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公主开始捉鬼

2015-05-01 作者: 雪穗.0
第4章 :公主开始捉鬼

却说郁桐只在椅子上胡乱睡了一宿,直睡得浑身散架似的痛,又不得睡安稳,一早起来便无精打采,呵欠不断,早饭也不曾好生吃,黑着两眼圈子去了书院。

郁大娘见此状,一直唉声叹气,见郁桐出了院子,方叫过帑儿训道:“小娼妇,只顾自己取乐,看把相公累成什么样?以后的日子长着哩,可急在这一时?昨晚只听你们杀猪般叫唤,,那都是要耗男人精血的事,弄得这般厉害,存心要害死他不成?”

一席话说得帑儿涨红了脸,又分辨不得,只好低眉顺眼垂着头站在那不敢答话。雨芬立在边上只掩嘴偷笑。

眼见郁大娘训完话走进屋去,帑儿一转身提着裙子要跑,却被郁大娘在屋里一迭声的叫住。帑儿只得又回来进了她屋里。

“你还有事?”郁大娘问。

帑儿摇摇头。

“回屋换紧身衣来,与我一起捉鬼去吧,正值七月阴气胜,生意多,多个帮手,多做成几笔,也好多赚点嚼用。”郁桐娘又说道。

帑儿急忙回屋换了褐色紧身小衣,紫色收脚撒花裤子跑了出来。郁桐娘早已拿好了幡旗,咒符,统放在一个包里,由帑儿背着,娘俩一路来到请她的邻村瞿大娘家。

瞿大娘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了郁桐娘,那泪便刷刷流下,跪倒便拜:“法师,快救吾儿,快救吾儿啊。”

帑儿忙扶起她来,问道:“是什么鬼怪作崇,还请大娘细细道来。”

“她要是知道,还请我们做甚!”郁大娘道:“引我们进屋看看情形再说。”

瞿大娘点头,拭着泪,忙让着她俩进了院子。

一踏进院落,帑儿就感觉有物在暗处窥视,便细声对大娘说:“娘,此处真有异常。”

郁大娘冷笑道:“你也觉着了?以样看不过是小鬼而而,待为娘先见见那后生再说。”

娘俩说着,已被瞿大娘在前引进了卧房,简陋的床铺上躺着一个年青壮实的后生,看起来脸色蜡黄,气息微弱。

瞿大娘哭道:“吾儿一直好好的,谁知半月前上山砍柴至晚不见回来,老身着急,央邻居们上山去寻,半夜里却被邻居们抬了回来就这样了,请了附近的医生来家,都摇头就走,说是没法子治了。不得已被邻居提醒,才请得法师前来,求法师救回小儿一命啊!老身一生只守得这一个逆子,若是没了,怎么对得起死去的那个啊。”

郁桐娘挑了挑眉毛,伸手给那后生把了把脉,回头对帑儿说:“惑的忒深,想是魂跟着走了。又做那事,耗了精元,再晚可就没救了。”

“娘,我去吧,进院时我就发现了那物了。”帑儿小声说。

郁大娘直眼瞧了她一回,点头:“你去罢,不行喊我,我在这陪瞿大娘就是了。”

帑儿转身回到院子里,平白没有风,这回倒起了阵阵狂风,在院中旋着杂物,沙尘,似向帑儿示威。

帑儿在院中站定,笑道:“何需如此,只出来说话便是,只要你诚心悔过,我不捉你倒也罢了。”

那风只狂吹不止,院子里的物什直被刮的噼里啪啦做响,屋里的瞿大娘看的心惊,不由捉紧郁大娘的胳膊,颤声问:“真有鬼怪,那年轻女娃娃可镇得住?”

“无妨,咱们只瞧着罢,不好再说。”郁大娘安慰她。

遂向院中喊道:”帑儿,小心了,那小鬼倒会御风术,看似有些道行。”

帑儿点点头,以心向外传音道:“你这小妖,快显身见我,要是那老娘出来了,看你如何收场。”

旋即耳边便响起细细的女声道:“姐姐有心成全,请往西去两里黄土坡的破庙里见面。”

“你先行,我即可便到。”帑儿道。

说罢这话,那院内的风倒蓦的住了,只留下满院狼籍一片的物件。

“娘,我去去就来。”帑儿喊,飞身往门外跑去。

瞿大娘惊异的问:“可捉住那鬼了?我儿可能好起来?”

郁桐娘摇头:“待她回来再说。”

帑儿一路急行,来到那黄土破的破庙内,只见那庙内灰尘遍布,蛛网满墙,已是荒废了许久的了。

帑儿略喘了口气,定了定道:“还不出来,等死不成?”

“姐姐,稍安,就来。”细细的女声又响起,一个娇美的身影慢慢显在帑儿面前。

帑儿上下细瞧了她一遍,见她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有倾世美貌,便笑道:“你这皮囊倒修练的极好。只不做正事枉了你这身本事了。”

那女鬼也笑道:“姐姐要喜欢这身皮囊,就送姐姐,可值什么!”

“我要你这皮囊有何用,只把那后生小子的魂放了罢,你现在做恶,可不毁了这百年的修行?只在山上安心修练就好,何苦做恶!”帑儿劝道。

那女鬼变了变面皮:“姐姐,我并没有做恶,只是因为还情,所以才留瞿郎在此。”

“还情?因何还情?你可知此举要坏了那后生的性命?”帑儿道。

那女鬼滴下泪来,哭着倒出实情。

原来在百年前的三水镇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曲名道,这曲家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这曲道年纪五十开外,合家称作太公,妈妈已故,止有一个儿子曲文博,因他是个独子,曲家又有这泼天家私,自小便是娇生惯养,不曾受得一点委屈。曲太公因家中从不曾有过一官半职,心中不乐,遂捡尽名师教习儿子,指望这文博能一举成名,光耀门楣。

这文博却也挣气,只十四岁上参加科举,便一举得了个秀才回来,真个喜的曲太公眉开眼笑,心花怒放,连开了几天宴席,遍请亲朋好友。这文博名气有了,家道又丰盛,这上门提亲说媒的便就踏破了门槛,张家的小姐,李家的千金,多在这媒婆的嘴里被夸奖的是地上绝无,天上仅有。因儿子中了秀才,这曲太公便一心想攀弄大富贵,这寻常人家之女便不看在眼里,对这起说媒之人也就爱搭不理,懒得应承了。故这文博的婚事就耽误了下来。

一晃文博便到了一十八岁,人事皆知,不免在一帮浮浪子弟的教唆引诱下,常出入那烟花柳巷,不料却引出一段天大的风流冤案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