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逃亡之旅

2024-03-06 作者: 飞雪银枪
第十章 逃亡之旅

桓玄此时还有亲信千余人,得败讯后赶忙令殷仲文在石头城备船,自己立即动身前往石头城准备沿水路逃走。这时胡藩牵住桓玄的马进言道,“主公,我们这千余人世受桓大司马之恩,无以为报,今日形势危急,必能为桓氏一战。贼裕历经三战精力已竭,况且他们现在盲目追敌,方寸已乱。我们若奋力反击,定能反败为胜。若舍此不战,退又能退到哪里呢?”桓玄指天不语,甩开胡藩,去派人接来妻子家人。当时刘灵玉正奏广陵散,调声高亢,戈矛气息交纵,指法转急,忽然第七根弦断开,暗思必有事发生时,桓玄所派之人赶到。

桓玄带一众亲信上船,浮江南走。此时的他悲惧交加,连日滴水不进。桓玄的小儿子桓昇才五岁,却很是懂事,将粥端至父亲跟前“父亲,你多少要吃点啊。饿了会很难受的,身子也受不了。”桓玄这才勉强进餐。睡前,桓昇又给桓玄捶背。桓玄抚摸着儿子的头,说道“我的乖儿子,为父对不住你,让你跟着受苦了。”“孩儿愿一直都陪在父亲身边。”有儿子的陪伴,桓玄才稍感安慰,夜晚听着波涛声,看着寥落星辰,慢慢睡了。

刘裕顺利进入建康城。时东晋朝政宽驰,纲纪不立,豪族欺凌,小民穷困。刘穆之做刘裕主簿后,裕托以腹心,小大事情都咨询他,穆之也竭节尽诚,无所遗隐。斟酌时宜,随方矫正纲纪。而刘裕则以身作范,先以威禁,百官肃然奉职。很快,上下风俗一变,官民安然。

刁逵逼问诸葛长民,得知反抗桓玄之事后便将长民押入槛车,把其送往建康桓玄处。长民之弟诸葛黎民暗中打听到此消息,带十余名壮士于其必经之路在暗中埋伏。槛车经过时,把押送之人杀掉,解救出了长民。不久,又传来了桓玄败逃的喜讯。于是长民兄弟号召民人来反攻,进入历阳城,活捉刁逵,押送给刘裕。刘裕见后笑道“哈哈,庄家。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见。我们今番再赌一把如何?就赌你的命!你赌活还是死啊?”“哼,你个奴才!挟私报复是吧。就恨当日把你抽得不够重。”刘裕也不生气,说道“当时是我错在年少轻狂,你鞭打之事我不再计较。只是你引诱良人入赌,趁机倾败人家的田产。害民无数。这我岂能饶你?”刁逵叹道“就知道你不会放过我。没想到你个混蛋也有今天,该我命绝!”言后刘裕就派人将他杀了。

桓玄西逃至寻阳,镇守于此的郭昶之非但不趁机将他拿下,反倒资助给他兵力、器用。郭昶之曾担任禁卫军将领多年,竟于此际还倾向桓氏,这让刘裕等人很是惊愕。桓玄让郭昶之守住湓口,自己挟持着皇帝继续西逃。刘裕看建康尚未安稳,便留了下来。这时刘道规带领广陵兵士渡江来到,刘裕大喜“吾弟到来,桓玄亡无日矣!”就让刘道规与何无忌、刘毅等去追敌。桓玄为保住湓口,让自己的江夏太守带三千人与何澹之东下共守湓口。这时他又巧遇胡藩,在覆舟山败后,胡藩与桓玄失散,胡藩一直追寻桓玄,终于遇到了,桓玄就派胡藩帮助镇守湓口。

四月末桓玄带帝逃回到江陵。这时无忌刘道规已带军进至桑落洲,何澹之前来迎战。澹之所领水军,舳舻相连横跨两岸,纵横不见其际。旌旗蔽空,顺风飘展。敌众我寡,晋军将士皆有惧色。何无忌镇定的说道“将士们,贼玄已经败逃,所剩不过是些虾兵蟹将,徒有其众,实是不堪一击。我等奋力,破之不难。”

两军距离越来越近,敌方有一舰高出其他船丈余,旗帜鲜明,仪仗华盛。无忌言道“胆小鼠辈,必不敢故意暴露自己位置,一定是想诈我。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把它攻下!”诸将士多持异意,刘毅说:“澹之一定不在此船,攻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只有刘道规不发一言。无忌望了道规一眼后说:“澹之既不在此,此船战士必弱,我以劲兵攻之,定能攻下。攻下后,我们传言已得贼帅,众贼疑惑而惧,我军士气大增,攻之必克!“道规此时大喜说道:“真乃名计也!“于是无忌就带领数船直冲此舰。果然舰上敌军不堪一击,无忌之船靠近后,挥剑斩断数根枪戟,力杀几名敌兵,亲自带众登上敌船。攻占敌船后,令军士们大喊“哈哈,何澹之已经被活捉!”晋军近处船只听后士气大奋,也都纷纷传道“活捉了何澹之!”何澹之所将军士很多信以为真,惊慌了起来。而何澹之胆惧,更不敢向己军说明自己仍在,怕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无忌道规等趁势领军疾攻,敌军大败。为晋军所杀者、落水者不可胜数,鲜血染红了江水,在夕阳的光照下,更增其惨。何澹之于乱中被一流矢所伤,仓促带领数船逃亡。郭昶之逃亡之船急驶中触礁,慌忙上岸,被晋军追及剁成了肉酱。敌军船毁无数,落水者纷纷攀船欲要逃走,奈何船少兵多不堪承载,船将倾覆之际,船上兵士开始将刀挥向攀船同胞,船上的手指多得难以清数,更多的手指又落入了江中。哀嚎呼痛之声久久回响在江面。

胡藩当时带领数只船且占且退,来掩护己方撤退船只。晋追军紧逼,胡藩被包围,与其前军远离,身旁军士一个个都被杀掉。胡藩见势不支,砍杀几名跳到自己船上的晋兵后跳入江中。晋军好久没见他露出,都以为他自杀了,也就不再去管。他们岂知那胡藩素有勇力,又善潜水,胡藩披着重铠在水中潜行了百余步,最终得以登岸,藏身于草丛中,准备等夜晚来临后逃走。

晋军开始收军。忽然有人听道岸旁草丛中有人发出喷嚏声。数名军士循声赶忙去搜察。军士们持枪拨草前探,现出一将,正是胡藩。胡藩上岸后隐藏的时间久了,水分蒸发带走了大部分身上热量,再经风一吹,实在是太冷了,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身上也没了半点力气,只能束手待擒。就这样他被押送给了刘裕。

刘裕见后调侃道“听桓玄称你为‘陆上之猛虎,水中之蛟龙’,勇猛如此也有被困之时吗?”胡藩大喝道“要杀便杀,羞辱何为?当初主公若听我言,与你一战,恐怕你的头早已被我斩落了!”刘裕部下按剑向前喝到“放肆”。刘裕斥道“退下!”,继而向胡藩言道“听闻将军忠义,可否留在我府中,做一领军,帮我平定四海如何?”“我为桓氏之将,若转投于你怎对得起忠义二字?”刘裕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桓玄篡晋,乃是国贼。你虽受桓氏之恩,但需明大义,做贼之臣子岂得为忠?况且如今桓玄死期将至,我就是放了你,你还能投奔于谁呢?”

一番话让胡藩有些心动,正考虑时,刘裕忽然说道“你不愿就算了,我不忍杀你,你走吧!”让部下为其松绑,“放了他,任何人不得阻拦!”部下说道“主公,此人实是桓玄账下一厉害角色,若放虎归山,怕有后患啊!”刘裕不听。待胡藩走后些时,刘裕对部下微笑着说道“他一定会回来的!”果如其言,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胡藩就回来了。刘裕与其握手谈兵,甚是欣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