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寻求一份心的平和和淡定(3)
人生永远面对的是十字路口。比如经商要面对的只是成功与失败两条路,没有中庸之道;谈恋爱要面对结婚与分手……顺其自然方为悟道者所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成功自然就有失败。人生在世,事事成功、事事顺利,自然是莫大的福分,但这恐怕是连神仙也难保证。假如我们不幸遭遇了失败,也应该乐观地看到,作为一个健全的正常人,一生之中,最起码也要在感情上失恋一次,在事业上失败一次,在选择上失误一次……才能成长,才有可能去赢得成功的垂爱。
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好的可能,一个是坏的可能,在好的可能中藏匿着坏的可能,而坏的可能中又隐含着好的可能。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视觉去对待它。如果用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那么坏的可能也会成为好的。如果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去看待,那么,好的可能也会看成是坏的。如面对半杯水,对于乐观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是:“哈,真高兴,我还有半杯水!”而对那些悲观沮丧、患得患失之人而言则是:“哎,只有半杯水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一个人在一生之中,常常会面临许多的抉择,尤其是面对那些“未知”的抉择,我们常常会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感到担心,感到难以把握。因为,我们一开始便不自觉地运用了那种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先入为主地去看待“未知”的一切。我们太害怕失败、太看重得失,把那未知的一切都看成了坏的可能,心目中一旦有得失的牵绊,有失败的担忧,便样样无所适从、事事瞻前顾后。结果,反倒把许多的好的可能都丧失了,错过了,荒废了。
跋涉的人们,把心态调整到“一切顺其自然”,勇敢坦然地面对人生吧!
凡事退一步,生命不退步
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
成功通常皆是成于最有耐心、耐力、耐烦者。意即最能忍耐、最有耐心的人,是比较容易成功的人。
某新闻报道指出:一位在科学园区上班的课长,因为与女友分手,心中便怀着愤恨,竟然变成电梯之狼,专门欺负单身女子。本来是一个人人称羡的科技新贵,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电梯之狼,不禁让人感叹,人心的复杂与难解。
除了忍耐之外,还要修炼自己被人毁谤却不生气,受到欺辱却可以不动怒。基本上,一般人都无法做到这样的地步,那是佛菩萨的境界,平凡人能做到忍气吞声,就已经很不错了。
忍得一时之气,海阔天空,就能从从容容,那么又有什么事可以困得住自己呢?
当生活与感情皆陷入困境,这也是生命中无可奈何之事。倘若,连思想和心情都跌落绝境,那岂不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涛汹涌的红尘中航行,要学会的是面对困境的方法。
退步,也是一种向前。有时候,只是放弃一些意气之争,即使争赢了又如何呢?
生命中有很多的时刻,都必须靠着忍耐来达成,所谓“能忍则安”。
忍耐,才能用从容的态度去处理事情。通常火气较大的,都是年轻人,因为年轻,所以凡事比较看不开,想的事情都较浅。反之,年纪大的人,大风大浪见多了,反而能静下心来。若是年纪大的人,尚且不能有忍的功夫,也和年轻人一样争强斗胜,那么,他的人生可能还要受很多很多的苦。
人际关系上,常常因为各持己见,而导致冲突的发生。倘若能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想法,尊重对方的意见,异中求同,找出共同的目标,提高层次去思考,相信,必能降低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
退一步,并非表示自己的软弱,而是更多的包容、谅解与理解。
在团体中,我们必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也该有相互包容的能力,这样才能整合团体的共识,发挥团体的战斗力。
在繁忙的工作生涯中,你是否能让自己从工作现实环境里暂时抽离出来?好好整理一下纷杂的人际关系。
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你是否能够以同理心,去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也是否能够冷静的思考,并以崭新的角度去找出更佳的处理方式呢?
凡事退一步,生命不退步,这是你我面对人生的困境时,所必须勇于处理的生命课题,退一步天地宽。
“闲闲看过”的心态
在大千世界里,面对人世间的纷纷扰扰,不争名、不夺利,能让自己独自拥有和享受一份平和,以“闲闲看过”的心态为人处世.无疑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人生这一路走来,有得亦有失。面对得到的和失去的,是否也曾得患失、斤斤计较,缺少潇洒的气度?对于功名利禄,是否过于在乎,胆小谨慎,丢失了个性?想证明白已,强出风头、个性张扬、目空一切,却落得浑身泥水,焦头烂额。活得太累、太假,虽然活得很像个人,可就是不像自己。古人称人世纷扰为“过往烟云”,说透了无非是一种境界,只是常人很难达到罢了。
对于浮世繁华,因为太在乎、太计较,所以没了那份“闲闲”的兴致。
“闲闲看过”,不是消极处世,在某种意义上,它只不过是一种用平和的心境、一颗平常心处世待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心境闲适,就不会再为调职晋级苦苦争斗,自知平日里已努力做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或许也有不尽如人意,或许也有错误与疏漏。总之,尽力了,评说之事虽在旁人,却从不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所累。心境闲适,你就会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这次会有偏差,还有下次呢,下下次呢!哪怕永远偏差下去,你不也少了诸多争斗的劳苦,而只留下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境吗?那种感觉,自然是旁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心境闲适,你就会暂时放下自己的处境,去维护一种公正。哪怕你所维护的是极少数人的观点与意见,也许会因此而使自己更为孤立无援,或者被人所睨视,但你执着地坚信着,公正最终是公正的!
心境闲适,整日里可以看到你笑得通红的脸,看到你无忧无虑的神情,看到你专注于学识的眼神,看到你宽敞明亮的心胸!
因为闲适的心境,你从不羡慕虚荣;因为闲适的心境,你真诚地赞许别人的才能;因为闲适的心境,你从不掩饰你从农舍里走出;因为闲适的心境,你有很多的朋友,他们也许无权无钱,却可以在你困境的时候伸出援手;因为闲适的心境,你会为朋友的冤屈出证言,哪怕置自己于被误解被冤屈的境地;因为闲适的心境,你爱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不管是街头修鞋的大叔,还是报亭里那个下肢残疾的年轻人;因为闲适的心境,你恨着每一个邪恶的灵魂,不管与你的利益是否相干,哪怕他的财权可以把你淹没;因为闲适的心境,你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因为闲适的心境,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机会。
保持“闲闲看过”的心态,是处理好生活中各种琐事的前提,只有心境悠闲时,我们才能冷静地用一双慧眼去看事、看人、看物,才会将世间百态尽览眼底。陶渊明身着粗衣,却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刘禹锡身处陋室,也能心平气和地“调素琴,阅金经”。他们都曾经仕途坎坷,遭遇沦陷,但因为有了“闲闲看过”的心态,才得聊以自慰,悠然自得,在山水天地间畅快游弋。
谣言止于智者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有趣的是,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传闲话能够在朋友之间建立信任,也使你成为自己所属“范围”的一名积极成员。不过,闲话不等于谣言,如果经常有意无意地传播一些流言飞语,就并非明智的表现了。
一个人如果心中秘密过多的话,他就会采用“嚼舌根”的方式来倾诉这些秘密。最后,也是亲密交往的需要。传谣言者希望借用分享别人秘密的手段,获得与听者友谊的增长、关系的促进。但这只能获得浅层、短暂的友谊。
对于生活中不同的“闲言碎语”,应区别对待。总的来说,应该做到“闲言有度”。有益的闲言碎语可以帮助我们和周围人打成一片,和谐相处,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网。但不要去谈论一些过于敏感的话题,比如避免涉及谈论别人的绯闻、经济地位或医疗问题、私人情感等。
一定要注意的是,“谣言止于智者”。如果听到别人谈论一些没有证据来源的流言飞语,一定不要再次传播,以免成了谣言的“牺牲品”。
有些东西真是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解释的越多,误会就会越多。倒不如全部烂在肚子里,直到把它们全部带进坟墓。
当你过多推脱责任的时候,谁会相信你的解释。当你反复强调,我做了多么大的努力,谁又会体会到你的艰辛。当你害怕面对着所有的不愉快,谁会知道你心中的苦闷。
是啊,所有的所有,不要去解释,让一切都沉默吧。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