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这狗太监是来巡视的还是来平叛的

10个月前 作者: 凉月凉了
第377章 这狗太监是来巡视的还是来平叛的

八月初一的南京城外,一片肃静。

两百缇骑守在码头边上,批红挂绿,将东厂提督太监的威势展露的淋漓尽致。

这是天启朝第一次派出天使到南京来,整个南地官员对此都非常的重视。

南京六部衙门上下以及旁边的浙江省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学政,以及巡盐使等,早就接到了消息,纷纷来迎。

“皇帝派东厂提督到南直隶,恐怕是来着不善啊。”

站在人群的最后,已经年近六十的浙江按察使看了眼其他的官员后,对身边的人小声的到。

“我们还不知道这位天使带着什么使命来的,就怕他来是要杀人。”

闻言,他身侧的学政小声的道。

“去年京城就派了御史南下巡查,想要看看欠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但那些人整日花天酒地,到现在还没给京城一个交待,恐怕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说着,学政抬头看了眼天上的太阳,而后又道。

“而且,京城如今在做什么,你又不是没听说过,裁撤卫所,增设县城,清查田亩,一个个都是要命的差事。”

此话一出,学政身边的人一个个的都沉默不语。

这话题太沉重了。

如果说京城因为有皇帝在,还能保证对朝廷百分之八十的忠诚,那么曾经的大明京师南京,能有个百分之四十都是谢天谢地了。

如果京城的那些新政要在南直隶试行,恐怕非得弄的掀翻天不可。

别的不说,南直隶的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光是境内的诸多卫所田亩想要清查,就涉及到了一个个的士绅,一个个的大族。

那些个军户们无权无势,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但是那些军头、士绅们,一个个要势力有势力(家丁佃户),要人脉有人脉,甚至家中许多人诗书传家,官宦之家。

两百多年下来,那些人早就将卫所田吃干抹净,想要从他们的袋子将卫所田掏出来,难度不亚于重开大明。

“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就看到码头外驶来了十几艘两桅大船,蔚为壮观。

“感情这前面来的两百缇骑只是打前哨的,大部队在后面呢。”

看着魏忠贤如此之大排场,应天巡抚胡应台不由的摇头叹道。

“那个负责兑换陛下亲自弄出银币的王体乾,来的时候都没这么威风吧。”

“品阶不一样。”

闻言,浙江巡抚苏茂相摇了摇头道。

“那个王体乾只是从四品的太监,而这个魏忠贤,可是宫里四大珰之一,正二品的冠带,人自是有一番排场的。”

说着,苏茂相砸吧下了嘴道。

“而且,这魏太监来,我怎么感觉不像是来巡视的,反而像是平叛的呢?”

苏茂相这话一出,他身边的人都纷纷摇头,苦笑不止。

南直隶是个啥情况,大伙儿都知道。

“谁知道呢?”

胡应台摇着头,看着从正中央哪艘船上下来了一个身着红袍的太监。

只见这人头戴珰饰,身着大红团领衫,腰系束带,身前缝着一块狼形补子,威风凛凛。

“臣应天巡抚胡应台。”

“臣浙江巡抚苏茂相。”

“率阖衙属僚,恭请圣安!”

呼啦啦,一大群人在两位巡抚的带领下,曲身而拜,显得气势非凡。

看着眼前一众跪下的官员,魏忠贤只感觉到心脏跳跃加速,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往日在皇帝的身边,即便是很多的官员们都敬畏于他东厂提督的权势,对他奉承颇多,但却从没有享受过其中的滋味。

因为京城中还有一个位列他之上的刘时敏,在刘时敏的上面还有个皇帝。

但此刻不同,身负皇帝使命的魏忠贤,算是第一次真正的享受到了权力是种什么滋味。

虽然心情激荡,但魏忠贤没有忘记流程,连忙拱手对北方行了一礼。

“圣恭安!”

行完礼后,魏忠贤从身侧小太监的手中接过内阁拟写的圣旨,大声的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圣人治世,无不以民为本,爱民为上。。。”

洋洋洒洒三百余字,通篇的意思只有一个,朝廷派天使南下来看看,南直隶到底是个啥情况,民心还向不向往大明。

圣旨的内容里,关于魏忠贤这次南下的真正目的,是一句都没说。

“魏公公,我应天府已经准备好行辕,设好宴席,还望魏公公赏脸。”

待到宣完圣旨之后,应天巡抚胡应台上前对魏忠贤道。

“这就不必了。”

闻言,魏忠贤将手中的圣旨重新卷了起来,重新交还给身后的太监道。

“陛下有旨,宫内朝廷,内外需要分明,杂家本次南下,是奉命前来巡视,为了避嫌,本督与随行之人的一应衣食住行,都是由京城户部来出,就不必劳烦南直隶了。”

脑海中还记着皇帝让他小心背中五刀是自杀的话,魏忠贤对这南直隶的官员们也不敢信任,当即就明言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圣旨呢,诸位已经听了,就请回吧。”

说着,魏忠贤挥了挥手,就在锦衣卫的护送下,重新上了自己来的船。

“。。。”

看着离去的魏忠贤,再转头看看已经开始“驱赶”官员的锦衣卫缇骑,站在最前面的胡应台与苏茂相两人,对视一眼后,脑子都嗡嗡作响。

好家伙,这连招待都不受,明显的是来者不善啊。

“怎么办?”

躬身站在码头上,胡应台与苏茂相两人小声的交流着。

“让人盯着钦差,我们先回去再说。”

“好。”

对视一眼后,两人同时转身离开。

“干爹,他们已经走了。”

就在魏忠贤在船舱里换便服之时,他的干儿子魏文进入船舱内,小声的到。

“知道了。”

将毛巾交给身边的侍女,魏忠贤出声问道。

“马车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闻言,魏文连忙点了点头到。

“一共三辆,一辆是去魏国公府上的,一辆去南京镇守太监府上,一辆去寻王体乾。”

“好,我们这就出发,给他来个三路同出。”

点着头,魏忠贤从身侧的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魏文道。

“你去魏国公府上,将这封千岁娘娘的信,亲自交给魏国公。”

说着,魏忠贤觉得不保险,又补充道。

“记住,让他当场拆开来看,还有,别让魏国公的几个儿子在场。”

“干爹放心,孩儿知道了。”

闻言,魏文连忙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

“那干爹您去哪儿?”

“我?我当然是去寻找镇守太监了。”

“今天来迎我的人里,没有镇守太监让我觉得很是奇怪,难不成这厮是不想回京城了?”(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