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97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382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97

小关目前这种“慢动作”练法,发源自王土国某些传统格斗技巧,现代已被王土国大多数格斗门派所学会。

这种练法看起来貌似轻松,其实每一击都要使出混身力气,所以极耗费出招者的体力。小关现在还处于伤势初愈的阶段,身体还比较虚弱,如此出招他很快便打出了一身透汗。

他刚才就把上衣给脱了,然后随手丢到一边的草坪上,现在倒不必担心把上衣给汗湿。

刚才被人“观赏”的黑人哈维,现在却成了“观赏者”。这黑人目前正在草坪上单手倒立,不时轮换着双臂,用一条手臂来做倒立俯卧撑。

黑人一边做单臂倒立俯卧撑,一边看着小关正在进行的锻炼方式。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两人之间虽然语言不相通,没有用语言进行交流。但在专业领域内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内行人即便不用语言沟通,光凭“看”的基本也能看个一清二楚来。

小关正在打的“慢动作”拳,会将每次击出时用到的肌肉组织都完全应用到。尤其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不常用到的肌肉组织,在寻常击打过程中未必每次都会出全力的肌肉组织,在这种练法下一律都会派上用场。

进行小关目前这类训练时,训练者一定要保持谨慎的认知。不要因为自己认为似乎还有余力,且觉得出击速度并不快,所以随时可以停下动作,便放开胆量坚持练到体力的极限。

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肌肉组织,在进行这种训练的时候,由于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比往常更容易“劳损”。在这种锻炼与恢复同步进行的训练下,疲劳感也相对不够明显。等到训练者真正感受到“疲劳”时,那些不常用的肌肉组织,其实早就“过劳”了。

每次锻炼都留有一点余力,而不是坚持超越极限,才是正经的健康锻炼方式。那种每次锻炼都超越自己当时的体能极限,然后妄想利用身体“超量恢复”来变强的锻炼方式?其实只适合某些身体恢复力超强的人进行,却不适合普及到所有人的头上。

小关刚才看哈维做“假想训练”,渐渐地看起了“兴头”。而哈维现在看小关打“慢动作”拳,同样也看出了“兴头”来。

黑人哈维虽然对他自己的社会地位认知有问题,但他对格斗技术这领域的认知,可一点也“没问题”。

黑人渐渐看得兴起,单臂在地面上用力一撑,整个人便倒立着跃了起来。小关眼角的余光扫视之下,倒是马上注意到这强壮黑人的古怪动作。

小关还没弄清楚对方想做什么,哈维便向小关冲了过来,然后迎面便是一记直拳打来。

“搞毛啊?”

小关这么骂了一句,脑袋往旁边稍微偏了一偏,便以差之毫厘之态闪过这记直拳。他没等黑人收回那“沙煲”般大的拳头,已用双手紧紧握住黑人那条粗壮的手臂。

由于从小跟父亲学的是直来直往的拳脚,所以小关并不擅长各种“摔法”。因为老关认为在与复数对象作战时,无论哪种“摔法”都不实用,所以没教儿子这一茬。

小关这下抓住黑人的手臂,只是打算借此控制两人之间的距离,而没有借机把哈维摔出去。他一握住哈维的手臂,便向对方还了一记“膝撞”。

这记“膝撞”目标是黑人的侧腰,小关想一击打中对方坚实肌肉下方的肝脏。要是给这一击正中目标?即便强壮如哈维,也会痛得混身抽搐,口吐白沫再倒地不起也未必不可。

哈维现在还有一条手臂没被小关控制住。强壮黑人另一只“蒲扇”般大的巴掌用力往下方一挡,便挡下小关顶来的这记“膝撞”。

两人见这次出手没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倒没象拼命厮打一般紧抱着对手不放,而是不约而同地各自后退了几步。

小关一松手便大声向哈维抱怨:

“喂!熟归熟,哪有你这样一声不吭就打过来的啊?”

他与对方没有深仇大恨,甚至还是彼此相识的熟人,自然想先弄个清楚明白,然后再看要不要接着打下去。

黑人的回答随即落进小关耳里:

“你……很……强……”

小关觉得这黑人的回答听起来颇为古怪。似乎每个字眼都要经过思考,然后才说得出口。

“用得着这么紧张咩?”

小关才刚想起这一茬,马上又想到自己曾听休斯家某个人提起过,说这黑人司机兼保镖好象能听懂王土官话,但无法流利地说出这种“外语”。

想到这一点,小关便忽略掉对方先前那不够清晰的“口齿”。他直接反问了哈维一句:

“你是想来真的,还是想玩玩?”

他说着用力捏了捏拳头。由于小关握力不如刘佳,且“双手上的功夫不到家”,他捏拳头时指关节并没能发出响声。

黑人似乎已意识到自己“口齿不清”的问题,这回干脆连话也没说。他向小关行了个王土国的站立式古礼,先是双掌抱拳向小关鞠了个躬,然后认真地收紧了架势。

之所以说“收紧”而不是“拉开”?是因为哈维目前这架势的确收紧了上肢。他的双臂弯曲且并拢,紧靠在他自己的上身两侧。

黑人的双手掌紧握成拳头以后,手心那侧没有互相对着,反而是一起对准了他自己脸部那边。

小关虽然不懂得对方用的是哪种技法。但他从这架势的姿势上看来,总觉得象是某种防御类的架势。见对方上肢象在防御,双腿反倒是前后微微分开,小关一时间倒没急着动手。

从对方前后做出的举止看来,小关觉得对方的确是想“玩玩”,而不是真打。

他忽然想起先前在电视上看过节目,即尼德兰人所谓的“拳击比赛”。现在见到哈维的架势,他顿时觉得黑人的动作很眼熟,与电视节目里见过的那些“番人”拳手特别象。

小关随即想起以前的印象:

“那些番人拳手好多喜欢跳着小碎步打拳,下盘灵活倒是有余啦,但哪里又够稳呢?一下就扫倒了吧。”

他以前曾觉得,如果自己哪天有机会与那些“番人”交手,自然是抢攻对方不够稳当的下盘,以削弱甚至废除对方的移动能力。但这一切想法都是过去的事,不能应用到眼下这场合里。

现在眼前这黑人上半身的架势,小关倒是看着眼熟。对方下肢的架势却显得相对陌生,小关自然懂得“先观察再动手”的道理。

小关的性情倒不是非常谨慎,这次的谨慎作法只是碰了个巧而已。

哈维见小关不先抢攻,这黑人便再次往小关这边慢慢凑了过来。小关一直谨慎地观察着对手的举动,一时间并没有什么异常激烈的反应。

小关从对方刚才的礼节里看出些什么,总觉得对方只是想打一场友谊较量。他认为除了互相看得“兴起”,然后想试试手过过招以外,两人再没有什么非动手不可的理由。

如此一来,双方自然都没有急着下手,不觉得“非抢占先机不可”啦。

等两人凑得足够近,随便一伸手就能触到对方身体的时候,哈维再次抢先出手了。

这回两人之间的距离足够近,黑人没再用攻击距离较长的“直拳”或“摆拳”,而是贴到对手身前打出一连串的“刺拳”。

如果这时有人走神,肯定会错失异常精彩的一幕。因为这黑人的双臂居然在两秒钟左右,左右拳总共打出了十六记“刺拳”。

由于“刺拳”的摆臂距离不够长,原本每一拳的力度便都不强。加上这回是在切磋,哈维并没有出尽全力,所以每一拳的力度都不大。可要是两秒内被“刺拳”连续击中十六下,被击中的人肯定也得倒下。

地面是泥地加草坪,就算直挺挺摔上去,顶多也就是觉得疼而已。以上是黑人哈维现在的想法,他只是想击倒对手,没想干掉小关,下手自然懂得分寸啦。

如果由刘佳面对这种情况,他肯定只能拼着挨上对手几拳,同时硬挤到对手身边,再用力抱住对手再将之摔倒。这种无赖的打法,也是绝大多数有实战经验,但没接受过正统搏击训练者的惯用招式。

而小关由于从小跟自己老爸学过相关技巧,虽然他不算什么“正统搏击选手”,但比刘佳那半个外行还是要内行一些。

小关自哈维打出第一记“刺拳”的时候,他的头脑还没反应过来,上半身便下意识地往后一仰。

黑人出拳的速度非常快,且为了“讲究分寸”,他每一拳都已算好每一击的臂距。小关的上半身这么往后一仰,黑人第一秒打出的那八记“刺拳”,便被小关统统闪了过去。

这种快速“刺拳”一但挥出,想随意立刻停下却不容易。哈维见对方躲避得如此灵活,不但没废力止住快拳,脚下反而往前移了半步。

无论是哈维本人,还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按交手双方身体之间的间隔算来,接下来这八下“刺拳”肯定能打在小关身上。

小关的上半身后仰动作,很快便达到他身体能够保持平衡的极限。为了躲闪接下来的快速“刺拳”,他干脆往后一倒,同时借助往后倒下的力度,一连向哈维那边踢出了三脚。

由于身体的姿势,小关的一条腿即便踢出,也无法踢中身前这个黑肤壮汉。基于这个原因,小关才还了对方三脚。

小关这一秒三脚其实是试图逼退对手,即便只能缓和对手的进攻,他便不算白费力气啦。

这三记快踢的发力特征与“刺拳”很相似,都是依靠某“大关节”周边的少量人体组织来发力。“刺拳”主要靠肘关节周边发力,而这快踢则是靠膝关节附近。

在某些专业拳手眼里,小关身体的锻炼可不够充分。小关怕一脚真是踢伤了哈维,所以没敢用脚尖去踢对手。他脚上现在穿的是软塑料拖鞋,即便踢在黑人身上,也只能给哈维带来些许疼痛感而已。

要是小关穿着军用钢头皮靴,然后用大力将靴尖部位踢在黑人身上?那才真叫“乖乖不得了”。不过现在好歹是场友谊赛,不是拼命厮打,即便有钢头皮靴在手小关他也不会穿啦。

小关刚倒在地上,便往后一个空心筋斗,象只猴子一般倒跃起身。

黑人哈维花了两秒钟打出十六记“刺拳”,同时被小关踢了三脚以后,他才止住出拳的动作。他见小关倒了下来,便站在原处等待小关站起。他倒没料到小关会用这种方式重新“站”起。这黑人又不是傻子,先前又已认定这是场友谊赛,自然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拼命猛打。

别看哈维基本沉默寡言,无论去到哪里,基本都象是个可有可无的背影,他好歹还是休斯家的“忠仆”,或说是忠诚的前奴隶来着。自家主人与眼前这年轻小伙家里的交情,哈维他可是一清二楚来着。

尼德兰人是“好斗”不假,他们的确把搏击打斗当成了日常健身方式之一。但这好打斗又不是无谓拼命,当然不会轻易便死死相逼啦。

如果两者之间真有什么无法调解的矛盾,完全不能用语言来进行沟通,而非靠武力解决问题不可?尼德兰那边还有一套完整的“决斗”规矩,是专门用来解决那类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事态。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并不适用这“决斗”规矩,所以暂时不细说。

小关的伤势才刚好了些,身体短时间做剧烈运动的能力基本没受影响。但运动时间稍微一长,还是会出现“持久力不足”的情况。他与哈维打打停停,既是友谊赛,又是以这种方式互相交流技巧心得。哈维每次都是见好就收,半点不敢过头。

就这样,打斗一直持续到刘佳与凯丽回家,即先前兄妹两人带着折叠椅回家那时。

“可惜这黑叔叔说不好官话啊。”小关当时如此自言自语地感叹着:

“光靠打交流起来还是不够详细,有话想说又说不了的滋味真不好受。”

小关与哈维这次比试,并不是完全一边倒一般,由哈维单方面“照顾”着小关。两人的友谊赛结果基本能算是打成平手,不然互相之间又有什么心得好用来交流?这两人先前这么时而单练,时而单挑,断断续续地打到刘佳与凯丽-休斯购物归来。

休斯家的小楼草坪以外,是一条两百多米长的直路。滨海花园这里基本都是些独栋小楼,小楼外基本都是草坪,所以从远处便能看到休斯家的小楼。刘佳先前提着两张折叠沙滩椅,与他那“亲妹妹”刚走过路的另一端,即离休斯家小楼最远的那处拐角,便远远看到小关与哈维在对打。

第一眼看到的印象,多少令刘佳有点感到紧张。他随即想起大家之间的关系,忽然而来的紧张情绪很快便解除了。

他一边走一边与凯丽-休斯说着闲话,偶尔也会往小楼外草坪那边看几眼。看着看着,他想找人动手打架的兴致也给勾了起来。等“分配”好卧室以后,他见小关与黑人又回到草坪上练了起来,便跟了过去。

尼德兰的小公主当时本打算一起跟过去,却被小关支使去找车子的资料。

刘佳当时在旁边还问了自己的妹妹一句:

“资料多不多,要不要我跟你去搬?”

凯丽-休斯小声嘀咕了一句:

“多是很多,不过不重啦。”

她的语气听起来稍微有一点点不满,说着便转身回她自己屋里去了。既然听说东西不重,刘佳便没跟过去,而是跟小关一起下了楼。

小公主的“大哥哥”见另外两人打了几回合,他自己在旁边便也对着空气挥舞起拳脚。他的打法几乎没有完整套路可言,顶多勉强算是几组连环组合打法而已。

小关与黑人哈维又打了一个回合以后,因为小关的身体还有点虚弱,便站在旁边喘起粗气。他一边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一边认真地观察“老大”刘佳的打法。

他刚喘顺气,便多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老大,你这拳头握得不对吧。”

“怎么不对了?”

刘佳嘴里这么回答着,眼睛却没看向小关的方向。他现在正紧紧盯着前方,仿佛眼前有什么强悍的敌手一般。他现在做的事情,其实与黑人哈维刚才的“假想训练”极为相似。

刘佳与哈维两人“假想训练”之间的差异,在想象力水准上可有很大区别。要论“实战能力”,刘佳所想象出来的那个敌人,可比黑人假象的对手更真实。

虽然哈维常年与理查-休斯交手,与足够强悍的对手交战经验足够丰富,可刘佳胜在与更多类人交手,实战经验比哈维还要丰富得多。

若论击倒过的敌手花样,哈维可远不如刘佳那么“丰富”。而衡量想象力水准的标杆之一,就是想象者在现实中体验过的经验够不够多。没有足够实践经验,想象力再好也没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