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独孤皇后头疼病发作,萧氏自幼学医,精通医术,杨坚命杨广携萧氏入宫为独孤后医治。独孤后自从得知宇文忻的所作所为之后,天天在杨坚面前数说宇文忻的不是,杨坚也是颇为头痛。杨广入寝宫参拜之后,就被杨坚召到秘书省。
秘书省是大隋设置的专掌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的中央机构,也是皇帝读书的地方,牛弘担任秘书监。
牛弘是大隋当代大儒,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晋爵为奇章郡公。开皇三年,授礼部尚书,奉命修撰《五礼》,写成百卷,通行于当代,从此儒家文化复兴,同时也参与《开皇律》修订工作。牛弘生活俭朴,事奉皇帝尽礼,对待下属以仁厚,不善言谈而恪尽职守。政务繁杂,仍书不释手。
杨广入内拜见杨坚,杨坚正在与牛弘谈论书籍问题,见杨广进来一摆手道“广儿,今日非正式召见,就不必行礼了。朕已召儒生们入翰林院编写儒家书籍,可书从何来,秘书省虽藏书不少,但现在一本书,从纸张到抄写成书,无论是纸张还是所动用的人力都非常多,造价颇高,我大隋刚刚立国,经济尚在复苏,经不起大的折腾。上次朕听说你有办法可以解决此问题,今日召你前来就是要为朕解决此事。”
自魏晋到大隋立国以来,所有的书籍都是人工抄写,一直到唐中后期才出现雕版印刷。所以在这个时代,对书的珍贵程度几乎可以媲美现代高档奢侈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谁家里有藏书,就说明三代以上绝对是书香门第,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般人家想都别想。
杨广一揖道”父皇,儿臣自幼喜欢读书及手书,儿臣在晋阳城时,得到了一本晋朝的碑文,这篇文章是拓印出来的,然后儿臣拿回家琢磨了多日,后又命刘文静请来城里技术最精湛的工匠,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实验,终于在上个月雕刻出了一个可以在木板上先雕好字然后再印出来的模板。儿臣已命刘文静亲自带人去晋阳将模板和工匠一起带到大兴,到时父皇可召入秘书省,就一目了然了。“
”善,等他们一入城就直接带到朕这里,朕是急不可待呀!“
”诺,儿臣遵命!“
五日后,杨广带领刘文静一干人等入秘书省拜见杨坚。当杨坚看到一片片白纸在工匠的手中变成文字时,这个一向刻板的地方,脸色涨红,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身旁的牛弘更是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他卟通一声跪倒在地”天佑大隋,天佑吾皇,天佑天下读书人!请陛下重重厚赏他们,这可是不亚于一件灭国之功啊!”
“大善!广儿,此事是在你的启发主导下才完成的,你当为首功,朕想天下读书人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父皇,儿臣启奏,儿臣尚幼,如果此事传扬出去岂不是对儿臣的捧杀。儿臣想把此物献给父皇,让天下读书人都能读起书,为父皇所用,为大隋所用!”
“陛下,晋王的胸襟和气魄实令臣钦佩,臣也是好书之人,这对臣来说是一个大大的福音呀!臣代表天下读书人感谢晋王殿下的慷慨!”牛弘想杨广深深一揖道。
“广儿,这份功劳朕会记下的。这东西是你命人做出来的,可不知此物如何命名?”
“父皇,此印板的材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就称它为雕版印刷。”
“不错,那就叫雕版印刷吧,简明扼要,一看就懂。另外你暂时就先别去晋阳了,朕将印刷书籍的事交给你和牛尚书,你可别辜负朕的期望!“
”诺,儿臣(臣)遵旨。“
”启奏父皇,儿臣还有事想请父皇允诺“
”哦,你说说,是为何事要求父皇呀?“
”父皇,儿臣想让父皇下旨成立一个印刷出版管理局,隶属秘书省。内设:总编撰一人,副编撰两人,校书郎二十人,印刷工匠若干。以后凡我大隋的书籍必须先由印刷出版管理局审核授权后,再由各书局雕刻印刷发行,否则抄没。另外在每本书籍的首页必须要写上书籍的作者、总编撰、副编撰、校书郎和印刷工匠的名字,这样一来可让天下读书人知道印刷一本书籍的不易,让他们更加珍惜书籍,二来如果书籍的内容和质量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某一个人,方便管理。“
”嗯,不知牛卿家对此有何意见?“
”陛下,晋王才思敏捷,想法周全,臣钦佩万分,臣赞同。“
”好,那此事就这样决定了。对于工匠的封赏就由二位卿家商量后奏于朕,朕无所不允。另外此事暂不要对外泄露半字,否则别怪朕翻脸无情!“
”诺,儿臣(臣)遵旨。“
“嗯,朕政事繁忙,就先去勤政殿了。广儿,牛卿家可是我大隋第一大儒,你可要多多向他请教才是。”
“诺,儿臣遵命。”
杨坚走了,杨广让刘文静带着工匠们先暂回晋王府。
“晋王殿下,陛下将印刷书籍的事交予您,一是对您的器重,二是想让您多多结交天下大儒,这可是连太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呀!还请殿下多多体谅陛下的良苦用心!”
“小子多谢尚书大人的提醒,以后还要靠尚书大人提携和教导,小子感激不尽!”
“殿下过谦了,老臣知殿下也是好书之人,王府内也藏书颇多,老臣也是很向往呀!”
“晋王府的大门随时为先生敞开”
“善,那咱们就开始商议正事吧。”
次日,杨坚下旨秘书省成立印刷出版管理局,牛弘兼任总编撰,杨广和李纲兼任副总编撰,苏夔、李百药等人任校书郎。御府监何稠为雕刻总监,负责刻板之事。
开皇三年(583年)九月,杨坚大兴儒学,发诏书于各郡县,献书一卷赏绢一匹,鼓励天下士子向朝廷进献藏书,一时间天下文人士子聚集大兴城,文帝之名,传播宇外。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