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32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317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32

在过去的王土国,由于受到当时“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影响,一名男性在合法娶回一名“正妻”之余,还可以在“正妻”同意的前提下,同时合法拥有数名家庭地位比“正妻”较低的“侍妾”。

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已经改成了“人人平等”四字。性别的区别,已不再能影响到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但过去生活习惯造成的影响,当然不会轻易便消失掉。

在现代的王土国,如果姻亲关系各方都愿意接受现状,非要结为连理的话,官府对这种情况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民众自己能够接受,官府便不多追究。

以王土国的皇室为例,那位生活在现代的皇上,就同时拥有一名皇后及两名妃子。据说这还是因为王土国现任皇上是个用情专一的人,对自己少年时代交往过的三名情人都一视同仁。

皇上用情“专一”与否,在此姑且不论。但这位皇上将三个情人都娶回家以后,倒没再到外边风流胡闹过。

在民间,能有这么好桃花运的人当然是极少数。但百姓对于“开后官”这种话题,尤其是男性,大多还是比较喜闻乐见啦。

除了极少数感情极端专一的男人,有哪个男性不想同时拥有复数个红颜知己?某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说在男人的雄性生物天性里,本来就有尽量多占有雌性,让复数雌性为自己生儿育女的本能。

科学家所说的是真正的科研成果,还是硬将某些行为给合理化?在这里不多讨论。不过现在是法制社会,且人人平等,仅仅是幻想一下,总也说不上是什么罪过啦。

由于过去的生活习惯所影响,现代别说男性里有人喜欢这“后官”题材,连某些女性也喜欢这种幻想题材。在某些女性的认知里,与其他“姐妹”分享一个足够优秀的男人,居然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呢。

基于以上前提,无论是过去的文艺读物,还是现代的影视剧作品里,“后宫”这个题材的内容都很卖座。

当时的志哥,即现在的志爷在刘佳印象深刻的那部影片里,更是将“后宫”幻想题材给发挥到了极致。以往的后官题材影视剧作品里,通常是“两女共侍一夫”。即便在最夸张的情况,了不起就是“三女共侍一夫”。

大概由于当代那位皇上的缘故。既然皇上的后宫成员才有三人,所以大多作者都把皇上的选择当成了行业标准。在过去的影视剧作品里,主角的后宫成员数量,同样也不会超过皇上自己的标准。

可到了当时的志哥那里,这位后来人称“笑匠”的家伙不愧是知名艺术家。他大笔一挥,便将原来剧本里主角那“两女共侍一夫”的后宫,随便就提升到了总数九个人。

没错,刘佳先前梦中所“经历”,即志哥一人分饰两角的这部影片里,男主人公在剧情正式开始以前,就已经有了八名妻妾。连上后来那段剧情,把“邪派妖女”也收进后宫以后,就成了“九女共侍一夫”。

刘佳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还不到十岁,当时只觉得很好笑。如果男主人公有八名妻妾,倒是刚好凑足两桌麻将。当一家之主的那个男主角,倒也正好在两桌麻将里各处凑凑热闹。后来再多出一个人,那该怎么办?

等到他开始对异性有了憧憬,发现两性之间的相处之道除了正常交往以外,居然还有许多不便外传的小细节时,原本只觉得好笑且刺激的“后宫”影片,看起来的感觉,自然又与小时候的感觉有了区别。

刘佳可是个生理结构十分正常的雄性生物,同性别的人们所喜欢的幻想题材,对他来说当然也有同样的刺激。

还是那句话,现实中怎么做,自然要考虑到王法和道德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但只是在自己的意识里幻想一下,没有哪条法律会禁止人们的幻想吧。

就如同刘佳现在的所做所为一般。凯丽-休斯对他的态度有点太过热情,这一点他早已查觉到了。而且他自己早已有了正经的女朋友,但在各方之间没有因为这关系,而引发出不可高傲的矛盾冲突以前,刘佳并没打算就此结束现在这样的关系。

即便不是血亲也没有恋情,但人与人之间还有“朋友”这种关系啊,难道交个异性朋友就不对了?

以上是刘佳的真心话。

王土国的王法可是标榜着言谈自由,自然不会去限制人们的幻想。就连对某些幻想题材极端疯狂的人,官府对这些人的处理方式,也是尽量将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引回正途。

只有象志爷那种“有病”的幻想者,因为已分不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将幻想中的行为用在现实中以后,官府才会出面制裁这种人。

因为一旦将极端疯狂的幻想应用到现实中,幻想者就多了个新头衔,即犯罪者。

即便还没有进行公审,所以现在只是犯罪嫌疑人,但志爷行为所象征的犯罪者本质却没有变化。顶多是官府的处理手段有些许区别而已。

在这里值得附带一提的是,当时志哥所主演的这部“变身”后宫题材影片,一开始的票房成绩并不好。因为当时志哥在王土国全境的知名度不高,除了海州人以外认得他“志哥”的人还真不多。

倒是后来志爷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将自己的名声传遍整个王土国以后,这部“过了气”的老电影,才被发行公司从影片库里又翻了出来。

由于当初签下的合同,所以这部影片除了能让志爷得到票房分红以外,并无法让志爷通过别的途径得到金钱利益。但当时的志爷已被拥趸们尊称为“笑匠”,发行公司为了讨好志爷,虽然没再多付金钱,但还是给了志爷许多便利。

别的不说,志爷通过这部重播的老电影,正好获得了“炒知名度”的好机会。

志爷为了炒作自己的知名度,发行公司为了金钱利益,使这部过气且票房成绩不佳的老电影,得以在满长一段时间里,反复地在全国各地的从多电视频道里重复播放。

也正是有了这重播,刘佳才有机会看到这部老电影。他对电影的兴趣一向不怎么高,自然看不出志爷在片中所认真表演出的精妙演技。

至于当时让刘佳觉得“好厉害”的画面特效,由于这其实是一部老电影,特技效果其实并不算太好,顶多只能让没见识过“真正画面特效”的人感到惊讶而已。这些人主要生活在连电视机都没有的地区,连看到电视上“那画面能连续活动”,就足以让他们一惊一乍。

当时年纪还小的刘佳虽然生活在海州,但由于他当时岁数还小,所以没见识过这种画面效果,这倒也可以理解。

等日后观众们见识了更真实的画面效果以后,自然就会觉得在过去的老电影里那些特技“好假”啦。

志爷这部电影的情节,倒是开创了新的“后宫”流派。这部老电影重播以后,给某些剧作者带来了强烈的创作灵感。后来新出现的“后宫”题材作品里,男主人公的后宫成员要是少于十人,剧作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创作的是“后宫”。

再后来,甚至出现了针对女性观众读者的“后宫”题材作品。里面主人公及后宫成员的性别,刚才与先前那种换了个边,主人公变成了女性,而后宫成员倒是变成了男性。这东西倒照样有市场,有不少女性观众及小部分口味另类的男性读者,都满欢迎这种新题材。

不过这些内容与本故事情节没多大关系,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刘佳从恶梦中惊醒以后,倒是真的跑到某间厕所里洗了一把脸。在医院病房区的走廊里,并没有专门设置让病患者及家属使用的厕所。

医护人员如果要如厕,在他们自己的办公室或更衣室内,已设有专供他们自己使用的厕所,大多还附带洗浴设备。

象刘佳这类来“陪人”的伤者家属,如果要用厕所只能到附近的病房里借用。这种设计初始目的据说是为了尽量避免交叉传染,但在日常情况下却显得不够方便。

在洗脸池上的水笼头接满凉水,然后用一捧捧凉水大力揉洗着自己的脸,刘佳下意识地将现在的厕所,与刚才梦境中经历的“那个厕所”进行着对比。

他现在所在的厕所,与他刚才那场“梦中梦”里进出过的厕所完全不同。刚才梦境中的那个厕所,其素材来源,其实是他以前不知什么时候去过的某处公厕。

梦里的厕所,无论是卫生状况,还是别的什么细节,与医院病房里的洗手间都完全不一样。

不但洗手间的环境有区别,其实整个病房区的环境布局,与他刚才梦境中经历的环境都有明显区别。病房区无论哪个洗手间,或说是厕所,都不可能从走廊推门而入,而当推开同一房门出来的时候,门外却变成消防通道。

这种混乱的环境布局根本就不具备逻辑思维,也正是梦境的特征之一。刘佳要是经过某些特殊训练,在梦发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查觉自己正在作梦啦。

他刚从恶梦中惊醒,因为脑部的短时记忆功能,还没能将梦境中的某些细节给自动忽略掉。所以这么一来,才会出现这种“下意识对比”的状况。只要再过上一天半天的时间,这段恶梦的场景除了印象极深刻之处以外,其余部分都会被刘佳的意识以本能的方式给忽略掉。

他刚才经历的恶梦是一场梦中梦,有点值得细说的价值。

两场梦的“分层点”,是他在“破坏”某怪物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在作梦”,然后“第一次从长凳上坐起”。他“第一次坐起”,然后查觉到周边环境气氛古怪以后,直到他被恶梦彻底惊醒以前,其实那一连串诡异的遭遇都是一场梦。

由于刚才的经历发生在睡梦中,刘佳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他日常情况下的同类行为有不少区别。不论刚才那些“较特别”的小细节,光是看他在“前进”和“后退”的取舍上,就能看出刘佳在梦里的表现,比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任性得多。

他在日常生活中,要是遭遇到“似人而非人的怪物”,第一选择几乎肯定是转身逃跑。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通用选择,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保镖,象这类有保护旁人职责在身的人,在这种遭遇下才会挺身而出。

其他人在这种时候但凡没被吓得动弹不得,基本都会先撤退,选择谋定而后动。

这种遭遇下两腿没被吓得发软的普通人,如果无路可逃,在迫于无奈下倒也会选择反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反击就等于在等死。将自己的生死大权将给不明来路的怪物?任谁也不会轻易同意这一点吧。

在日常生活里肯定也会表现出上述作风的刘佳,在梦境中却是下意识一拳打了过去。他在梦里根本就没想到“谨慎”这一点,甚至没试探对方的实力,便开始动起手来。

这种完全就象孩子一般的任性行为,是由于人脑在睡眠状态下,无法一边睡觉,一边进行逻辑思维的缘故。

不能进行逻辑思维,意味着该人所做的行为大多在尊照本能,或是按照下意识形成的习惯来做事。正因为这个原因,令刘佳他刚才在梦里见到志爷所化身的怪物,然后二话不说便打了过去。

其实这才是刘佳真正的本性,才是他从小到大形成的“正常”行为习惯。以往的些许谨慎,到现在的足够谨慎,是他的人格由于一直在经历成长,在成长的经历中,渐渐发觉自己以前的行为作风不够成熟稳重。有了发现以后,他便刻意改变着过去所有“不够成熟”的习惯。

至于他第一次“从长凳上坐起”,即梦中梦的“分层点”,是因为睡眠状态下的意识活动过于活跃,所以身体自动解除了睡眠状态而已。

在某些学者眼里,或提出的观点里,认为梦境有着层次之分,这才是所谓“梦中梦”观点的真正起源。该领域里有个认可程度极高的观点,后来还被某名导演从这观点改编出了一整部电影。

这个知名观点认为:随着意识层次的变化,人的梦境有许多层次分区。每个层次之间,会根据作梦者当时所处的意识深度来划分。

这个观点还提出:在梦境的每个层次之间,时间单位的细节上有很大区别。上一层次一个小时间单位消耗的具体时间,约等于下一层次里的一个大时间单位。

刘佳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梦中梦”的有关观点,他除了在信息网络上听说过“梦中梦”这个名称以外,根本就不知道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以下一段内容有许多都是笔者的私货,内容涉及人的精神领域,所以会比较枯燥。没兴趣的读者可选择自行跳过,跳过内容并不会影响阅读正文时的流畅性,但要是不跳过,却有机会目睹专业水准的“精神科”知识。

卖弄私货以前,笔者要先强调一次。有人总喜欢用“神经病”这个词来形容疯子,其实“神经病”更应该指那些瘫痪在床无法行动的人。用来称呼所有疯子,用“精神病”这个词才对路!

如果是凯丽-休斯这类专业人仕,由于尼德兰天才小公主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自然认为绝大多数的所谓“梦中梦”经历,根本就是某些人出于找话题,或是自吹自擂心态而说出来的胡扯。

但由于刘佳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学识,即使他知道学术界对于“梦中梦”有过讨论,他也无法证明或证伪这方面的观点。他只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判断自己刚才似乎经历了一场“梦中梦”。

在刘佳看来,所谓的“梦中梦”根本就是一种“错觉”。

他懂得一些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所以知道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因为意识的活动,或是外来刺激的干扰,总存在着某种可能,会将人意外地从睡梦中弄醒。所以他自己在睡觉的时候,总喜欢尽量选择一些安静的场合来睡,同时也尽量用自己躺得舒服的姿势来入睡。

可刘佳并不知道,人的意识在“意外苏醒”这种情况下,比方说从梦中惊醒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查觉到自己是否已经清醒。因为脑组织的苏醒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瞬间睡着,再一下子醒来。

由于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刘佳不知道启动一台结构异常复杂的计算机,与人脑的苏醒过程在某些程度上极其相似。

将启动过程尽量简化,能得出这样几个步骤。

每次启动计算机这种机器,首先必须输入能量,然后中控系统自检每个次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如果一切正常,计算机便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在启动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启动自然不可能成功。

目前无论是哪一种计算机,其结构都未能复杂至人脑的程度,所以无法复制出人脑的种种功能。但两种结构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以前,倒有许多类似之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