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步错,步步错

2024-03-04 作者: 水清浅
第204章 一步错,步步错

第204章 一步错,步步错

期末考试,赵美玲看着试卷上的题目,有好多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她就是做不出来。赵美玲后悔了,她不应该在上一次月考中考了一个好成绩就得意忘形,哪怕上课不看小说也想着小说里的内容。赵美玲真是后悔了。

夏竹娴看着试卷上的题目,她很高兴,虽然上课时要控制自己的思维,不让自己走神,不让自己想小说很痛苦,但是,她在上课认真学习的效果是显著的。这一次,她的成绩一定能够又上一个台阶。夏竹娴拿着笔‘刷刷’地做起题来。

翁丽娥看着自己的试卷,她知道自己稳打稳实是成功的,这一次她的成绩又会小幅度上升。

期末考试过后,赵美玲回到家,过了几天,赵美玲的成绩被班主任发到了老爸的手机上。

赵父看到赵美玲的成绩后,把短信上的成绩给了赵美玲看。

赵美玲看到自己的成绩,她耷着脑袋不说话,一副‘我错了,我伤心’的模样。

赵父看到赵美玲一副‘知道自己错了’的小模样,他摸了摸赵美玲的头发,语重心长地说道:“美玲,你从小是一个好孩子。这一次,你成绩考差了。我也不骂你。我要鼓励你,一次失误不代表永远失误。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爬起来。你的成绩考差了,你不能气馁,你要加油。”

“爸爸,我很伤心,我觉得自己考差了,我没脸见人了。我要奋起。”赵美玲握拳,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她在心里发誓,她再也不看小说了。

初二,赵美玲的确做到了,她这一学年都没有看小说,都是一副‘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模样。

夏竹娴和翁丽娥则没有放弃小说,而是控制学习和小说之间的平衡。

到了初三,赵美玲的成绩赶上了夏竹娴和翁丽娥,她忍了一年,去书店里买课外资料时,她看到了小说杂志,她终于忍不住买了一本,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夏竹娴和翁丽娥则把小说放到了家里,在学校专心学习,向中考冲刺,不要小说分散她们学习的心思。

翁丽娥看到赵美玲在课外时间看小说,她劝道:“赵美玲,我们都初三了,初三就是要冲刺一下才能考上一个好学校。你还是不要看小说了,认真学习吧!”

赵美玲听到翁丽娥的话,说道:“翁丽娥,我才不要做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呢!我要劳逸结合。我只是课外时间看一下小说打发时间,我会好好学习的。你不要劝我了。我才不会像你一样只会死读书。中考在我眼里不足为虑!”

翁丽娥听到赵美玲贬低她的话和骄傲自满的话,她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不再管赵美玲的事。

在中考的考场上,赵美玲看着试卷上的题,她觉得这些题很简单,她一定能够考一个好成绩的。

夏竹娴看到试卷上的题,她觉得这些题目虽然简单,但是,暗含陷阱。如果她想得到一个高分,她还是需要小心谨慎。

翁丽娥看到试卷上的题,她觉得这些题目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扎不扎实,她觉得只要她仔细一点,不要粗心大意,她就能够得到一个好成绩。

考试结束后,赵美玲走出考场,她看到面含忧虑的夏竹娴,带着一点炫耀的口吻说道:“夏竹娴,这次的试卷挺简单的。我估计我能够考上市一中。你呢?你考得怎么样?”

心事重重的夏竹娴没有听出赵美玲炫耀的语气,她摇了摇头,说道:“试卷上的题不简单,我担心我考不上市一中,太悬了!”

翁丽娥听出了赵美玲炫耀的口吻,她白了赵美玲一眼,又转过头看着夏竹娴,说道:“我们三个人都是一班的,竹娴,我相信你的实力。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你一定能够考上市一中的。我们一定会进入市一中成为同学的。”

夏竹娴面色稍霁,点了点头,对着翁丽娥一笑,说道:“借你吉言了,丽娥。”

查中考成绩那天,赵美玲发现她的成绩最低,翁丽娥的成绩最高,夏竹娴的成绩在她们三个人中属于第二。

在本市各个高中公布录取分数线时,赵美玲发现自己只能够进入县里最好的高中,无法进入市里最好的高中。翁丽娥凭着她的成绩去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夏竹娴以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她留在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与赵美玲一个学校。

赵美玲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家,赵父赵母看着赵美玲的录取通知书,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她。

赵美玲耷着头不说话,一副‘我生无可恋、我心灰意冷’的可怜模样。

赵母见状,坐到赵美玲身边,安慰道:“玲玲,这又不是高考,你还有机会。你不就是没有考上市一中吗?没有关系。县一中还是我们县里最好的高中。而且它离我们家进,你不用像你哥哥一样离开我们了。孩子他爸,你说一句话呀!孩子考上了县一中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有多少人想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还没有本事呢?”

赵父闻言,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愤怒地说道:“我不生气。赵美玲,你说我该不该生气。我叫你好好学习,你不听。你哥哥都考上了市一中,为什么你没有考上市一中。你是不是不想好好读书了?”

赵美玲耷着头,不发一言。在她心里,她一方面,既在怨恨自己花在学习的时间上不够,另一方面,又在怨恨当初她没有考上县一中的初中学校时,爸爸对她太宽容了。如果爸爸当初像对待哥哥一样严厉地对她,说不得她也像哥哥一样考上市一中了。当初她还小,不懂事,爸爸也不懂事吗?赵美玲这样想时,全然忘记了当初她是多么害怕爸爸像对待哥哥一样对待她的。她也忘记了爸爸对她的苦口婆心。

赵父对待儿子和女儿全然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待儿子,儿子皮厚,儿子犯了错,在儿子十五岁之前,他一向以体罚为主。儿子十五岁之后,儿子也该懂事了。他以口头教育为主。对待女儿,女儿是全家的珍宝,从小听话,他以思想教育为主。

赵俊山回到家以后,听到了妹妹的事情,去给妹妹做了思想工作,开解她,安慰她,鼓励她。

赵美玲听到赵俊山的话,一副乖乖受教的表情。但是,等赵俊山走了,她却怨恨父母偏袒哥哥,重男轻女,不关心她。而哥哥也欺负她,看到她没有考上市一中,还专门来嘲讽她。他们都不关心她,都不爱她。他们才是一家人,她就是一个外人。

赵美玲怨恨自己,怨恨父母,怨恨哥哥,也怨恨翁丽娥。当初,如果不是翁丽娥拿小说给她看,她就不会沉迷小说,把自己的成绩拖垮了。而翁丽娥却考上了市一中,这不公平。当初她初三时,她沉迷于小说,翁丽娥为什么不劝她以学习为重,她没有听她的话,她为什么不能多劝她几次。

赵美玲甚至于迁怒夏竹娴,当初夏竹娴的成绩比她差,她们是一起看小说的,结果夏竹娴的成绩超过了她,还只是差一分没有进入市一中。而她差五十分才能进入市一中。她好恨!

赵美玲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能够代替她认真学习,成为一个老师喜欢、同学崇拜的女学霸。而她不想活了,一方面她舍不得小说,一方面她痛恨小说让她的成绩下滑了。她很纠结。

赵美玲进入县一中的高中学校后,她的成绩起伏波动大,有时候,她会连续几十天不看小说,专心学习。有时候,她会连续几天都在看小说,不学习。

而夏竹娴与赵美玲恰恰相反,她没有赵美玲那么偏执。虽然她也迷恋小说,但是,在学校读书期间,她从来不找完结的小说看。她一般只看连载小说,因为连载小说一天只连载一、两章。她看连载小说,既解了相思之苦,又不会耽搁她的学习。因为高中不像初中,初中你只要在初三那年努力学习,你就能够像努力了三年的同学一样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但是,在高中,高中三年都很重要,缺一环你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只能够考上一个普通大学。

而到了暑假和寒假,夏竹娴就会在做完作业后,看好看的完结小说。因为假期有的是时间放纵。

高中三年,赵美玲时而放纵自己的欲望,时而严格束缚自己,她严重偏科了。一旦偏科,她就越来越觉得她对学习力不从心。她渐渐地讨厌起学习来,只愿意在小说的世界里逃避现实的残酷。赵美玲是一个希望自己成绩好、爱面子、爱表演的女孩子。一旦她觉得她在学习上力不从心,她对学习就越来越提不起劲。

赵父赵母看到赵美玲的成绩下滑,鼓励过她,骂过她,吓过她。但是,赵美玲想不通时,赵父赵母怎么鼓励她、骂她都没有用。当赵美玲想通时,不用赵父赵母鼓励她、骂她,她都会振作起来。

赵美玲一直随着自己的心思努力学习或者放纵自己,而夏竹娴不论多么想看小说都会克制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一个一步脚印走。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