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章 郭淮的埋伏
“行。子均到街亭后就把一千人马移到洛门,支援姜维。四千军挡住陇西魏军一段时间,还是可以做到的。”李坤补充道。
“那平立刻出发,赶往街亭。”王平道。
“不用,现在还是冬天,对汉军调动不利,如果子均实在是担心,过一段时间之后,气候允许,可以先到冀城,后到街亭,别把军士冻坏了。经常派探子探查,不能懈怠。”李坤道,“咱们俩就这样分工,你去街亭,我去临渭,相互间常常联络,不要轻易出击,以免中了埋伏。反正咱们准备了一个冬天,而魏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远比咱们困难,不怕他拖延。”
王平答应。
大军部署的问题告一段落,李坤感觉轻松不少,随即北上,经过了祁山,到了卤城,此时已经带上了留在这里机动的前营。在这里看了看卤城的盐业生产,此时锦城的盐官已经到位,雇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地方民众,原来的军士已经归建。食盐生产的数量,质量都远远地超过李坤这个业余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真实没错,只要这个专业的人是真的专业,不是徒有虚名。
到了上邽,前营后营的人除了句扶,都在这里。李坤把相关的考虑安排做了通报,然后留了五百人给黄崇,让他守上邽,其余的人都跟随着去了临渭。这是李坤负责防守的重点。
李坤让句扶在临渭去清水县的路上,距离临渭二十里,十五里,十里建立了三座大寨,而且多用土石,巨木,加宽加厚加高,按照要塞的标准。又让霍弋和王训,带领所部到临渭的北面至清水的山路两侧,多建密营,囤积粮草军械。建大寨用了两千军士,一千守城,时间是大约需要一个月。这就李坤经营陇右的安稳措施。
经过反复的思虑,李坤觉得经营陇右,其实就是经营像上邽临渭这样的平原地带,这是正事。
有了这些平原,祁山,卤城沿着西汉水的平原,上邽沿着籍水的平原,冀城,新阳,临渭沿着渭水的平原,好好的经营下去,至少可以做到粮草上的自给自足。这对于解决汉军的远途运粮有重要的意义。
加上卤城的盐业。这样,从洛门,冀城,到上邽,临渭,这块陇右宝贵的平原地带,就是陇右最精华的所在。
所以,为了保护这块自己决心经营的地方,李坤西边安排了姜维守洛门,东边建大寨堵死了陈仓狭道,堵死了陈仓魏军的骚扰。现在在临渭建了三道防线,就是防止关陇大道方向的魏军袭扰。
本来按照李坤的性子,可以在陇山的最高峰扎大寨,阻住魏军。但是陇山太大了,距离临渭也太远了,派军少了没有作用,派军多了后方的粮草负担太重。万一人家没有从那里走怎么办,不少分散了兵力吗?在这个时候,分兵可不是好事。
所以最后选择了临渭附近。至少这样的布置,自己没有粮草压力,而魏军的粮草运输压力却是加大了极多,给中间断粮道提供了极大机会。就是聪明如丞相,也受粮草困扰,何况是魏军?
众人都出城准备了,李坤没有什么事了。在这里可不能白天黑夜的和刘云腻歪,晚上行,白天不行。于是,李坤决定去一趟洛门,和姜维协调一下。
这回,手下的前营没有了,只是带着傅佥和十名亲卫,李歆和刘林都随着去建密营了,这样可以熟悉周围的情况。
一路上很安全,上邽有黄崇,冀城是姜维的老家,虽然人少但是也没有事情。
到了洛门,姜维接着。听了李坤和王平的安排,表示同意。随后李坤问,守住洛门行不行,对面可能有一万多点的魏军,不可能太多,他们也需要粮草的。姜维最后说可以。
李坤想到临渭的做法,建议姜维将防御线前推三十里,大约位于洛门到中陶的中间位置。那里有一个狭窄的小型拐弯,当道下寨正好。时间上,现在虽然是正月下了,但是还是非常冷的,那就像临渭那样,选择在太阳出来后,正午时分出来做。
随后的十天左右,终于建完了,李坤带着众人前移到了这个被称为“前寨”的大寨,随即带了两千人马。
休息一日,李坤提出要看看中陶的地形。姜维有点纳闷,以前穿插的时候不是去过了吗?可也不好问,李坤倒是主动解释,主要是看看这次丢失陇右二郡后,陇西魏军的布置有没有什么变化。于是,由姜维守寨,李坤带着傅佥和十名亲卫出发了。
刘云留在了大寨。有危险的时候,李坤不会带她去的,这个时候的美人又恢复成了乖乖女的模样。
出寨往西,慢慢而行,沿着右侧的渭水缓缓西去。这次都没有骑马的,全是步行,有点看雪景的样子,如果没有着汉军的服饰的话。
出了大寨十里,有一道峡谷,很深,也算是宽敞。当时是李坤选择的临时位置,现在则完全被大学覆盖了。峡谷口的对面就是渭水,两侧的山上都是积雪。
看着那条山谷,里边隐隐有一条小河,现在已经冻上了,李坤觉得如果魏军来主动进攻的话,自己在这里设个埋伏,倒是不错。只不过峡谷有点宽,估计王训不会同意。
正在胡思乱想,忽然傅佥喊道,“先生,你看里边。”
“啊,”李坤没有反应过来,这么大冷天有什么人出来?
然后等李坤转过神来,便被傅佥拉着向东退去。同时看到刚才的峡谷内,奔出了一路人马,都是骑兵,约有百人,打着魏军的旗号,向众人飞奔过来。
“上山,”随着傅佥的口令,一行十二个人舍弃了大路,爬向了路南边的大山。只要爬上一段距离,战马的冲击力发挥不出来,就没有什么危险,至少短时间内对方不会得手。
爬山李坤不怕,他的日常训练科目就是爬山,这是征战的时候,唯一需要李坤自己做的内容。自己要带队去游击呀,没想到这里用上了,却用到了逃跑上。
爬了有两箭之地,魏军的弓箭不可能射到了,众人停了下来。向山下望去。魏军已经围在了山下,有大约百人。
“这是埋伏,还是偶遇?”李坤的大脑不断地旋转。
“大意了,”李坤暗自着急,“这么僵持着不是办法呀,对方如果是偶遇还行,如果是埋伏,那就是有帮手了。
“继续往上爬点。”李坤到,一边爬,一边问傅佥,“这块有我们的密营吗?好像有来着。”
“没有,密营在西边山里,这里没有那么多。”
李坤看看远方,自己不敢下去,怕骑军。对方也不上来,围在山下,看来没有爬山的经验。
僵持持续中。
“只能等到天黑了,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天下。”李坤安慰着自己。
想法多余了。没有多久,东边传来喊杀声,打着汉军的旗号,仔细看去,还有“姜”字的大旗。
“走吧,下山,姜维来了。”李坤放心了。
围山的魏军见到汉军来了援兵,没有纠缠,立刻向西方撤退,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真是利索。
又爬下来,见到了姜维。
“我的错,大意了。”李坤自责不已。
随后跟着姜维回大寨。路上才知道,姜维一直派人远远地在后边跟着,就是一个通常的保护手段,也没有想到会遇到魏军,所以反应还是有点慢。
回到前寨,李坤认真地做了检讨,对今天的事情感到自责。众人也是沉默,不知道说点什么。
“那还去探查吗?”姜维问。
“去,还去,明天就去。不能影响了士气,好像被魏军吓住了似的。”李坤言道,“傅佥,你去安排一下,还是这些人。”
“先生,不好吧。”傅佥言道。
“没事,不能丢了志气。安排吧。”李坤道。“我和姜维将军商量点事,其他人散了吧。”
看众人离开,李坤问姜维,“将军认为这是埋伏,还是偶遇。”
“埋伏,”姜维很是肯定。
“可他们怎么知道我今天要去探查呀。”李坤道,“难道在附近有探子?”
“探子?”李坤一惊,这是一直盯着汉军吗?
“维也是这么认为,大概是昨日看到了一行人进营,所以事先埋伏。估计也是赌一把,因为他们的人不多,应该在附近紧急调动的,不是定襄那边来的。”姜维分析。
“有道理。”李坤点头,
“那我明天去探查,将军是认为出其不意,还是不思悔改?魏军那边的反应呢?”
姜维看了看李坤,“小心为上。”
“行,交给将军了。”
次日,李坤上午没有动,等太阳到了正午,才出发向西而去。经过昨日被伏击的峡谷,派人进去了一二里,没有看到人。
继续往西走,沿着渭水又走了十里,李坤远远看到了拐弯处渭水。在这里,渭水变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沿着山间的平原流淌,忽左忽右,像一条丝带。正前面却是一道大山,从南边伸出来,伸向北方。渭水被迫往北转,转了一个巨大的“几”型弯,绕过这个山梁。
李坤没有沿着渭水绕弯,也没有爬山往前走,而是选择返回。山上有雪,如果有埋伏,那就是自己找的。
往回走的时候,李坤有点遗憾,寻思还是要把山梁那边看看才是正理。虽然知道是中陶,新兴两座县城,具体不看看,心里还是发虚。但是需要等几天,等雪化了吧。
正寻思着,傅佥突然喊道,“先生,你看前边。”
李坤一看,大骂之,“太不要脸了,像我一样地不要脸。”
只见从昨日埋伏的峡谷中,冲出来一队魏军,不是一百来人了,至少有……,
“傅佥,大概有多少?”
“五六百吧,全是骑军。”
“太不要脸了。”李坤又骂,
“还好,俺有准备。看我的,随我过渭水,滚过去。”
李坤不管众人的表情,向渭水跑去。到了河边,躺在河面上,朝北边滚了过去。众人面面相觑。但是魏军在后,马上依样画葫芦,滚过了渭水。
过了渭水,又向山坡上爬了几十步,李坤转身向后望去。还行,人没有事情,全过来了。
“先生是预先有所准备?”傅佥问道。
“不是准备,算是预案吧。”主要是没有想到收拾他们的法子,只好出来看看对方的用兵风格。
“要是我,也要在今天赌一赌。”李坤很理解对方的想法。
“现在怎么办?”
“你怕什么?这里距离汉军大寨只有十里,自然是汉军先得到信息,就看姜维能不能把他们留下了。”
“他们是骑军,不好留。”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至少能把他们撵走吧。”李坤道。
果然,姜维率军赶来,列阵而进。魏军的骑军没有迎击,撤退而去。
“朝他们喊,汉军明日再去探查。”李坤下令。
“诺,”十几个人不知道原因,还是朝撤走的魏军喊话,“明日再来,明日再来。”
这次没有损失,就是有些狼狈。
“明天还去不去?”李坤问众人,
“先生这么做的目的何在?请明示。”傅佥问。
“第一次是闲着无事,想去看看,没有想到会遇到伏击,是我的大意。”李坤道,
“当时寻思,觉得不可能啊,咱们出去是临时起意的,是我自己临时想的,魏军怎么会布置好埋伏?后来寻思寻思,只有一种可能性最大。那就是郭淮一直在盯着我们,对我们的举动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这些天的动作,还是惊动了魏军。这两天的行动,很可能被对方看了去,进而推测我们可能有动静。他们也不十分确定,所以人才那么少,就是临时从中陶或者新兴派出来的。”
“第二次之所以去,就是想确认一下这个判断,所以做了些准备,包括看了看渭水的冰冻情况,试了试如何过渭水,让姜维准备接应。当然,这个狼狈样子是给魏军看的,让他们以为成功了而已。”李坤道。
“那先生还去,是要反击?”
“是啊,”
“魏军怎么可能再次埋伏,还在一个地方。”
“埋伏不埋伏是个可能性的问题。但是地方,的确还在那个地方,是因为从这里西去,只有二十里,那里是最好的地方。除了那里,没有地方可以埋伏。现在还是属于冬季,魏军不可能埋伏在路的两侧。如果那样,咱们不去的话,只是冻,就够他们受了。而且他们是骑军,来去自由,可以随时撤,咱们步军赶不上,他们不怕。”
“先生要赌一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