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 三兄弟齐聚

2019-06-15 作者: 明月在心中
0062 三兄弟齐聚

宋青书三人骑马一路悠然而行,边走边指点着各处的景色,谈笑甚欢,宋青书两世为人,学识之博之渊自是罕有人及,加之便给的口才,不时引得乔峰、郭靖二人平平侧目,二人觉得这个三弟实是个妙人,宛如一块埋于深海的钻石,越是了解,越是接近,越觉其熠熠的光芒。

傍晚时分,成都府内弥漫着炊烟的气息,大街车水马龙,繁忙无比,各个商铺门前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最忙碌的还是那些小吃摊子,吆喝声不绝,各种香气飘溢,令人垂涎三尺,勾动肚子里的馋虫。

在喧闹的人群中,有一行人格外耀眼,他们仿佛是月亮散于群星,如鹤立于鸡群,光芒万丈,一眼即看到,他们正是宋青书等人。

宋青书一行人先去找了一家客栈落脚,安置好了马匹与马车,找好了房间,洗漱后换上包袱里最为华丽的衣裳,然后来到了成都府内最大的酒楼太白楼吃饭。

相传这太白楼是因酒仙李太白在此喝过酒而得名的,太白楼坐落于成都府中央,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太白楼共分三层。

一楼是寻常的消费地,一般贩夫走卒都在此消费。

二楼是雅座,是一间间单独的阁楼,隔音也极好,在里面说话,不虞有隔墙有耳之患。

三楼则是贵宾之座,非是大有身份之人,即使出再多的钱,却也难以登入。

宋青书一行人走进酒楼,发现里面装修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由于此时正是饭点,所以里面人声喧闹,喝酒猜拳,高声谈笑,喧闹声几乎能将楼顶冲翻。

“大哥大嫂,我们上二楼吧,那里幽静。”乔峰见黄蓉、任盈盈蹙起黛眉,立马提议道。

“去二楼干什么,我们喝酒喝的就是一个热闹,喝的就是一个氛围,这一楼再何时不过了,不必挪地方了。”宋青书豪气道。

“行,就听三弟的。”郭靖道。

接着一行人便在靠近门口的桌子上坐了下来,刚坐下来便有一小二走了过来道:“几位客官要点什么_”

宋青书知道这个世界的名酒,北汾酒,南绍酒,而天下间最好的汾酒,这太白楼之中也有,以此而闻名天下。

“给我先来三坛最好的汾酒五斤牛肉,其余的来点你们店里的特色小吃。”宋青书道。

“好勒!客官请稍等,马上就来。”小二愉快道。

“唉,老天垂怜,今年还算风调雨顺,贫民今年终于会有个好收成,可以过一个阔绰的好年了——!”一位锦衣老者手里端着一只银壶,坐在宋青书旁边的一桌,银壶乃是一只精致的酒壶,上面刻满玄奥地花纹,一看即知,非是凡物。

锦衣老者面色红润,须眉黑白参杂,沧桑深沉,神情带着淡淡的愉悦,只是眼角处透出一丝漠然之意。

“这位老爷说得是,……这几年大旱,整个春天,一场大雨也没下,土里颗粒无收,可苦了我们这些平白老百姓!”有一人应和,也是一位老者,看上去似乎是一位农夫,拿着一根大烟竿,皮肤黝黑干糙,穿得土里土气。

“哎!谁说不是啊!幸亏今年天时还算好,不过大伙儿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另有人大声感叹,却是一个穿着华丽地公子哥,修眉俊眼,面如冠玉,俊俏无比。

“喘口气,想得美!”那老农夫冷笑,脸上纵横如深壑的皱纹仿佛能夹死一只蚊子,他身体前倾,凑到屋中央的炉子旁,嘴里含着烟嘴儿,烟竿另一头伸到了炉子里,吧嗒两声,烟雾自他嘴里喷出,遮住了他的脸。

“怎么,难道不对”俊俏的公子哥转头望来,颇是不服:“今年收成一好,种田的人自然能够吃饱肚子,过个好年啊!”

那老农吧嗒两下嘴,吐出两口白烟,翻眼皮瞥了他一下,摇头感叹道:“收成差,固然吃不饱肚子,收成好嘛,仍是那样,反正,咱们这些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早晚得饿死!”

大厅内有上百人,贩夫走卒皆有,闻言之后皆默然不语,如今世道纷乱,民不聊生,老百姓如猪如狗,实在很难活得下去。

“……如今地天下,实在不太平,不过武林中嘛,却安定得很,倒是一件异事。”

“是啊,自从上次六大门派齐攻光明顶,武林中再无什么大事发生了,……不,还有一件大事,是关于……”

“关于什么”众人兴趣大生,对于武林中事,人们皆是很感兴趣。

“我也有所耳闻,貌似这件大事的主角是宋青书!”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汉子放下大碗,眯着眼睛大声说道。

“宋青书”有人问,是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郎,眉宇间仍透着几丝稚气,见到周围人们望向自己的目光,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脸红了红,抱拳道:“在下初入江湖,孤陋寡闻,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大家莫要见怪才是!”

“唔。难怪,难怪!”旁边有人开口解围。却是一位蔼然长者,胡须皆白,面色红润,他身着简朴,却显得极为干净利落。

他抚了抚银白胡须,笑道:“这位宋青书,来头可不小,他原是武当代掌门宋大侠的独子,武当第三代首席大弟子,本该前途无量,是武当下一代掌门的不二人选。但英雄难过美人关,他爱上了当初还不是峨眉掌门的周芷若,有一次周芷若被陈友谅用毒计活捉,而这位宋青书为了救这位周芷若,不得不受那陈友谅的摆布,充当了陈友谅在武当的内应,因此差点令武当被灭门,幸亏武当创始人张真人武功盖世、神机妙算,才让武当派化险为夷。这事过后,宋青书就被武当除名了,没想到那宋青书离开武当后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如鱼龙如海、一飞冲天。”

“宋……青……书……”少年郎低头喃喃自语,颇是神往,能够被人这般传诵,风头大盛,着实令人羡慕。

又一位壮汉身前放着一大坛酒,此时抬碗豪饮一口,重重一放,抹嘴问道:“那宋青书确实不凡,在前不久的七夕才子宴就大放异彩、技压群雄,我当时就在现场,有幸目睹了这一场盛事。”

“快给我们讲讲当时的盛况……”众人兴趣大增。

“当时的宴会高朋满座、群贤毕至,连当朝的大儒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人都去了。不过宴会刚开始没多久,便迎来了一群来者不善的蒙古鞑子,他们趾高气扬的说要以文会友。”

“切,谁不知道蒙古蛮夷不通教化、不识四书五经、胸无点墨,他们这么还有脸说要以文会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文人模样的青年满脸鄙视道。

“年轻人你这话可是大错特错,蒙古鞑子并非全部不通文墨,里面不乏有精通诗词歌赋,才华横溢之辈,其中就有一个自称为对穿肠的家伙,对对子就十分了得。他出的对子就让当场的很多大儒一筹莫展,辛亏当时有这位宋青书在场,不然我大宋朝就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大汉继续道。

“我才不相信那些蒙古蛮夷能出得出什么精美绝伦的对子来。”文人模样的青年仍不信道。

“那好,我还记得那蒙古鞑子当时出的一个上联,你不妨对对下联,看你能对出不?”

“好啊!早想见识了”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少年一听这上联,就愣住了,眉头紧锁,不时摇头,久久不语,显然是被难住了。最好无奈认输道:“这下联我确实对不出,不知道那宋才子当时的下联是什么_”

“年轻人不必气馁,当时很多大儒都对不出,你对不出也是理所当然,宋才子的下联是: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好工整的下联啊,在下远远不如也!”少年激动道。

“我知道了,那宋青书是不是就是最近风头正盛的天下第一才子?”刚刚那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兴奋道。

“不错,正是他。”大汉道。

“哈哈。我知道他,宋才子才高八斗,文采风流,在七夕才子宴上创作了绝世佳词《雨霖铃》、《鹊桥仙》,宋才子不仅精通诗词,还琴艺高超,现场弹奏了《沧海一声笑》与《烟花易冷》,前曲豪情万丈,后曲凄美婉转,都是极为难得的神曲。”少年郎像吃了壮阳药一样,满脸激动,兴奋异常道。

“这还不止!”又一壮汉道,一手拿起酒坛,汨汨倒满一碗,酒香四溢。放下酒坛,执碗喝了一大口,继续开口说道:“宋才子除了有这些本领外,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当世罕见,不仅在昆仑山打败了成名已久的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与夫人班淑娴,更是在七夕宴上打败了大名鼎鼎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南慕容。”

“最近江湖上发生的这件大事,就是与这慕容世家有关……”壮汉接着掉胃口道。

关闭