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记”饭店里所卖的素馅烧卖,里面所使用的馅料只有两种,分别是青豆泥和黑糯米。
海州土著口中所谓的“青豆”,也有人将这种豆类称为“黄豆”。在王土国某些地区,这种豆子还有什么“毛豆”,或是“大豆”之类的名称。
对于烧卖馅里的豆类,“刘记”饭店的主厨老刘倒没非刻意用哪种不可。素馅烧卖里用到的豆类,会随着季节而不时做些改变。
有时候去进货时如果有意外发现,比如说进到了便宜的鹰嘴豆。在这种情况下,烧卖的馅料自然会随之换些花样。
素馅烧卖里唯一常年不变的馅料,只有黑糯米独孤一味保持不变。因为在某些营养学家口中,把黑糯米描述成了最有营养价值的米,所以价格特别贵。
老刘他其实不相信这种说法,可某些人却格外信奉这个。如果不用黑糯米,那素馅烧卖的价格也不好跟肉馅烧卖相比,两者不好保持同样的价格。
今天要带去的早点里,素馅烧卖是自家店里卖的现成货,所以用不着刘佳特意动手。他只需在昨天晚上与自己老爸打过招呼,说今天上午准备带些素馅烧卖去给关家父子吃,老刘自然就会特意多准备一些。
但接下来那两种清淡早餐,却都是经过刘佳精心泡制。要不是为了自家人所准备的食物,刘佳他一般不会刻意去准备什么。
刘佳他可是个性格随意的人,连给自己弄吃食都不怎么讲究的人。
由于刘佳事先与自己老爸打过招呼,“刘记”饭店今天早上在进货的时候,特意按照刘佳的要求多购进了些蔬菜。
刘佳他没要求什么特殊的蔬菜,只是让自己老爸帮忙多买了点生菜和芋头而已。但话又说回来了,生菜他倒懂得如何挑选,芋头却令他颇为头疼。
他虽然懂得许多烹调技巧,但对如何挑选芋头却一直不太在行。
他在几年前与石瑞娟去郊游烧烤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买来的小圆香芋口感肯定会粉糯,可等他精心弄好芋头以后,吃进嘴的小香芋却象白萝卜一般爽口。
自从那次被自己的女朋友笑话过以后,刘佳他极少去买整个的芋头。如果非买不可,也只会挑着销售者切开的芋头来买。
被切开的芋头,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芋头的内芯。如果这样还看不出芋头的口感是否粉糯?那他的厨艺可算是白学啦。
他昨天晚上考虑过,觉得自己今天早上等不及到菜市场买菜。反正自家店里也要进货,那就麻烦自己老爸一次吧。
他老爸老刘倒是正经大厨师,只要拿着个芋头稍一掂量,就能看出这芋头到底粉不粉糯。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厨师,用芋头来制做菜肴,自然是哪种口感的芋头都能用上,分不清楚可不行。
刘佳他在这方面,还离他自己的老爸还有一段差距。
到自家店里拿来了芋头和生菜,刘佳在回自己家以前,还特意带了些新鲜面粉回家。
他们刘家三口人是海州土著,在家里一般不吃面食,所以家里头没有特意保存着面粉。反正店里常有存货,什么时候想吃,只要到店里拿点来用就好。
提着一小堆食材回到家,被刘佳首先处理的食材是芋头。这些芋头他连洗都没洗,直接抄起菜刀便削起芋头皮来。
平常家庭里要给块根类食材削皮,经常会使用专用的刨子。
而在这厨师家庭里,只有刘佳他老妈胡芸一人要依靠专用刨子。老刘向来为了省事,直接用老大一把菜刀来做这类细活,刘佳则是有样学样,学得还挺像模像样。
刘佳将芋头削好皮,先简单地冲洗一次,再细心切成小块。
他在给芋头切块的时候,才从手感上查觉出这芋头的口感。他现在已经确定:自己事先在意识里模拟过的食谱,可以按原定计划继续进行。
芋头经过数次冲洗和切割,最后变成了细长的芋条。除了边角处等“先天不足”的部位,每根芋条都象筷子一般粗细,仿佛是用尺子量着切出来的一般。
这种芋条如果弄干,然后拿去用油炸,吃起来的滋味绝对美妙。
尼德兰有“炸土豆条”及“炸土豆饼”,王土国也有人喜欢这种新奇的外国花样。其实炸芋头远比炸土豆要好吃得多,只是少人去尝试而已。
刘佳他今天要的早餐是清淡型,现在自然用不着“油炸”这个步骤。
年轻厨师在家里找出微波炉专用的塑料碗,将芋头条悉数倒了进去。
他原本想把这碗芋条放进微波炉里,然后“高火”热个十五分钟。但他忽然想起自己最近在信息网络上看到的消息,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决定把塑料碗换成陶瓷碗。
他最近在信息网络上看过,说这种微波炉专用塑料碗在遇到高温的时候,塑料里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来。
如果是弄给自己吃的东西,他便不会太过在意。可眼下这顿早餐是特意为关家父子准备的,自己没想起来也就算了,一旦想了起来,不讲究点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刘佳将装满芋头条的陶瓷碗放进微波炉里,又特意拿了个白瓷盘当碗盖。在加热芋头条以前,他特意将陶瓷碗里的残水都给倒了干净,然后才开启微波炉,用“高火”将芋头条加热十五分钟。
他可不是打算给关家父子吃简单的烤芋头条,至少这次不是。这样加热,只是在这道早点一系列处理工序中,一道平常却必不可少的手续而已。
由于芋头里念有一种特殊的“酶”,有人的皮肤对这种物质过敏。所以在切削芋头的时候,某些人的手部手部会被芋头引发过敏症状,即所谓“削芋头削得手痒”。
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倒有许多小窍门可供选择。
人们可以通过戴全封闭式手套,或是用塑料袋裹着芋头来削皮,再或者用各种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手法,来处理手里的芋头。总之只有注意一条,就是要尽量避免被芋头黏液粘到自己的皮肤上。
也有人象刘佳这样,对芋头里的“酶”不过敏。有的人对这种物质过敏,但对瘙痒感的耐受度比较高。如果象这两人,倒是可以无视以上的注意事项。
芋头条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时候,刘佳在米桶里抓了几把米,准备洗米煮上一锅粥。他今天对米的选择,与前几天他某个对手用来煮饭的米种有些相似。他今天同样是用一份糯米混两份粘米的比例,准备先煮一锅混合白米粥。
厨艺就是如此,只要一些细节考虑不周,同样的食材在不同的前提下,“好吃”顿时就会变成“难吃”。
但话也说回来了,刘佳可不是傻瓜。如果那天不是比试炒饭,而是稀饭比赛,刘佳他也不会用当时那种“灿米”就是啦。
刘佳他为关家父子特意准备的早餐,当然不可能只煮这么一锅的白粥,口感很好并不算是什么理由。这锅粥其实也是原材料,是作为接下来特意烹调那锅好粥,所必定要用到的原材料。
芋头条还在微波炉里转着圈的时候,刘佳已经把煮白粥要用的米和水都准备好,然后放进了自家那个电饭锅里。
他事先考虑过,所以粥里的米分量比较多。他打算煮一锅浓浓的粥,即便关家父子没胃口,所以不吃干点心,光喝稀的也能让他们两父子喝饱。
白粥开始在电饭锅里煮着,芋头依然在微波炉里转着,年轻厨师他这会儿又切起生菜丝来。至于生菜叶该如何摘如何洗?这些基本都是些常识而已,在这里不特意提及啦。
生菜叶洗净切成丝以后,可不能就这么直接放进粥水里。叶菜就是要吃个新鲜的口感,如果不在进食前十分钟以内放进粥里,那么菜叶的爽脆口感便会荡然无存。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人看出刘佳他的打算,看出他想煮什么粥了。没错,这是一锅具有海州特色的素粥--生菜粥。此粥味道温和,最适合给身体不适者食用。
不过既然是他特意为关家父子煮的粥,他当然不会只用粥和生菜两种食材。这两种食材混合起来味道温和,却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
考虑到“要有营养”这一点,刘佳他在自家店里回来以前,特意挑选了两个块头最大的新鲜鸡蛋。
生菜鸡蛋粥,论味道其实比不上海州另一种传统粥水,即“生菜皮蛋粥”。刘佳考虑到自己在信息网络上看过,听说皮蛋里含有重金属--铅。
由于关家父子现在那样子,刘佳决定先弄点“健康食品”。那些美味但不够健康的食品,等以后再说吧。
刘家用的电饭锅不是带智能系统的高档货,只是分为高低火两种档位的老爷电饭锅而已。
这东西煮饭倒完全能胜任,按下开关再等着自动跳闸即可。可要用这东西来煮粥?可就啰嗦得多啦。
刘佳现在只是图这东西的某些优点。这东西在完成加热过程以后还能保温,且几乎马上就可以打开锅盖。不然他宁愿用家里的高压锅来煮粥。高压锅煮粥速度特别快,味道虽然比不上小火慢熬的砂锅粥,却也差不到哪里去。
年轻厨师他的双手内侧虽然没多少茧皮,但半点都不怕烫。他不顾高温,用纱布包着烤芋头条以后,便直接用手来捏芋泥。
他一边作工芋泥,一边在电饭锅旁边监视着锅里粥水的加热过程。
他先用“高火”档将粥加热了约二十分钟,然后将档位调成了“低火”。接下来还得再煮十分钟左右,这粥才能完成“煮熟”这个过程。
如果全程用“低火”档来煮粥,成品粥水的口感,倒与传统工艺慢熬出来的砂锅粥有几分相似。可用“低火”档来煮粥的时间,对于刘佳他现在的需求以及感知,所耗费的时间实在都长了些。
所以他宁可用这种人力代替机械的方法,也没把活都交给自动化机械来完成。
其实只要用上这种老爷电饭锅,这懒他刘佳即便想偷也偷不了。这老爷锅是能煮粥,可却不象煮饭一般能自动跳闸。如果没人在旁边人为合上开关,这锅粥只会一直就这么煮下去,煮开了便会从锅盖缝里漏出来。
至于接下来是电源开关过载而短路,还是其他什么保护装置能起作用?谁知道?
刘佳在等粥开锅的时候,准备好了将近一斤重的芋泥。他往芋泥里掺进约半斤左右的生面粉,然后细心地将生面粉与芋泥混合在一起。在这搅拌过程中,他还逐渐往里面添加了盐和五香粉等调味料。为了让成品的营养价值更丰富一些,他还特意往里面加了许多小虾干。
这虾干不是什么正经的大虾,而是小得象米粒一般的虾米。
有的人觉得这东西里面只有一股虾味,却吃不出半点虾肉的口感,干脆便为这东西起了个调侃的名字,叫这东西做“虾皮”。
要按他自己的口味,吃这种蒸芋泥饼时,只要有盐调味就好,他就喜欢吃那原汁原味的咸芋头。可考虑到关家父子可能胃口不太好,所以这种时候虽然要保持清淡,但却不能照着自己的口哧来烹调。
为别人下厨,就要以别人的标准做为考虑要点,这是他最近正经得以确定的一条简单道理。
别看这道理貌似简单,就象许多领域的小窍门一样。如果没人一语道破,光靠自己切身体会,有时候一辈子也不见得能看透一点小窍门啊。
象这种特意添加五香粉等调味料的芋泥饼,如果用荤油煎至熟透,那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道完美的主食。即便把荤油换成素油,也能把大多数素食主义者给迷倒。
可刘佳他今天要准备相对清淡的早餐,油煎这类手法自然不能采用,荤油素油都不行。如果他想做油煎芋泥饼,为何一开始不做油炸芋头条呢?
况且一开始如果把芋头切成细丝,把芋丝拌进湿面粉里再用油炸,就成了芋丝饼,又是一道美味点心。归根到底,刘佳今天早上不打算做任何油炸的食品。
今天这顿特意安排的早餐,完全是为了让关家父子吃得既健康又有营养,这可是他刘佳对亲人的一番好意。
等到年轻的厨师完成准备工作,将所有芋泥饼都捏制好的时候,电饭锅里的混合米粥也已经煮好了。刘佳任由电饭锅保持着“保温”状态,他现在要把芋泥饼先蒸上,其他的接下来再说。
由于芋泥本身已经是熟的食材,混合了面粉、调料及“虾皮”以后,捏成饼时手感还有些烫手。饼里的“虾皮”也是一熟即可食用的食材,这饼里唯一需要正经加热才能吃的东西,就只有面粉一种原料。
其实生面粉也不是不能吃,只不过口感极难入口,生吃面粉与糟蹋粮食两种行为之间,基本没有区别。这是题外话,所以不多说。
刘佳这次捏的芋泥饼里,每一个都不算很薄,基本都保持着半指厚的标准。他把芋泥饼特意捏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让关家父子吃起来比较简单。除此之外,他也不至于动作稍微没掌握好,就一下子把饼给弄烂了。
如果想做又薄又不易烂的芋泥饼,可以用粘米粉来代替面粉。刘佳他只是不打算重复,既然已经煮了这么大一锅混合米粥,如果再用米粉来做饼,食材上总觉得有些重复。
有些非海州土著制做这种芋泥饼时,喜欢用高粱或糜子(即所谓“黄米”)等杂粮粉来混合芋泥。海州这里能买到高粱米或米粉,但却买不到新鲜糜子。
而刘佳他根本不打算用高粱粉来弄饼,因为他知道高粱在过去主要是牲畜的饲料。无论是自己吃还是给自家亲人吃,他都不愿意把饲料弄给人吃。
他对于粮食方面的知识,一向比其他方面的知识要关注得多,所以他知道不少关于粮食的小知识。他知道以前在用来喂马的“草料”里头,高粱根本不算是最主要的成份。
据说如果不把高粱这东西混合别的正经饲料,连马都不愿意吃这种口感极为粗糙的杂粮。除了严重缺粮食的地区和年代,高粱可没资格进人的嘴。
由于国家没有刻意干涉,这年头的杂粮价格,居然比大米白面等精粮的价格还要高得多。刘佳他向来看不惯某些商家的贪婪作风,所以象高梁、荞麦这类比精粮要贵得多的“杂粮”,他一向不怎么喜欢。
刘佳他一向对金钱没多少追求,所以向来不重视金钱方面的利益。可他在消费的时候,从来不喜欢当其他商家眼里的冤大头。
他在消费的时候,向来不喜欢被其他商家弄虚作假。
这种生活习惯倒是出自他们刘家的传统,“刘记”饭店向来标榜诚实两字,向来以这两字作为生意口号。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