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158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243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158

有官差到了现场以后,公交司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跟着巡检回衙门办理相关手续。至于正停在路边的公交车,则交由公交车营运方临时派来的司机开走。

司机师傅他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将所有功劳都包揽到了自己头上。

被打成两滩烂肉的匪徒,也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至于他们口中所说的“真相”,由于这些话出自犯罪者的口中,官府仅仅将“真相”作为口供记录了下来,目前并没有认真追究的打算。

而等待着这两个匪徒的结果,自然是要面临王法的严惩。王法,是王土国人对所有法律条文的统称。

在将来的某一天,刘佳他才在电视上了解到这次事件的后续发展。公交司机因为“见义勇为”而被自己单位发了几千块钱的奖金,并领了一面锦旗。刘佳他在本次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倒是给无视掉了。

由于这条消息没多少新闻价值,所以媒体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位公交司机。

由于没有接下来的后续新闻报道,刘佳他并不知道这司机是如何向衙门讲述的情况,反正事后直没有官差上门找过他。

知道这个结果以后,刘佳的心情有点复杂:

“也许只要犯人是真的就可以了?”

由于过程不够曲折,所以新闻媒体并没对“义士”表现出过多的关注。大概是因为公交司机的人生经历太过平淡,还是说不能随便在义士的脸上抹黑,媒体们对两个匪徒的人生经历,倒是大书特书了许多内幕。

直到后来,刘佳才从凯丽。休斯的论文里得知,新闻人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官府出于对“义士”的保护。官府里负责管理新闻媒体的部门,禁止各种新闻媒体对义士进行太多的报道,免得那些与匪徒有关的人会起坏心,以媒体的报道作为线索来向义士进行报复。

至于被当场定罪的匪徒?即便还没正式审判,但象这种在犯罪现场被逮捕的人,其各项人身权利一律不受重视。媒体对于这类“嫌疑人”喜欢做出怎么样的报道,官府里的大老爷可不怎么管,具体报道内容都由媒体自己说了算。

至于尼德兰天才小公主她的结论是否正确?反正刘佳后来也问了知情人,即自己的女朋友。

他后来在石瑞娟处,得到了与凯丽。休斯论文内容类似的答复。但那时候他已经了解到自己女友与普通新闻人的区别,所以这种答复与主流媒体的作法是否一致,与刘佳有关的这两位姑娘,及刘佳自己都不太清楚。

根据主流新闻媒体的深度报道,似乎要将两个匪徒的身世经历都给还原出来。

关于这两个匪徒的身份背景,主流媒体首先提到的内容,是说这两人都是外地人,是些连新海州人都算不上的流动人口。

新海州人基本是说那些从外地到海州来定居的人。而据主流媒体的追踪报道,这两个匪徒似乎从来就没有要在海州定居的打算。

不知是为了保护匪徒家属的隐私,还是怕出现某些喜欢较真的人,因为媒体漠视了“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而去向媒体追究其王法责任。在两个匪徒被公开宣判以前,关于他们身世背景的有关报道里,新闻媒体运用了大量的“某”字。

秃子匪徒的真名叫王某汉,匪号(即绰号)“裸汉”。象这种中间用“某”字代替某字眼的名字,到底在王法里算不算得上是真名,倒还真值得商洽一番。

花衣娘炮匪徒的真名叫冯某烨,匪号“辉姐”。“辉姐”的性别当然是“男”,“辉姐”他与那个秃头“祼汉”是老乡,来自王土国中北部某省某乡。

两个匪徒到底来自哪个省,新闻媒体并没有直接说出,大概是为了避免伤害到某地域的名誉。关于这两个匪徒的老家是哪处“乡下”?最积极采访这两个匪徒的海州媒体,只说出该“乡下”的名字里有个“空”字。

海州方言里喜欢将官话里的老家说成“乡下”,这倒是海州土著文化里较不文明的一处特征。

据报道里所说,花名叫“裸汉”的王某汉,在老家时原本是一名厨师,在某知名的连锁快餐店里工作。

刘佳当时看到这条消息时,当场忍不住就笑了起来。他可知道其中的行业内情,连锁快餐店通常只需将加盟商送来的半成品重新加热,便可以销售给顾客食用。

在这种连锁快餐店里,根本就没有设立“厨师”这个岗位。每个进连锁快餐店工作的人,都会受到处理与“重新加热”有关的培训,所以需要时人人都能操作炉具,根本用不着特定的厨师岗位。

这种快餐店里下厨,其实只是操作大型蒸炉或大型油锅。用指定的方式及时间,将半成品弄热就能拿去卖。在半天的培训课程里认真听讲,连智障人仕都能胜任这种工作。

事实上,王土国里最欢迎智障人仕就业的行业之一,就是这种连锁快餐店。一家连锁快餐店里只要有三两个智力正常的管理者,再有十来个不偷懒肯听话的智障人仕当员工,即可正常营业。

智障人仕难以胜任正常的厨师工作,但这种简单的操作工还是能够胜任。

这样一来,智障人仕也能自力更生,而不用当浪费粮食的米虫,更不用靠乞讨谋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象智力正常的人一样,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尊严。

普通的路边快餐店里倒是有厨师,可新闻中提及的连锁快餐店里却没有。这也难怪刘佳一看到这新闻,便当场笑了起来。

他这是在嘲笑某些人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而浪费了其他人的认真工作。

以引得刘佳发笑的这条新闻为例,其中就有在认真工作的媒体人。

不知是哪一位记者不辞劳苦,从海州不远万里地去到那个王某汉的老家,并采访了“裸汉”以前的同事。

据这位受访者,即脸上覆盖着马赛克花纹,声音也被修改得不伦不类的某连锁快餐店员工说,这个“裸汉”平常好吃懒做,在那里工作期间经常编造各种理由请假或旷工。

就算是不得不回来上班,也时常做出达不到销售标准的食物。因为“裸汉”他在入职时没接受培训,培训课程时这脑残不知溜哪里偷懒去了。

“裸汉”他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如果能稍微端正那么一点点,不要总找理由偷懒,倒也不至于做不来连锁快餐店里的工作。毕竟连智障人仕都干得来的活,他一正常人又怎么干不了?

即便他因为正当理由,错失了入职时的培训。但象这类连锁快餐店,由于员工更换得比较频繁,且部分员工的智力水平偏低,大多都会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

这类要加盟的连锁快餐店,无论是哪个品牌都有其共通的行业特征。无论哪个品牌的连锁快餐店,都尽量保证让顾客在哪家分店吃到的饭菜味道,都不会与别的分店有差距变化。

以上这是刘佳他自己所知道的行业特点,引他发笑的这条新闻里倒没有提及。

在这条新闻里,“裸汉”的这位前同事不无恶意地在揣测,说“那个王某汉啊,他很有可能是我们某位领导的亲戚”。

这位连锁快餐店的工作人员,在镜头前如此向记者分析着。他说这王某汉虽然工作态度特别差,多次违反工作规章制度,却一直没给开除,明明是在被某人所包庇着。

这位连锁快餐店员工还说,“裸汉”他不仅工作偷懒且态度特别差,还经常仗着自己有点力气随便欺负人。

王某汉这“随便欺负人”,他的前同事说可不光是仗着大力而动手打人。这家伙明明工作态度极端不认真,却还经常嘴特别臭地批评别人的正经工作。

“裸汉”前同事向来采访的记者透露,说王某汉把他“裸汉”形容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厨师。

据“裸汉”这位前同事说,王某汉眼里根本就没有别人的位置。

这位连锁快餐店的现任员工认为“裸汉”其实也是智障人仕,还是那种有“躁狂症”倾向的半疯。因为王某汉不知道从谁口中得知,听说他老家有人崇拜一个秃头的神仙,那尊泥胎木偶的名字好象是叫“罗汉”。

从那次以后,王某汉就开始叫别人称他为“罗汉”。

明明是个活在世上的人,却硬是把自己与某个被崇拜的神仙挂钩?这种人不是疯子是什么?这就是这条新闻播放出来的时候,某位知名的某体节目女主持人的原话。

王某汉的前同事在新闻里说,当时大家都有点怕这脾气暴躁的秃子,当面都叫他一声“罗汉”。可大家都觉得这家伙不聪明,所以都故意用上了乡音方言。

据新闻的主持人解说,在当地的方言里“罗”字和“祼”字两者的读音,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同事们当时把这个字的读音给换过来,是什么意思自然可以一目了然:

“你个脑残把自己当成在世神仙?其实你就是个光屁股祼跑的疯汉子而已!”

按刘佳他看到这里时的想法,倒是觉得“祼”字和“神”字有点相似。他觉得也许店里的人也许并不象主持人说得那般下作,只是在映射“祼汉”是个“神汉”。因为在海州方言里,“神汉”或“神棍”都是骂那些喜欢装神弄鬼骗人的骗子。

据“裸汉”的前同事透露,说王某汉当时不知是听不懂这怪话,还是在硬要面子活受罪,总之他还一直保持着原本的行事风格。

略带疑问的话说到这里为止,这位快餐店的现任员工又变了口气,用很确定的口吻说王某汉其实是越来越猖狂了。

这位“祼汉”的前同事说,说王某汉自称“罗汉”以后,有一次这“祼汉”与总店派来的检查团中某人吵了起来。双方争执的原因很简单,这两人在对店里后厨所用的烹调工艺起了争执。

新闻主持人在这时解说着,说连锁快餐店虽然没有专职厨师,但却有专门下厨的区域。还说这区域的名称是用同行里的惯用称呼--后厨。

刘佳在看到新闻的这一段时,只觉得主持人在卖关子拖时间。他认为普通观众对这种解释肯定不会感兴趣来着。

据连锁快餐店的那位现任员工说,王某汉向争执的另一方表示“炉火的温度很高”。然后“祼汉”他还说出了具体的温度数值,还提出说其实可以按照他的独门密方来改良烹调过程。

“祼汉”的前同事说,“祼汉”当时提出说改变烹调工艺根本不会影响食物的味道。

这位“前同事”表示,店里大家直到事后才知道,原来与王某汉争执的那个检查团成员,其实是总店特意邀请来的顾问之一。这位顾问当时根本没认真与“祼汉”讨论,根本没说改变烹调工艺会如何影响食品味道,而是直接打脸。

所说这位顾问当场点出“祼汉”是外行充内行,根本连厨艺的基本功都不懂。

新闻媒体后来自然也就这段经历采访到了那位顾问,采访内容也在刘佳他看到的这新闻里播了出来。那位顾问估计是根本就不怕别人报复,或是根本不怕得罪什么人,居然没用马赛克方格挡脸,而是用正脸出现在镜头前。

这位顾问的来历,刘佳他居然也听说过。刘佳他虽然没与这位顾问有过交流,但却与这人的学生说过几句话。

这顾问是王土国有名的某厨艺学校的校长,该校号称学厨艺先不收学费,只收取学员在就业时第一个月的收入。刘佳与之有过交谈的那个“学生”,就是刘佳那天在云海路参加比赛时,作为海州电视台代表出场的那个牛师傅。

这位校长提出了两个要点,用这两方面来说明“祼汉”根本就是外行人,不但不懂厨艺,同时也没资格做厨师工作。

这位校长在记者面前一副指点外行人的态度,首先提出的要点是关于改变烹调工艺。

据他说就连一般的家庭主妇,也知道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加工方式下,其成品菜肴的味道会完全不同。

他还打了个比方,说一道炒青菜在不同的火温和翻炒时间里,成品菜肴的味道就会有很大区别。校长他说相关工艺不是说不能轻易改变,但话如果出自一个连“烹调手法直接影响菜肴味道”都不懂的人嘴里,那可明显地不靠谱。

除了这一点以外,校长他还提到了一处要点。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校长似乎是情不自禁地拍着大腿狂笑了起来。

刘佳他看到这里,终于理解为什么当初那位牛师傅为何会如此傲气,肯定是跟这位校长学来的吧。

新闻主持人在这里又卖了一次关子,将新闻里的采访对象切回王某汉那个前同事。这位快餐店现任员工说,“祼汉”当时说炉火和菜锅的温度很高,然后象模象样地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值出来。

具体数据是多少?新闻主持人居然再次卖了关子,将采访对象换回了那位厨艺学校的校长。刘佳看到这里的时候,差点就把手里的摇控器往电视屏幕上丢过去。

“这不是捉弄人玩么!”

这是刘佳他对新闻主持人行为的看法。

厨艺学校的校长在镜头前的原话是:

“随便上信息网络上查一查,就会知道这个数值比铁锅的熔点还要高。那个白痴根本就不是在厨房炒菜,而是在冶炼厂铸铁!就算铁制菜锅里有食材能耗去一部分热量,但又能耗掉多少?更别说食材在这种高温下,支持不了几秒就会变成灰!那个秃子他根本不是在炒菜,名符其实是在烧菜啊,把菜烧成炭灰的那个烧菜啊!”

校长当时貌似“谦虚”,实则狂傲地向记者表示,说他不是什么理工科的学者,但对一般人应该懂的生活常识多少还懂一点。

校长他的“谦虚”,表现在他在记者面前主动为“祼汉”着想,似乎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前几句话里,还把对方说成“白痴”、“秃子”来着。厨艺学校的校长表示,说那王某汉可能不是犯了这么没常识的低级错误,而是不懂得将两种度量衡的温度给换算过来。

电视机前的刘佳,即使他对书本上的知识不太感兴趣,但也马上知道这校长话里的意思。因为在王土国只要上中学的时候,稍微认真地听听老师讲课,就会知道在温度方面存在两种标准。

在其中一个标准里,水在自然环境下结冰的标准温度,与另一种标准下的数值之间,可是差了约有三位数。刘佳他不知道具体的换算过程,但两者间有差异这种事情,他倒还知道啦。

这位校长不愧是位传授厨艺的“教育家”,其为人的道德标准,可远比普通教育家要“高”一些。在这种打脸的时候,最后还不忘为被打脸者做出“辩解”。难怪他的学校里能培养出牛师傅那样的“高材生”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