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赳赳苦凉

2024-03-12 作者: 长戈止伐
第十三章 赳赳苦凉

侯霖手指一边的简陋书桌, 简单拜礼“身有不便,不能亲自相迎学兄,还望勿怪”。

邓芝卿轻轻颌首一笑,算是还礼,盘腿而坐,与侯霖四目相对

侯霖尴尬的举着茶杯看着案台上绘着山水的茶壶,一言不发。

邓芝卿打破沉默,率先开口道:“本不想这个时候来打扰学友,耐不住家父再三催促,才惶惶踏进这院子,还好没被几位老师赶出去。”

侯霖抬眉,他并不知晓邓芝卿的父亲是谁,但就凭他头上的玲珑玉冠,想必也是世家大族的掌权者。

邓芝卿拿起茶杯轻饮,打量了侯霖几眼,见侯霖疑惑,笑不露齿说道:“家父是吏部尚书邓清维 ,岁试时在场,候兄那首张口即来的七言绝句可是让家父几日都在嘴里念叨,几乎魔障了,还专门请书法大家用狼毫写了出来,表在书房里。

侯霖干笑两声,还是什么都不说,但心中对邓芝卿好感大增。

大多数世族子弟介绍家室和双亲时都是趾高气昂,特别是念到官阶时,越大的官底气越足,恨不得全长安都听见,有点类似以前侯霖那个世界里官二代昂头翘首喊着:“我爸是某某!”这种陋习侯霖在学士府里见了无数次,早已心生厌倦。

同样的话,邓芝卿却是轻言淡语带过,仅此一点,侯霖就把他和那些最常见的贵族子弟区分开来。

邓芝卿和侯霖随意交谈,大多数时候都是他问,侯霖答,这个不请自来的贵人突然到访让侯霖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侯霖心不在焉的‘嗯,嗯’回答着,心想这位邓公子看来日常也很少与人打交道。

吏部尚书,六部之首,在朝野中被誉为天官。可想其位之重。比起那些徒有爵位,却无实权的九卿来说,天官之称确实担当的起,五品以下的文职官员任命几乎都是从吏部中下发,可想这位置有多炙手可热。

“家父只是想搭个桥,赚一份情义,候兄不必困惑。”

邓芝卿看出侯霖心中的不解,也直切主题说道。侯霖释然,和之前那些提着礼品来的人目的一样,不过两手空空而来的邓芝卿的诚意却比起那些打发府邸家仆送一份礼表达心意的人,要更足的多。

“俗谚道:市井卧猛虎,田野藏麒麟。我在学士府中也经三个冬夏,却不知还藏着你这一位俊才,真是惭愧。”

侯霖摇了摇头,心中仍存一份警律回话:“邓兄此言倒使我羞愧的无地自容了。”

邓芝卿大笑:“家父不过朝中一官,比起天子赏识自然不得一提,邓某也不敢夸下海口对学友的锦绣前程多说些什么,只是望得一益友,结一份善缘。”

侯霖淡淡道:“吏部府门不知多少华盖金履来来往往,多少豪门世族只求和令尊说上一话不惜一掷千金,侯某人若要装得几分清高想来也是不明事理,只是一面之缘博得令尊心血来潮,日后深究起来怕要失望,但是在下倒是十分想与学兄经常讨论学术,互为益友。”

邓芝卿也不反驳,点了点头道:“侯兄不必拘谨,能得天子赏识必有过人之处,比起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侯兄胜其何止一筹,玉琢方成大器, 也望侯兄此次归来,能多与在下分享些有趣之事。”

侯霖点头,又拿起茶杯继续在手掌里摩挲。

邓芝卿继续道:“听闻学友几日后便要前往西凉,想来是天子历练,邓某前来不想送些身外之物,与君无益,只替家父送良言两句。”

侯霖听到这才露出笑脸,气氛也不似之前那样尴尬。

“若要立足虎豹地,非得雄胆震他乡。”

“就此别过,如果侯兄有时间的话,不妨来寒舍作客清谈。”

邓芝卿起身,行了一礼便头也不回的走出门,只留下侯霖心里不停的念叨这句话。

看着窗外邓芝卿踏步而去,侯霖自言自语道:“这位大人还真是位聪明绝顶的风云人物”

侯霖明白京城这场儿戏早被这位吏部大人看的一清二楚,这位大人是在提醒他,若只有这种手段去了西凉只是送死,西凉虎豹之地,没有极硬的手段震慑一下,他怕是寸步难行了。

凉州。

西凉自古是苦寒之地,千年大汉以来,不下百次往这片黄土沟壑之地运民屯田扩土,岁月积累,才渐渐让将这一方土地拥有一点生机。

大汉立国之初,这片比北原还要穷苦的土地上还有几个化外之人建立的小国,百年沉淀同化,才有了如今的凉州七郡,虽不富饶却生气勃勃。

岁值入夏,但西凉却已秋风萧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祖祖辈辈不像中原之地以农耕为主,凉州大多数地方挖地三尺,只见赤土。

也正是因为这种天然条件才孕育出好斗且凶狠的西凉人,连那些受官府之令举家西迁的中原百姓也一般,到了这片土地上便慢慢受其同化。

广文十年,朔云郡两个小村发生争斗,不过是为了争夺两村中间一口新发现的井口,两村百名村民三天械斗,不论男女老幼都手持木棍铁棒上阵,死伤近百,最后朔云郡出动了郡兵才算了解此事,消息传出,天下震惊,传至长安,不知成了多少皇城子民饭前茶后的笑谈,他们自然不明白一口井在凉州代表什么,谈笑之间又何尝不对口中的贱民畏惧,这就是西凉人的血性,好斗而争勇。

凉州暴乱已有多时,凉州七郡里有五个郡都大受牵连,朔云郡和武威郡甚至连郡府都被暴民攻占,不知多少本分的百姓颠簸流离,再无宁日。

骠骑将军林兴风刚到凉州平叛之时,心中并不以为然,毕竟一群连饭都吃不饱流民的人哪有力气举起长矛,他刚到凉州府下榻,就听闻武威郡最大的一伙暴民往东而掠,他带了三千骑兵想要截断这伙暴民的东行之路,但是等到了地方他才明白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三千铁骑一字排开立在高坡之上,而高坡之下只有黑压压的一片人在动,林兴风摘下金盔望去,看到的只是人,无穷无尽,望不到边,这些本是大汉的百姓面无表情的仰望着他,眼珠浑浊,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跟随着这股洪流移动,本还想身先士卒先夺一功,再让驿卒急报回长安使得龙颜大悦的他一直在那伫立了半天,因为这伙洪流半日才算堪堪涌尽,何止十万众!

回到凉州府后他往长安上了第一份奏折,只有八个字:

流民之患!燃眉之急!

半年后,连剪径落草的匪寇都敢揭竿而起,自立为王,百股暴民中势头最大的甚至占据半郡之地,与林兴风对峙。

武威郡。

武威骑都尉骑王宁骑在一匹马上,后面拖着几十名败兵,都低着头拉拉垮垮的勉强跟上他。

武威郡的暴乱之所以席卷大半个郡,皆是因为一个自称西凉霸王的男子带着几百名饥饿到走不动道的庄稼汉在不到半年光景便发展成带甲数万,割据半郡的一方枭雄,这帮饥饿的流民好不容易能吃上饭,怎么会轻易放下地盘,凭着这股狠劲,甚至连久浸兵书,半生戎马的骠骑将军林兴风和他交锋几次也是有来有回。

自武威郡府被这人攻陷后,王宁便带着这些数年的老兄弟辗转投奔,在路上又遭遇几伙暴民看上了他们手中的家伙和王宁胯下的这匹官马,折损了不少人才逃出。

“何时才是个头啊!”

王宁抬起灰蒙蒙的脸,手中的铁剑已经被鲜血腐蚀出了锈迹,一身标准骑都尉皮铠上尽是血垢,看着身后这些兄弟,这番田地仍旧对他不离不弃,王宁谈不上心中几分感动,只想着投了骠骑将军后能让这些兄弟吃上几天好饭,这年头,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