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书院是第一大型座官办学院,直属中央国子寺监管,因此从书院毕业的士子均可参加朝廷举办的三年一次的应诏考试。此诏令一出,天下震动,无数读书人涌入大兴城,要求入院就读。
书院招生对象:不论出身,不分门第,只要年满13周岁的读书人和士子,均可入学就读。
书院上课时间:卯时(5点~7点)为诵读时间,辰时(7点~9点)为上课时间,巳时(9点~11点)为用餐时间和活动时间,午时(11点~13点)为讨论学术时间,未时(13点~15点)为上课时间,申时(15点~17点)为用餐时间和劳动时间,酉时放学。剩下时间自由安排。
杨广在书院设立学正司,主管书院纪律。下设:训导主任一名,督学主任一名,政治主任一名。
书院规定
一:书院学生的书籍由书院提供,按市场价格的八折购买,家境困难者可免。书籍不得带离书院,违者没收并要接受处罚。
二:书院学生要尊敬师长,扶持弱小。不得在书院打架斗殴,欺负弱小;不得以门第或出身歧视他人。
三:书院的教学思想是每个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准则,不得违背。
如有违反以上三条其中一条者,记过一次,累计超过三次者,罚没学籍,赶出书院。
开皇五年三月,弘德书院开学典礼。杨广沐浴更衣后,卯时到达书院,书院院长、教授、学生均已到齐。杨广率领大家在拜祭完儒家先贤孔子之后,入明德堂。
待大家跪坐之后,杨广道“诸位可知本王取这明德堂可有何深意呀?”
“殿下,明德二字出自《诗·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此,臣以为明德一词是指君王贤明有仁德,陛下诏令全国士子入京应试,其中一科就命名为明经科。如果在书院里,臣以为明代表的是教学内容,得代表的是个人的德行。”房晖远道
”房院长所言甚是。本王再问诸位士子,你们进入书院学习是为了什么?“
”殿下,我等皆为寒门子弟,家中没有五品以上的亲戚,也无五品以上官员的推荐,因此我等入书院是因为从书院毕业的士子均可参加朝廷举办的三年一次的应诏考试。“张博道
”嗯,那么本王认为你们来书院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仕途对吧?“
张博等人点头。
”本王想知道,在座的诸位还有谁入书院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仕途?“
杨广说完又有几十人微微点头。
”那你们入仕做官是为了什么?为了名还是为了利?本王想二者兼有吧。“
这次堂中的大部分人都点头回应
“做官容易,做个好官难。有的人为了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名是有了,却是臭名远扬!而有的人为了利,横征暴敛,恨不得刮地三尺,利是有了,却成了国家的蛀虫!”
杨广说完,有的人在沉思,有的人拍手叫好 ,还有的人不屑一顾。
杨广清了清嗓子咳嗽一声道“诸位,你们可曾想过,你们的吃穿用行都是百姓所供给,你们的仕途又是陛下所给,本王希望你们不忘初心,上要对得起陛下的提携之恩,下要对得起百姓的哺育之恩,反哺百姓,反哺国家社稷!用你们的知识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用你们的品德去爱护百姓,用你们的忠心去报效国家!这就是明德二字在你们身上的意义。”
杨广说完,有的人沉寂其中,不知在想点什么,有的人拍手叫好 。
杨广喝了碗白水道“那本王再问问剩下的诸位士子,你们来书院的目的是什么?”
“殿下,我等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儒家知识,传播儒家文化”
“殿下,我等是为了读更多的书籍,校对经史,为后来的士子提供更为准确详细的注疏。”
。。。。。。
杨广道“嗯,你们入书院不是为了仕途,而是为了天下读书人对吧?”
“殿下说的极是!我等皆是圣人子弟,传播圣人文化是我等的责任!”
“那本王在此告诫诸位不要把自己看的很清高,实事求是,别咬文嚼字,误了天下读书人的认知!”
杨广说完,有的人脸色涨红,有的坦然面对,有的坐着巍然不动,如老僧入定般。
杨广又是一声咳嗽道“儒家先贤孔孟之道,博大精深,不仅有儒家经典之言,还有格物明德之说。《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治学,首重个人德行修为。明德就是彰显德行,先完善内在德智的修养,然后推己及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本王希望你们不仅要传播儒家的经典之言,还要身体力行,扩阔知识领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这就是明德二字在你们身上的意义。”
杨广说完,现场一片沉寂,就连几位院长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广等诸位回过神来又道“本王希望诸位以及后来的士子们,不忘初心,为大隋崛起而读书!”
“殿下之言,我等定当铭记在心!”
午时三刻,房晖远入杨广休息室拜见。
“殿下今日之言令臣等振聋发馈,臣潜心究治《三礼》、《春秋三传》、《诗经》、《尚书》、《周易》,以教授儒学经典为务,以为对儒家学说是了如直掌,今日与殿下之言相比,如井底之蛙,还请殿下以后多多指教。”房晖远道
“房院长言重了,若论对儒家学说的研究,本王确不如你,但论格物,本王也略懂一二,以后可相互多交流便是。”
“诺,殿下,李院长和元院长都在重中供职,没有多余时间来书院,臣一人力不从心,还请殿下为臣多请几个帮手,臣感激不尽。”
“嗯,本王打算让苏威苏尚书之子苏夔、李院长之子李白药来帮助你,他们一人帮你处理授业,一人帮你打理书籍,你看如何?”
“诺,原来殿下心中早有计较,臣多虑了。”
“房院长那里的话,本王将诺大的书院托付给你,让你费心了,以后书院有什么事,请房院长随时遣人来王府,本王定尽皆全力!”
傍晚,杨广刚回到王府,宫里来人说杨坚召杨广入宫商议要事。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