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复仇为主题,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主就那么踏上了复仇之路。酣畅淋漓的打斗,让观众们看得大呼过瘾。
而影评人们则看到的是莱拉对节奏的把握,和对色调的把握达到的不可思议的地步。不是所有的影评人都像库伯那样以黑莱拉为己任,不管不顾地肆意批评。
更多的影评人凭着内心对电影的热爱才做的这个工作。就拿得到邀请函的那些影评人来说,都是公认的真正的影评人。
所以他们也是在真正的,用真心来欣赏这部电影。
不少影评人一直都觉得莱拉是个天才,她为世界带来一部又一部的恐怖片经典。但恐怖片就是恐怖片,在很多老派的影评人眼中其实是很不登大雅之堂的类型。
当莱拉执导,开始转型的时候,他们也曾担心过,也曾抱着希冀,希望她可以发现一条新的道路,好从恐怖片那种没什么营养的类型中挣脱出来。
结果影片确实不错,也拍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影评人们看到她的进步都为她感到高兴,然而那还不够。
是的,以她只有20岁的年龄能拍出那样的电影非常了不起。但那部电影还是太简单,有没有内涵先不说,在拍摄手法上也没什么更深的东西。
但眼前的则不同。莱拉所运用的对光影色调的控制,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不是地点不合适他们都想要站起来为她鼓掌了!
太棒了!这才是经典!这才是电影的魅力!
看着周围如痴如醉盯着电影屏幕的影迷们,影评人和各家媒体的记者们就知道莱拉又成功了。
记者们或许不知道什么光影,什么节奏,什么色调,什么暴力美学,他们却知道读者喜欢这个!天才导演的又一次成功!或许还是大成功!
莱拉也确实在节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谓好的剧情就要有松有弛,松弛有度。打斗是很精彩,可要是连续看十几分钟的打斗也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在好莱坞,很多剧本都是用流水线出来的。擅长写剧情的作家设计一部分,擅长写爱情的设计一部分,擅长写轻松的也要每隔一段剧情为剧本加点笑料。所以看好莱坞的电影,哪怕是一些打斗非常残酷的电影,依然会在其中参杂一些开玩笑或者调侃的轻松镜头来调节。
再说打斗的部分。
怎样打斗才能吸引人,怎样才能让观众看过不觉得无聊,是非常考验导演的一件事。莱拉除了有一位最好的武术执导外,将打斗和周围的景致以及色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
时间在剧情中渐渐流逝,被很多人惦记的罗伊的战斗终于出现了。大屏幕里,他穿着一身白色的西装,头发披散在肩上,有种颓废的张狂。
他和塞隆的打斗是其中比较精彩的一场,也是少数男对女的战斗。
罗伊的动作比塞隆更有力道,至少在大屏幕里看起来可以称得上劈石开山。为了衬托出各个演员动作的不同,武术指导的洪锦宝帮他设计了有别于其他人,更多腾跃纵身的动作。
高跳、弹踢、旋身等等,各种动作做起来分外华丽。也让影迷在观看后对罗伊的身手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当初报纸上宣扬罗伊从几个暴徒中保护了莱拉时,还有很多人不信他真的能做到。可看完电影上的表演后,他们相信了。不管电影里他的动作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单说他能在不用替身的情况下做出那些动作就已经足够显示出他身手的强悍。
或许一两年的时间学功夫还仅仅是个入门,但对于跆拳道散打什么的,足可以有不错的进展。所以罗伊的动作做起来还是挺漂亮的,也有几分真实的威力。
“漂亮。”莱拉在罗伊耳边赞了一声,得到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她从不会吝啬对别人的赞扬,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惩戒的时候惩戒,一个合格的公司没有章程是不行的。拍电影也一样。
你凭什么让手下死心塌地帮你做事?拿着比别家少的薪水,做着比别家重的工作,还时不时被骂个半死,就算有人不得不为了生活忍耐下来,能指望他把最好的工作状态贡献给你吗?
看看罗伊开心的样子就可以知道,偶尔一句夸奖是非常重要的。莱拉觉得外公对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教导非常有效,不愧是一手建造起莫兰集团的**oss!
100多分钟后,电影在热烈的鼓掌声中结束了。非常热烈的掌声,似乎完全没有停歇迹象一样足足响了近五六分钟。如果不是主持人上台,恐怕掌声还会一直响下去。
莱拉知道自己成功了,哪怕现在来参加首映式的观众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影迷,她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电影的喜爱。
但这还不够!据她所知法伊则投资的此时也正在洛杉矶举行首映式。在电影的投资和演员阵容上他们的优势很大,剧本以及导演也不能小觑,如今就看两部电影在票房上的战斗了!
第二天一早,莱拉就来到公司,让秘书黛咪把能买到的所有报纸拿到自己的面前。她想知道自己认为拍得不错的电影在影评人的眼里是否也“不错”,更想知道法伊则的竞争是不是如她表现出来的那样强力。
首先她拿起来的是,它是莱拉的**报纸,肯定不会说电影的坏话。
在之前接受报纸采访的时候,莱拉就把一个理念灌输给了对方,那就是——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不是从莱拉开始,早在80年代的hk就已经有类似的影片达到很高的程度。比如吴玉森的之类的。
所以今天的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就以“暴力美学的极致”为名,详细地、热情地、肉麻地将从头赞到尾。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