一举消灭,这时的奕訢离最高皇权仅有一步之遥,他的对手仅剩“孤儿寡母”的两宫与6岁的同治。可是此后在慈禧掌权的47年中,奕訢都没能走出这一步,而是甘拜下风的不敢有非分之想,从这件事情上可见慈禧手段之非凡。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