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夏古乐器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作为重要参考标准,沈悠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古琴。
清音雅正,文德渊长,正好与自己端庄俊秀的形象以及出尘离俗的气质相匹配。
选中古琴乐器,点击获取技能的按键之后,一道白色流光倏忽进入身体,沈悠的手上同时多出了一本古色古香的古琴曲谱。
翻开琴谱,只见目录上记载了三十多首曲子——《广陵散》、《高山流水》、《阳春白雪》、《阳关三叠》、《平山落雁》、《梅花三弄》、《渔舟唱晚》、《胡笳十八拍》……
粗略翻看一遍,沈悠直接把那本琴谱找个隐秘的角落藏了起来。
他现在空有大师级的古琴弹奏能力,却没有古琴,细看也没用,又不能十指只对着空气弹拨。
还是等过两天,《心动的轨迹》节目组给自己卡上打完十万华元,自己再去买一张像样的古琴回来好好练一练手吧!
弹琴可以修心养性,对自己京剧功力的提升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选完乐器奖励,沈悠随即把京剧名剧《六月雪》的剧本也从库房里提取了出来。
拿到京剧《六月雪》的剧本,沈悠立刻端坐在书桌前,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起来。
《六月雪》又名《窦娥冤》,剧本融合了元代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以及明代叶宪祖的《金锁记》传奇,而《感天动地窦娥冤》则是取自民间传说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明代叶宪祖的传奇……
看完剧本开篇的一些引申背景介绍,沈悠只觉满脑子都是问号。
蓝星上并不存在元、明两代,沈悠自然搞不清楚关汉卿和叶宪祖是何许人也,在平行时空地球上又曾书写过哪些浓墨重彩的华章。
好在,就算不了解《窦娥冤》的背景知识,也不影响他欣赏《六月雪》的剧本。
《六月雪》的剧本并不长,一共只有十几页纸,上面分了二十一个场次,角色、念白和板眼每一个条目都写得很详细。
看完第一场窦天章的出场戏,沈悠就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给深深吸引住了。
越看下去,他越觉得震撼。
“精彩,真是精彩绝伦啊!”
看到激动之处,沈悠忍不住心潮澎湃,眼含热泪。
只见他起身一边在宿舍里不停来回踱步,一边在口中不断喃喃点评道:“此剧故事离奇,却不荒诞,其情催人泪下,戏词中更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若是把这出戏搬上舞台,绝对能引起梨园的轰动。”
学了十几年的青衣,沈悠自然是个十分有见识的伶人。
这部《六月雪》的精彩程度,已经不亚于梨园中现行的那些久唱不衰的传世剧本了。
躺在床上,平缓了一下自己激荡的心情,沈悠忽然长叹一声,把剧本贴身珍藏了起来。
现在,还不是时候。
自己如今在梨园中藉藉无名,本身又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
要是自己来做这出戏,一是没钱请文武场面,置办砌末和戏衣。
二也没有那种影响力和脸面请到优秀京剧演员陪自己唱这出戏。
而且,就算把演员、琴师和道具都凑齐了,排练的场地和表演的剧场也都是不好解决的问题。
当然,他完全可以把剧本拿到华夏京剧院或者兰剧团,用来换取自身进入体制的机会或者丰厚的剧本稿酬。
只是,那样一来,《六月雪》的主角窦娥就彻底与他无缘了,他才不会做那种因小失大,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呢。
再等等,总会有机会的。
收起《六月雪》的剧本,沈悠迅速把目光投向了第一个奖励。
一次深度学习机会,机会只有一次,自己一定得好好把握。
第一步选定学习对象梅兰芳,然后,开启深度学习模式。
一般面临这种未知选择,只要没有特别偏好,沈悠都会选择第一个,默认是系统为他推荐的首选。
反正,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尚小芸他一个也不认识,选谁做学习对象都一样。
深度学习模式开启,沈悠的意识慢慢沉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
……
咦?
我怎么成婴儿了,好神奇!
一声啼哭,惊醒了黑夜。
在燕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梅家内宅,一群人正满心焦急地等在产房外面。
“恭喜恭喜,母子平安!”
轻轻用抹布擦拭完血迹,产婆把化为婴孩的“沈悠”抱了出去。
一名长相俊秀纤柔的年轻男子接过婴儿,看看刚出生的儿子,又想起已经过世多年的父亲,他的脸上不由落下了两行清泪。
“呜呜呜,爹你看到了吗?
我梅家终于有后了。”
沈悠小小的身体紧贴在俊秀男子的怀里,感受着与之同源的血脉在自己身体里不断流动,他的心中情不自禁产生了孺慕之情。
他在蓝星本是一个孤儿,从小就不知父母为何物。
现在意识沉入虚拟世界,竟然同时拥有了父母和家庭。
这莫不是老天爷在通过另一种方式给自己以补偿?
“竹芬,给孩子起好名字了吗?”
“名字我和长玉早给他起好了,单名一个澜字,别名鹤鸣,乳名唤作裙姊,兄长觉得如何?”
梅雨田冷峻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好名字,好寓意,这孩子长大了,肯定有大出息。”
等等,我的学习对象不是梅兰芳吗?
鹤鸣、裙姊、澜儿,就是没有“兰芳”二字。
不会搞错了吧?
应该不会。
毕竟,方才这婴儿的生父明确说了这是梅家。
转念一想,沈悠立马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梅兰芳应该是艺名,就像自己本名沈悠,艺名沈月楼一样。
就这样,沈悠顶着梅鹤鸣的名头在梅家茁壮成长起来。
梅鹤鸣的祖父梅巧伶乃是绝代名伶,位列同光十三绝之一。
因此,早年间,他在梅家的生活十分优渥。
衣食无忧,父慈母爱,让他安稳度过了一段在蓝星从不曾有过的快乐童年。
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在他四岁那年,父亲梅竹芬病死,母亲杨长玉忧思成疾,此后,他几乎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孩子。
光绪二十五年,在他五岁时,母亲将他送到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上了私塾之后,他才知道清朝之前是明朝,明朝之前是元朝……
而关汉卿和叶宪祖除了《感天动地窦娥冤》和《金锁记》之外,还分别都有那些作品存世。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