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最新地址为 m.22ff.vip
“公子自己的均衡都说服不了自己了吗?”孟胜还是极为平淡,公子使自嘲也好,是自损也罢,在孟胜看来都是一般无二的。
“学说主张,无非也就两种。一种为人们的行为作出指导,一种这是为世人的行为作解释。前一种,学说在前,行为在后。后一种,行为在前,而学说在后!当今之显学分墨之学和杨朱之学,二者之学皆为前者。而儒学更像后者,毕竟它迎合了这个时代,也为迎合后世做准备!后者看似不配显学之称,但事实却是,百年千年之后,便会成为主流!”
“公子是要用我以均衡之学,与三者作出比较,从而再决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对吗?”公子羽的长篇大论,其实想表达也就是这个意思。孟胜听出了其中的意味。
公子羽笑而不语,等孟胜继续说下去。
孟胜看了公子羽一眼,而后继续道:“公子让孟胜来此,为的是探究均衡之道。均衡之道,道之终极为天下,道之基础为墨,道之发展方才是均衡。为的是天下承平,不管天下二字有何等之重量,其实都是利益所趋势。墨法言:兼相爱,交相利。墨者亦言利,天下为大利,眼下之仁慈为小利,公子是在劝我,为了大利,而要舍弃眼前之小利?”
“巨子若是再活三十年,墨家焉有落寞之理?”能听出公子羽话中深意的,天下恐怕非孟胜莫属了。
孟胜能在学说和现实之中找到那个均衡点,墨家会被儒学所取代吗?
在公子羽看来,定然是不会的。
公子羽给予了孟胜极高的赞扬,但孟胜仍是云淡风轻。
孟胜看到了未来的矛盾,也知道这条最后走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
孟胜很是惆怅道:“我不知道均衡走到最会会不会远离墨法。”
“若是巨子不勇敢迈出这一步,墨会得到继承,但怕是要在千年之后了!墨者如今的光辉,怕是会就此落寂!”公子羽并不是危言耸听。
这是时代的抉择,并非是他的意料。
“我早已有抉择!”孟胜淡淡道。
公子羽点头,孟胜的确早已有抉择。从孟胜离开楚国开始,他便已经踏上了均衡之路。
二者相继陷入沉默。
公子羽突然道:“巨子知道子夏的西河学派吧?”
孟胜抬头,嘴角留有淡淡的笑意。
“这恐怕才是今天公子会到这里来的原因吧?”
公子羽无奈点头,“世间难求一知己”这话不假,但是知己太多的话,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好事。
“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公子羽回头和易师对视了一眼,二者眼中皆是对巨子孟胜的肯定。
“公子直言,需要孟胜做什么!”
“西河学派,乃子夏创立,子夏为儒家圣人孔子弟子……”
子夏,孔子的学生,名卜商,小孔子四十四岁,生于周敬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07年,距今已是百余年。
也就是说,子夏活了一百多岁。
子夏被魏文侯魏斯拜为帝王师,在西河创立了西河学派。乃是孔子死后,儒学分化学派中最为出名的一个学派。
其影响力要远在曾参的重孝流派。
西河学派的诞生要说道吴起攻陷西河之地时说起。
魏国向西扩张,夺得秦西河之地。
魏文侯不仅对西河进行军事控制,政策攻心,还进行了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作为一把利剑,对魏控制西河之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把利剑便是帝师子夏!
魏文侯拜子夏为师之后,便让子夏在西河创立西河学派,宣扬自己思想的同时,还对西河进行了文化入侵。
西河学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儒家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之后之所以会分化出诸多学派,则是因为每个学派的侧重点不同。
曾参重礼,培养的是掌礼之儒。而子夏则侧重经世之学,培养的是社稷之儒,他主张弟子去各国做官。这也是为什么子夏这一个分支的影响力要远高于曾参的重礼学派的原因。
所以当他在西河创立西河学派之时,在各国为官的弟子们纷纷响应。学派之影响力可见一斑。
西河学派为魏国笼络了诸多的人才,对魏国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魏国是公子羽的敌人,西河学派笼络天下贤才,这并不是公子羽希望看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公子羽会来和巨子孟胜提及西河学派的原因。
既然是对立,那么绝不能在招贤上差魏国一筹。
“巨子的均衡之道,如今已算是登峰造极!巨子若是不树岂不是可惜?巨子之名,天下墨者无人不知!若是巨子在九霄宫创立学宫,广纳可教之才为弟子,墨家焉有不兴之理?”
这便是公子羽的目的。
前有西河学派,后有稷下学宫。天下贤才,何时才轮到他公子羽任用?
不断的培养河丘一族,显然是不够的。人口基数小了,理论上诞生人才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只有放眼天下,方能笼络到贤才。
巨子孟胜之名,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么大的名气,却在机关城铸剑,这不是白白浪费了他的名气?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公子羽离开之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孟胜能向齐墨一样,向天下人宣扬自己的墨法和均衡之道。
以孟胜对道的理解,公子羽相信,不出十年,他九霄宫将会聚拢天下近半的可用之才。
“公子有意为之,孟胜焉有拒绝之理?只是现在的西滨还在争斗之中,弟子们……”孟胜迟疑道。
开办学宫那有这么简单,不是坐在九霄宫,天下贤才就会自己赶来的。
孟胜必须让自己的弟子出九霄宫,出滕国,到各国去宣扬他的思想和主张。
在名气之下,增加影响力,这样才能让天下好学之人,慕名来到九霄宫,从而学习孟胜的思想。
而现在孟胜的弟子们还深陷南湖西滨的泥潭之中,如何能出滕去游说和宣扬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呢?
易师此时是站了出来,针对孟胜的这点顾虑,易师捋须一笑道:“这一点巨子无需担心!我中山儿郎已经在赶来的路途中,南湖西滨练兵场很快就会步入正轨,届时墨侠们想去何处,便能去往何处了!”
孟胜点头,脸上终于见了些喜色。
“如此甚好!”
易师左顾右看,很快便有人来帮他拿拐杖。
易师双手作揖,佝偻的身子毫不妥协的微微弯身,易师对巨子孟胜庄重一礼,后道:“多谢巨子对九霄宫付出的心血!巨子弟子战死十二人,老朽是心如刀绞!巨子大义,老朽如何答谢都显得不够郑重,巨子就受下我这个白发老人的一礼吧!全当我九霄宫对墨侠们的赔罪了!”
易师说得极其悲伤,易师是要比孟胜年长的。老者一礼,按理说,孟胜是如何也不能受的。
易师这般说了,但是孟胜还是没有受礼。
孟胜将易师扶起,而后道:“孟胜之弟子,亦是九霄宫之人,九霄宫为的是天下,我墨者亦是为了天下。二者本是同根,何来你我之分?”
易师闻言,用眼角的目光打量了公子羽一眼,公子羽负手而立,嘴角下洋溢起得意的笑容。
易师随即哈哈爽朗而笑。
孟胜看向公子羽,突然道:“公子欲打造锁子甲,长柄陌刀,意欲何为?”
这是之前公子羽交给孟胜的兵器图纸,锁子甲源自西方,大约在公元前200多年时,传入中土。锁子甲重量约为13公斤,比光明铠要轻便许多。是为极为细小的铁环相连而成,能有效的防御刀剑枪矛等利器的攻击。
在唐朝时极为盛行,锁子甲虽然大多是骑兵所用,但不是说步兵不可以用。
因为九霄宫精铁的缺乏,公子羽不可能再打造出更厚重的铁甲,所以便挑选了这种防御力强于皮甲的锁子甲。用于装备即将成型的苍猊军。
陌刀同样也是用来装备苍猊军的,陌刀是步兵的装备,重要极重,乃是步卒中的重器。主要用于砍杀骑兵所用。
蒙氏虽然有车兵,但是少有骑兵。
公子羽这一手陌刀并不是针对蒙氏,而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骑兵作战时代做准备。
公子羽解释道:“是为了中山儿郎们做准备的!”
孟胜点头,这个点头,则表示他已经准备为公子羽打造了。
公子羽领会到了,对其道:“巨子不必为此事费心了!巨子为学宫做准备吧!打造铠甲兵器交由易川就好!”
孟胜有些不解,但也没有说什么。
公子羽面容一僵,略显尴尬。
把图纸交到巨子手中,还不是某个小老头为了试探巨子对公子羽计谋的态度,下的小伎俩?
公子羽本来是不准备这么做的,可是架不住小老头的七窍玲珑心。
真是白担心了,人家压根就没当回事。
孟胜拿起剑胚,问道:“公子何日启程?”
“若无大事,明日应该就要启程了!”
“临别之时,孟胜无以为赠,便赠此剑给公子吧!”
“这不是一把剑胚吗?”公子羽很是疑惑的接过长剑,问道。
“这是一把无锋之剑!重器无锋!愿公子能像这把剑一样时时隐藏自己的锋芒,终有一朝拔剑之时,能斩破这几近破碎的苍穹,建一个四海归一的天下!”
公子羽点头,郑重将剑收下。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