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解仇怨押司资阎婆 躲追捕宋江遇青衣

2024-03-07 作者: 洒家爱吃糖
115解仇怨押司资阎婆 躲追捕宋江遇青衣

上回书说到宋江为宋玉莲和唐牛儿二人保媒,二人在城郊喜神娘娘庙内草草的拜了天地成了两口,这一段事就算是了结,宋江单等着天黑要回宋家庄去。

正等天黑时,宋江拿出了两根蒜条金递给了宋玉莲,共是十两黄金,言说要给阎婆子做个养老的钱。

宋玉莲更觉宋江为人却有宽宏雅量,并未计较与阎家的瓜葛,却看在自己和唐牛儿的面上,又给了阎婆子养老的银子,自然是替干娘阎婆子千恩万谢。

宋江又嘱咐唐牛儿,回到县里落脚之后一定要先到县衙里面报备,说自己已经得了大赦,把高唐州的交割文书递上去,再好言相说,必要的关节打点一二,消了你这官司才是,唐牛儿记下。

宋老儿和唐牛儿又叮嘱了宋江一番,无非是路上多加注意之类,自不必细说。

众人说着话此刻天光已经到了酉牌时分,天已将将黑透,唐牛儿依旧是要送宋江回转宋家庄,宋江说:“兄弟不必如此,依旧像之前定规的,我熟悉前面的道路,自己回去便是,宋家两口不熟悉进城的路径,你护着他们早早投店,明日天亮早早进城回家才是。”

唐牛儿拗不过宋江,只得应允。四人从喜神娘娘庙内出来到了路上,宋老儿和宋江在前,唐牛儿玉莲在后。唐牛儿虔诚的关上了庙门,还朝着庙又拜了三拜,宋玉莲见他如此便问:“为何又要参拜?”

这是玉莲第一次和唐牛儿说话,唐牛儿也不免害羞,说到:“是这喜神娘娘显圣,保佑我唐牛儿娶到如此好的老婆,怎能不拜。”说的玉莲脸上臊得又是通红。

四个人又朝郓城县方向走了约半里路,便来到了岔路,说是岔路一般人却看着依旧是一条路,熟识的本乡人才知,此处路左有一条毛毛道儿斜岔出去,白日能明显些,晚上却看不出来。

四人站住,宋江辞别三人,说到:“老伯,我便要就此小路上走了,之前要说的都已说了,就此拜别,咱们他年相见后会有期罢。”

宋老儿见恩公要走,倒有些激动:“大恩不言谢,也愿恩公在江湖上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一切都好,不必挂念我们一家三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书不要麻烦,宋江便从一旁茅草小径下了去,从北边绕过西铺镇回转宋家庄接老父亲及兄弟上山,在路上走了一个多的更次,奔到宋家庄,到了家下便敲后门。

庄里听得,只见宋清出来开门;见了哥哥,吃一惊,慌忙道:“哥哥,你回家来怎地?”

宋江道:“我特来家取父亲和你。”

宋清道:“哥哥!你在江州做了的事如今这里都知道了。本县差下这两个都头每日来勾取,管定了我们,不得转动。只等江州文书到来,便要捉我们父子二人下在牢里监禁,听候拿你,日里夜间,一二百士兵巡绰。你不宜迟,快去梁山泊请下众头领来救父亲并兄弟!”

宋江问父亲可好,宋清点头应了,宋江听了,惊得一身冷汗,不敢进门,转身便走,奔梁山泊路上来。

是夜,月色朦胧,宋江只取小路,走了一个更次。忽听背后发喊,叫道:“休走!”

宋江正走之间,看那去处,这处却是还道村,原来四围都是高山峻岭,中间只一条路来。宋江欲待回身,背后赶来的人把住路口。

无奈宋江奔入村里,看见一所古庙。宋江推开庙门进去,只听外面有人叫曰:“走在这庙里。”宋江听是赵能声音,急没躲处,见那殿上一个神厨,宋江揭起帐幔,钻入神厨里,伏在厨内。

外面赶的人拿着火把,带将入来。宋江门缝看时,赵能、赵得引着四五十人,拿着火把,各处照着,照上殿来。宋江曰:“我今番走了死路,望神灵遮护!”

那众人不知照着神厨里。宋江曰:“却是天幸!”只见赵得将火把来神厨里照,火烟冲起,一片屋尘落在赵得眼里,迷了眼,便将火把丢在地下,引土兵去了。

只听士兵说:“都头,你看庙门上两个尘手迹,必在里面去了。”赵能曰:“我自照一照。”揭起帐幔来看,只见神厨里面,卷出一阵恶风,将火把吹灭。赵能曰:“想是神明怪我,只在村口,待天明再来搜寻。”

宋江在神厨里睡去,梦见后面有人出来,只见一个青衣童子,迳到厨边曰:“小童奉娘娘法旨,来请星主赴宫,敢烦便行。”

宋江曰:“我自姓宋名江,不是甚么星主。”

青衣曰:“星主到彼便知。”

宋江随着青衣转过后殿,斜眼却看了一眼那青衣小童,不看则已,看了却着实吃了一惊,这小童却像是在何处见过,却又想不起来。

宋江心里不住画糊涂,跟着小童到了侧着一座墙的角门,青衣曰:“星主从此进来。”

宋江跟入进来看时,星月满天,和风拂拂,四下都是茂林修竹。宋江行不过一里,前面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硃红栏杆,中间一座硃红流星大门。

宋江看时,寻思曰:“我生居郓城县,不曾听的有这个去处。”心中惊恐,不敢动脚。

青衣引入门内,有个龙墀,引至大殿上,见掌扇斋开,殿上端坐一位娘娘,头戴珠冠,身穿绡衣。手执玉圭。宋江伏在地下曰:“臣乃下浊庶民,不识圣上,伏望大慈,俯赐矜怜。”

御帘内青衣传旨:“教请星主坐。”

宋江哪里敢抬头,带宋江进来的青衣小童扶宋江在绣墩上坐下,殿上喝声:“卷帘。”左右将帘卷起。

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宋江起身再拜曰:“臣乃庶民,不敢仰观圣容。”

娘娘曰:“星主至此,不必多礼。”

宋江才敢抬头,见殿上金碧辉煌,两傍童子擎扇侍从,正中七宝九龙床上,坐着娘娘,手执白玉珪璋,命青衣献酒。两个女童,手执金瓶,斟在玉盏,交与宋江身旁青衣小童。这青衣递酒与宋江,宋江接过玉盏,跪饮一杯。

宋江便觉道那酒馨香馥郁,如甘露洒心。青衣小童又捧过一盘仙枣,奉与宋江,宋江恐失躰面,只取三个,就而食之,怀核在袖。

青衣小童连劝宋江,饮了三杯仙酒,三枚仙枣,觉道春色微醺,又恐酒醉失礼,再拜曰:“臣不胜酒量,乞娘娘免赐。”

娘娘曰:“既是星主不能饮,可取三卷天书,赐与星主。”

青衣女童将玉盘托出,黄罗袍包三卷天书,递与宋江。宋江拜受,看时,长五寸,阔三寸,不敢开看,再拜而受。

娘娘曰:“吾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他日功成,陞为上卿。吾有四句天机,汝当记取,勿泄于人。”

宋江再拜问曰:“愿闻法旨,臣不敢轻泄于世人。”

娘娘曰: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建奇功。”

宋江听毕,娘娘又曰:“此三卷天书,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于世。玉帝因星主魔心未断,暂贬下方,你且观你身旁青衣童子,可曾认识?”

宋江斗胆抬头观看仙童,更觉真切,却不敢说,俯身再拜曰:“臣不敢言。”

娘娘曰:“星主但讲无妨。”

宋江回禀:“见仙童容貌却......却似昔日我娶外室阎惜娇一般,万望娘娘恕罪。”

娘娘略睁凤目曰:“那阎惜娇原是天庭彗星星主,因与你在天庭法会上有过一次瓜葛争执,魔心未断,暂贬下方,化作阎惜娇,这才与你有过一段情缘。

如今,彗星星主在我账下做一青衣女童,因此你看她却似那阎惜娇。今日她为你带路献酒,品果奉卷,你二人这段公案就此了结,不久星主重登紫府,还望你二人都要好自为之,星主当速退。”

宋江这才知道原来与阎惜娇之前还有一段瓜葛,宋江听得惊奇,不知是真是假。

宋江正出神,上面玄女娘子便令青衣:“急送星主回去。”

青衣童子领了法旨,宋江拜谢,跟随青衣女童下得,行至石桥边,青衣曰:“恰才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佑,已被擒矣。天明自然脱离此难。”

宋江拜谢娘娘,又拜谢了青衣童子,待要和青衣童子说乌龙院之事如何如何,未等宋江开口,青衣童子知道他要说甚么,便先开口说:“星主看石桥下,二龙相戏。”

宋江看时,果见二龙相戏。二青衣望下一推,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厨内,觉来乃是南柯一梦。

宋江起来,三更时分,袖子里摸时,枣核三个,帕包三卷天书,又觉口里酒气,宋江想曰:“这梦奇异,此间神圣灵显,不知是何神明?”

揭起帐幔看时,是个娘娘,正和梦中的一般,宋江曰:“这娘娘呼我做星主,想我前生非等闲人也。这三卷天书,必然有用。分付我的四句天机,谨记在心。青衣女童言,天明时脱难此厄。不免出去。”

究竟宋江如何脱险,请看下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