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2024-03-13 作者: 个性飞扬
乾隆

乾隆实在是个超级的幸运儿,他爹历经九子夺嫡一路血拼才坐上了帝位,乾隆没有经历任何的波折就稳稳的坐在国库丰盈,国家前途一片光明的龙椅上了。乾隆实在不是个没有能力的帝王,25岁的乾隆即位后,释放了雍正当年的政敌允禵等宗室并恢复爵位,收拢人心,有效的缓解了宗室内部矛盾。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等公爵。十一月,谕令大学士鄂尔泰等仍办理军机事务对官员和百姓都施以宽缓政策。雍正晚期迷信炼丹长生之术。乾隆则不信术士,驱逐僧道等方士,并下令各地不许呈报“祥瑞”,使清朝全盛局面更加明朗的呈现出来。乾隆进一步整顿军纪、抑制粮价、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组织移民,全国各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国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系列政治措施显现了乾隆的政治能力与才干。

与此同时乾隆处置权臣也毫不手软,削张廷玉爵位、处死鄂尔泰亲信胡中藻和鄂昌并借此将鄂尔泰的牌位撤出贤良祠。在选拔新任官吏上,乾隆很是故意选拔一些出身低微的有识之士。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形成了以君主为核心的一支官吏队伍,有效的加强了君主对臣下及全国的控制能力。

政治方面取得了功绩的乾隆在武功方面也很有建设,乾隆六年(1741年)恢复木兰秋狝,平定贵州苗疆之乱与准噶尔部息兵议和,完成了雍正留给他的作业。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了惩治大金川对邻部的侵犯,乾隆分两路进攻大金川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莎罗奔被迫乞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发生了以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为首的地方贵族割据势力的武装叛乱。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以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为生武装叛乱,入藏清军联合达赖喇嘛迅速镇压了叛乱,乾隆十六年(1751年),废除了旧藏王制度成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并制定《西藏善后章程》,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军收复伊犁。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清朝平定准噶尔大局已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彻底平定天山南路的叛乱。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缅甸乞降缅甸国王孟驳向清朝称臣纳贡。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打小金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转攻大金川,乾隆四十年(1775年)底,始将大金川最后平定,从此,这一地区最终结束了混乱相争的局面。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已开垦土地达七亿八千万亩;人口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增添至近三亿人;国库存银长期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之间(虽说雍正给他留了八千多万,但是得打仗啊,那是最最烧钱的好么),接近全国每年赋税的两倍,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达到了“康乾盛世”的巅峰。乾隆还十分重视文化,他决意对社会上全部现存文献进行整理,首先广泛征集图书,不断颁布求书谕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完成了《四库全书》。如果乾隆的章结到此结束,那么乾隆绝对可以位列有最有作为皇帝的前五榜单,就如他自我评价一样:文治武功兼备的“十全老人”此时的清朝疆域空前辽阔、社会繁荣、文化发达,是屹立于东方的强大帝国。

可惜……实在可惜。清朝虽达到了空前的盛世巅峰,世界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乾隆年间正处于西方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历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进入“机器时代”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飞速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而此时志得意满的乾隆,过分的盲目自大,以为欧洲弱小落后,自己为天朝上国。为了防止这些落后民族盗取大清先进文化,更为了防止反清势力联合西方势力,巩固满族统治政权,维护清朝的经济发展,乾隆于1757年(乾隆22年)颁布了“一口通商”政策。责令除广州一地外,其他港口一律停止与外贸易,清朝开启了“闭关锁国”时期。“闭关锁国”并不是乾隆首创,明朝就已经有禁海令,可是很快就发现此举弊大于利,于是重新开放通商。清朝初入关因有台湾郑氏(反清势力)也曾禁海,康熙收复台湾后亦重新开放海域。雍正也曾下令“禁止天主教进入中国”(太平天国永远天主教徒)。康熙为防御“外侵”雍正为宗教信仰虽都有所禁止,但都没有完全关闭国门,可是乾隆却彻底封闭了自我,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放弃了迈进工业的大门。到道光时这一弊端已经非常的明显了,鸦片战争是农业国与工业国之战,怎有胜利的可能啊。而这一政令让晚清变成了半殖民地平封建国家,只能任人欺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