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广阳大胜

2015-05-21 作者: 上清紫薇
第171章 广阳大胜

武国边境再起动荡,引起各国反应,尤其是会盟在即的鲁国,以强者姿态遣使武赵,要求罢兵。但双方各执一词,都指责是对方首先挑起战端,赵国尤其声明,武国有子江云残暴戾世,武国若不能交出此人,将死战不休。

如此一来,武赵两国的身份发生了互换,武国才刚刚逼着赵国做了小人,赵国就反其道行之,也逼着武国交人。

正斗不可开交之时,广阳以南的陶定国再生变故,三万武卫大军急行百里,在陶定义兵的帮助下,不费吹灰力,一举夺回陶定。同时,安南、安东两地的大军也浩浩荡荡的开进陶定,迅速稳定住局势。

霎时间,还未能赶到广阳助战的赵国援军无从应对,囤兵与乐陵观望。得到这个消息后,江云询问武明城,统领赵国援军的主将是谁?

武明城看向武思敏,打探消息的事情,一直是由他这个妹妹负责。武思敏告诉江云,此人名为阮坤,是赵国的戍边大将,在赵军中颇具名望,曾与霸上草原大败薛国,让江云小心应对。

江云点头,他已看出,此人行事谨慎,考虑道:“阮坤,赵鼎天……”

江云对武思敏道:“你去调查下阮坤的消息,越详细越好,哪怕是生活琐事也不能放过。”

武思敏不知江云的打算,点头离去,她如今也紧张了起来,虽然广阳境内只有八万赵军,但为了报仇雪恨,赵国派遣二十万援军前来,江云手头的二十万人跟人家比实在不够看,一多半儿都是刚刚才放下锄头的老农,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如此,两军对垒,赵鼎天****都来骂阵,江家先祖已被数万人问候了半月之久,可江云避而不战,赵鼎天强攻过几次,但都铩羽而归。

而在鲁国,会盟也不欢而散,武赵两国的态度强硬,武国以赵国袭杀使臣为由,不肯妥协,赵国则指责武国背信弃义。

雍拓昌号令天下的美梦也让江云给搅了,同样遣使来武国要人,借口竟然是十年前,江云在清明境内欺负过鲁国公主,还逼迫公主写下婚书……

简直颠倒黑白,一时间,江云成为众矢之的,他没事儿就与武思敏开玩笑,你武家不会出卖我吧?

但武思敏笑不出来,局势已经让江云搅成一锅粥,她很担心胥关的安危,胥关一旦被破,武国将无险可守。

对于此事,江云则不太关心,因为他知道,武家的老本还没动用,所有的事情不能让他一个人做,让武皇泰头疼去吧。

江云相信,武国曾经能制霸八荒,绝非浪得虚名。

果然,危机时刻,武皇泰手段尽出,不但将自己的小女儿凤成公主远嫁鲁国,讨好雍拓昌那好色的老混蛋,同时还从陇上调兵五万,加强胥关防卫。又联使陈郑,缔结临好。连自家也顾不上了,又从武卫军中调出两万精锐骑军,加强广平军的实力。

至此,武赵两国的大战的局势已经形成,而武卫军也出动半数,武皇泰身边只剩下六万人,拱卫京师。

当两万旗甲鲜明的大军开到,江云挖苦武思敏,你们武家真是地大物博,兵多将广。

武思敏很生气,认为江云把如此大事儿视作儿戏,江云却说,视作儿戏的人不是我,而是你们。

在八荒九国中,武国的国土最大,人口也最多,陈郑两国的加起来,还不到武国的一半,但却因为先皇的生性懦弱,误国误民,偷安太久,自然不堪大用,说白了就是没有危机意识。

所以江云认为,给这些人敲敲警钟也是好事儿,这么强大的国家,如果在国境内都不能利于不败之地,还何谈开疆拓土。

如今不是挺好,都着急了起来,这正是江云想要看到的。

很快,关于阮坤的消息传来,原来阮坤出身寒微,是凭真才实干爬上来的,而且命运坎坷,四十岁前并不受到重用,直到十六年前,薛赵两国激战霸上,才有机会出头。

在消息中,江云注意到一个细节,阮坤此人一生少有败绩,但在十一年前,也就是江云等人参与清明境大比那年,赵军由他统领北出霸上,大败而回。

但此事与阮坤无关,所以他才没被治罪,因为在这之前,阮坤就曾极力反对北出,但迫与赵王亲弟睿冠等人的压力,不得不出兵。

这让江云意识到,看来自己需要敲打敲打赵鼎天,让赵鼎天帮他,把阮坤大军引来。

阮坤出身寒微,决然抵挡不住权贵压力,这就是阮坤的弱点!他不糊涂不要紧,他上面的人糊涂就行。

如此,八月初三这天,正值盛夏,赵鼎天和以往一样前来叫阵,江云坚守不出,赵鼎天就遣人骂阵,万余名赵军也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军容涣散,或仰或坐在武军营寨前,例行公事。

时至正午,赵鼎天想要和往常一样收兵回营,但武军大营门户洞开,未等阵前赵军反应,一支铁甲骑军迅猛杀出,源源不绝,摧枯拉朽般袭来。

“结阵!”

赵鼎天高喊,但为时已晚,江云疲兵一月,为得就是今日,人都有惰性,一旦习惯被打破,难免无从应对。再说随赵鼎天前来的一万赵军,也根本抵挡不住一万骑军的冲锋,顷刻间沦为鱼肉。

喊杀震天,大战就此开始。

而毫无防备的赵鼎天,又一错再错,急招营中大军驰援,想要挽回败局,但当赵军各营慌乱的涌出营寨后,等待他们的却是,早有准备的武国大军,集阵有序,踏着尘土而来!

“进!”

江云一声令下,十万大军结阵三层,每层战阵十方,兵甲三千人,连延数里,踏着地动山摇般的步伐朝赵军而来。

“武军结阵怎会如此迅速?”尚在整军中的赵鼎天不敢相信,他身旁的将佐提醒,武军是破营而出的。

原来趁着骑军掩杀赵军时,武国步卒已拆开营寨,如今的武国大营面目全非,洞开十余处,步卒早在营内便已结好阵形,才能轻而易举的杀出。

待看清楚一切,赵鼎天恨恨咬牙,江云破釜沉舟,自毁营寨,是打算与他一决雌雄!

“将军,我等需小心应对,不行先行撤回广阳,末将愿意断后!”一名赵军将佐建议道。

赵鼎天恨恨的道:“江云,我定要食其骨,啃其肉!”

赵鼎天气的发抖,他想打的时候江云不理他,却专使些阴损的招数,不敢光明正大的一战!

十年前,江云在清明境内,屠戮赵国学子的事情历历在目,赵鼎天想起了自己的侄儿赵庸,决定道:“应战!”

如此,八万赵军仓促应战,后果可想而知,双方从中午厮杀到下午时分,皓日西斜,朝西列阵的赵军直视烈阳,苦不堪言,致使大败,不得不弃营而走。

这时江云派出一直没动用的一万骑军随后掩杀,追出五十余里方才收兵。

此战,赵军只有一万余人逃回广阳,丢盔卸甲的赵鼎天急向乐陵求援。而江云整军后,带领十余万大军气势汹汹,与两日后到达广阳城,将残存的赵军包围在城内。

至此,武赵又一次交手,已武国大胜告终,赵国损兵三万,亦有二万余人被俘。

战后,武思敏等人喜笑颜开,如何也想不明白,赵军精锐,为何会败在他们这些郡兵的手中,为此武思敏特意请教江云。

江云告诉她,打仗从来都没有光明正大一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是能在睡梦中掐死敌人,那才是最好的将军。他放任赵军横行,就是在麻痹对方,趁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举破之,加上占尽天时,赵军的失败很正常。

总之,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一阵风,一场雨,都有可能改变战局,打仗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出现再出手,才能更有胜算。

可眼下仗还没打完,乐陵还有二十万赵军,江云提醒武思敏别太乐观。

武思敏闻言思索,建议江云马上攻城,如果能趁赵国援军赶来前拿下广阳,他们就可以据城而守。

这个道理江云当然懂,可他不想这么做,八万人对赵国来说皮毛之痒,他想要吃掉的是乐陵的二十万大军。

江云摇头,说广阳城高壕深,绝不容易攻破,若是损兵折将,再被赵军里外配合,得不偿失。

江云命人密切注意乐陵赵军动向,并加紧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准备。

如此,赵鼎天等人被江云围在广阳城内,期间数次突围求援,江云在占了些便宜后,故意将送信的人放走。

就这样到了九月,江云兵围广阳的第四十七天传来消息,赵国乐陵大军终于有所动向,前部五万人马已到黎昌,距离广阳一百二十里,若是快马疾行,一夜便能到。

收到这个消息,武军营寨内立时紧张起来,各营将佐纷纷前来打探消息,江云却避而不见,把自己关在大帐内,做着艰难的抉择。

他在考虑,是眼睁睁的看着近万人死去,还是抓住这天赐良机,把赵国这二十万人,一口吞下肚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